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7.4城市文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策略

7.4城市文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策略

时间:2022-10-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芒福德的地域主义批判思想在文脉的构成、演化过程中的规律性等都体现了一种朴素的文脉态度,凸显了文脉理论对地域主义的基石作用[10]。在芒福德的地域主义批判思想的几条主要理论中,都可以看到文脉思想。

7.4 城市文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策略

城市文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策略,就是如何采用文脉思想,对涉及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各方面重大问题的解决之路,就是要实现提升城市文脉对城市规划的战略价值,促进城市新旧合体、建立旧城保护改造的新文脉机制、新建筑创作中的文脉化合、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文脉传承等重大的理论问题的探索与实践,这也是新世纪保持并强化中国城市建筑特色的重大理论课题。

7.4.1 强化文脉的地域文化特色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加速了全球性建筑文化的趋同现象,建筑地域性日渐消失。因此,出现了地域主义建筑创作思潮,现代地域建筑作为一种探索方向备受建筑师推崇。如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借助木材与砖等材料表达地方情怀,将地方特色融合于现代建筑之中。墨西哥的建筑师利哥雷塔利用庭院与强烈的地方色彩,写意性地创作了个性鲜明的地域建筑形象。瑞士的博塔则将地方性建筑文化和景观要素转化为当代的建筑形象。日本建筑师安藤应用混凝土材料与光线,优雅地处理自然界与都市脉络的相互关系。美国的建筑师普雷多克敏锐捕捉西南部沙漠环境特征,借助当地无尺度感的超现实景观,与传统民间风俗与历史文化遥相呼应,重新诠释场所精神。

从上述创作实践中可以看出,地域性建筑已成为应对国际性建筑文化趋同一种创作倾向,以独特的视野对建筑形式作努力追求,在设计中应用现代技术与材料,结合特定场所和文化,敏锐地呼应地域环境,表达出不朽象征和独特的建筑形象。由于对地域文化的巧妙回应,使其发展出丰富的地域主义建筑创作语汇。因此强化文脉的地域文化特色,是城市文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1)文脉理论是地域主义理论的基石

“地域性就是指某一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性”[9],是某一地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特点。地域性是一个空间概念,也是一个时间概念,它既包含自然地理上的内容,也包含人文地理上的内容。建筑的地域性是建筑与地点相关的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文化地理方面的关联,是某一地区的建筑区别于其他建筑的特点,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之一。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本质就是坚持文化本土主义的创作观,文化本土主义就是坚持文脉的创作思路,文脉理论是地域主义理论的基石。

芒福德的地域主义批判思想较为典型地体现了文脉思路,其地域主义批判性在于不仅是对冰冷的现代主义持批判态度,而且是对矫情的、虚假形式的地域主义持批判态度。这是一种具有生命力地、不断地进行双向反思和批判的建筑思想,它在“地方”和“全球”之间保持了一种平衡对话。芒福德的地域主义批判思想在文脉的构成、演化过程中的规律性等都体现了一种朴素的文脉态度,凸显了文脉理论对地域主义的基石作用[10](图7.15)。

img112

图7.15 批判性地域主义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来源:自绘

在芒福德的地域主义批判思想的几条主要理论中,都可以看到文脉思想。第一,对绝对历史主义的拒绝就是反对简单复制原有的建筑形式,因为没有实际生活所支撑的形式是空洞而缺乏生命力的,应该使地方形式适应新的建筑技术和材料,采用发展的技术手段对待传统。学习历史的目的不是去模仿过去,而是要理解它进而再创造,这体现文脉思想中如何在新技术条件下的实现文化传承。第二,积极倡导建立多元文化的地域文化是芒福德地域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体现了文化多样性对健康文脉关系形成的强大作用。第三,平衡的地域主义提供了这样一个原则——在思考地域性的同时,也应该加上全球化的思想。一个文化要超越自己,需要的是开放的系统,在坚持自身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也是文脉健康的发展之路。第四,真实的地域主义表达了认识地域主义的本质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支持绿色建筑,提倡拥有地域性的可持续的结构形式,以及与真实的生活模式紧密联系并使之得以维持的建筑,同时,建筑能够同时承担起适应并表达生态理念的责任,从而接近生活的真实状态,这也是文脉赖以存在并实现可持续的真实环境。第五,包容的地域主义体现了新技术引进条件下文脉的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认为技术只是一种实现手段,不是目的。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文脉理论对地域主义的基石作用,要实现文脉的可持续发展,就应强化文脉的地域文化特色,以文脉思想指导地域主义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地域主义就是文脉主义。

