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2.3.3数据元的分类

2.3.3数据元的分类

时间:2022-10-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数据元进行分类的目的在于帮助用户从众多的数据元中找出某个具体、单一的数据元,便于对数据元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最初的数据元产生于各业务主体,它们由于自身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形成了内部的数据元,在业务活动的开展和业务范围的扩展中产生了与其他主体共享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在更高一层机构对数据元进行注册或维护。同时也应在标准化的基础上,生成该领域的数据元注册程序和数据元注册系统。

2.3.3 数据元的分类

对数据元进行分类的目的在于帮助用户从众多的数据元中找出某个具体、单一的数据元,便于对数据元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通过继承使原本借助其他属性(如名称和定义)不能得以完整表达的语义内容得以表达。

常用而又规范的分类模式有:关键字、主题词表、分类法和本体论。关键字是用于数据元检索的一个或多个有意义的词,是有助于用户定位潜在有用数据元的快捷方式;主题词表是一种更结构化的方式,使描述性术语编排于相关分类类目的结构中;分类法提供了一种分类结构,该结构具有从一般分类到具体分类含义继承的功能;本体论可提供丰富而又定义严格的结构,传递软件组件所需的信息。

这些分类模式的主要作用在于:

(1)分析对象类、数据元概念和数据元。

(2)派生和形成抽象数据元和应用数据元。

(3)确保适当属性和属性值的继承。

(4)减小数据元概念和数据元之间的差异。

(5)确切地定义和标识数据元概念和数据元。

(6)辅助分析数据元以指定注册状态。

(7)辅助模块化设计的名称和定义的开发。

(8)从数据元注册目录检索数据元概念和数据元。

(9)识别数据元概念和数据元间的关系。

最初的数据元产生于各业务主体,它们由于自身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形成了内部的数据元,在业务活动的开展和业务范围的扩展中产生了与其他主体共享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在更高一层机构对数据元进行注册或维护。依据业务的范围、领域,就会相应地形成提交、发布、主管和注册等维护机构。同时也应在标准化的基础上,生成该领域的数据元注册程序和数据元注册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