首页 百科知识 油墨黏性评价

油墨黏性评价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减少电子脉冲的作用时间后观察到三种油墨的黏性出现差异,估计这三种油墨印刷图像的光学反射密度与输入功率关系曲线也可能有差异。根据1.5ms电子脉冲作用时间条件下三种油墨印刷图像的反射光学密度与输入功率关系曲线的测量结果表明,三条曲线不再合并在一起,而是相互拉开了一段距离,意味着在相同的输入功率作用下,黏度不同的油墨将产生光学密度不同的印刷图像。

4.4.3 油墨黏性评价

油墨的黏性效应可利用印刷图像密度评价,因为不同的黏性导致不同的转移效率。印刷图像反射密度与作用于加热元件的能量间存在确定的关系,据此可作为油墨黏性效应的主要评价手段。有研究者曾以如下条件测量热转移印刷密度与加热元件输入功率的关系:电子脉冲作用时间从1.0ms开始到5.0ms结束,一次脉冲的作用周期为20ms;作用于热打印头、色带和纸张组合的压力为400g/cm,每毫米产生6×6记录点;纸张以8.3mm/s速度给进;光学密度用反射密度计测量,由7mm见方面积确定印刷图像的平均光学密度。

图4-14表示印刷图像反射光学密度与作用于加热元件输入功率间的关系,三种油墨以不同的符号标记,图中给出的数据在电脉冲作用3ms后测得。热打印头的输入功率计算方法如下:作用到加热元件电压的平方除加热元件的电阻值得系统输入功率,而影响输入功率的其他因素则忽略不计,即认为作用的电压全部转换为热能。

实验结果表明,当电子脉冲作用时间为3ms时,三种油墨印刷图像的反射光学密度与输入功率关系曲线不存在明显差异。减少电子脉冲的作用时间后观察到三种油墨的黏性出现差异,估计这三种油墨印刷图像的光学反射密度与输入功率关系曲线也可能有差异。

img98

图4-14 反射密度与加热元件输入功率关系

提高打印速度的前提是缩短电子脉冲作用时间,但除了这一约束条件外,还要求加热元件的输入能量越低越好。如果说三种油墨在脉冲作用时间等于3ms时达到平衡点,那么大于或小于3ms时就可能不同。从提高打印速度的角度考虑,研究脉冲作用时间少于3ms更有实际意义。根据1.5ms电子脉冲作用时间条件下三种油墨印刷图像的反射光学密度与输入功率关系曲线的测量结果表明,三条曲线不再合并在一起,而是相互拉开了一段距离,意味着在相同的输入功率作用下,黏度不同的油墨将产生光学密度不同的印刷图像。例如,为了获得反射光学密度等于1.0的图像复制效果,低黏度油墨1要求的输入功率为0.87W;高黏度油墨3加热的黏度为750厘泊,只有当输入功率达到1.25W时这种油墨才能获得数值为1.0的光学密度。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油墨的黏度必须恰当,过高的密度必然导致功率消耗的增加,与降低能量需求的研究目标不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