2)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植根于对城市生活的深层理解

现代文明给城市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人们对生活环境认同感却日渐丧失,在城市面貌亦日趋相同的情况下,地域文化正逐渐成为人们守护精神家园的武器,抵消“技术霸权”所带来的千篇一律的冷漠感。但许多探索和实践效果却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对地域文化的追求及表达常被锁定在建筑形式和风格上,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尽管也提出了对地域形式和风格的要求,新建或改建的城区中也不乏地方甚至是传统的建筑元素,但大多数城市却并未因而更具魅力和生气,相反往往比过去的城市更显单调、僵化并缺乏深度。问题的本质在于没有深入思考城市建设中需要地域性文化的真实原因,当代城市可识别性的普遍丧失只是一种现象,而此现象背后所深藏的问题,不仅在于建筑地域性形式特点的消失,而且在于城市生活中基本特征和本质的丧失。

正如美与距离的关系一样,所谓“距离产生美”,现在的城市新区距离尺度都无限扩大了许多倍,但是美却没有了,为什么?太大的距离失去了容纳“人性”生活交往的传统情趣和氛围,这种隐形的城市生活情趣和特质是最重要的,也是当前城市规划中往往被忽略的。或许会有这样相同的感受:当置身于富有特色的历史城市或传统街区中,总会被亲切、温暖、充满生机和情趣的生活场景所吸引、打动,被此时此地特有的氛围——某种强烈而鲜明的场所感所笼罩,感受到个体与背景不可分割的整体氛围。在这里打动和感染我们的绝不仅仅是某些特色鲜明的建筑,而且还有由街道、广场、建筑等一并承载并体现的城市生活。行走在这样的城市和街区中,不禁令人思索,为什么古老的旧城区与许多新规划的区域相比,反而显得更温暖和有趣、更具人气?为什么建筑师和规划师为改变现代城市的“千篇一律”而殚精竭虑、精心创造的“丰富”空间形式,甚至也运用了许多传统地方建筑元素,却没能赢得人们的喜爱和认同?人们为什么仍留恋往日那种邻里交往的氛围和那些悠然自得、亲切宜人的环境?这的确耐人寻味,它使我们看到,尽管社会发展使生活方式不断更新,但作为人类生活基本内容的核心,如富于人情味、民俗味、地方风情的生活特色,却并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消失,这是对生活本质内涵的坚持。因而在那些旧城区中“温暖而有趣”的氛围背后,潜藏着某种有机的组织和值得借鉴的成分,它们来自于城市与生俱来的公共生活以及生活于其中的人所共同承认的文化模式,这才是今天城市建设中最需要重视和汲取的东西。

如芝加哥千禧公园就是基于对城市生活情趣特质深刻理解而形成,在彰显地域文化的同时又极富时代特色。

千禧公园位于芝加哥市中心密歇根大道和哥伦布大街之间,占地24.5英亩(约10万平方米),总投资4.75亿美元,建设历时6年,于2004年7月16日开放。千禧公园以艺术、音乐、建筑和景观设计的完美结合而备受瞩目,是世界知名建筑大师、规划大师、艺术大师和景观设计大师共同智慧的结晶。主要景点有杰·普立兹音乐厅(Jay Prisoner Pavilion)、云门(Cloud Gate)、皇冠喷泉(Crown Fountain)、BP桥(BP Bridge)、植物园(Curie Garden)、纪念牌(Millennium Monument)和麦考密克论坛广场(McCormick Tribune Plaza and Ice Rink)等。自开园以来,每年接待游客逾千万,已成为芝加哥的地标之一。

对城市生活情趣特质的理解反映在这些主要的建筑和景点之中。千禧公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设计的杰·普立兹露天音乐厅,这是公园的扛鼎之作,音乐厅高约40米,舞台顶棚由不锈钢带状物构筑而成,好像是卷起的贝壳,抑或是仰起的花瓣,如泛起的片片浪花,又犹如姑娘的蝴蝶结。舞台上方连接着十字交叉的不锈钢管格架,延伸至广场草地尽头,形成室外网架天穹覆盖着大型室外露天剧场,营造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公共空间,这与芝加哥早前中规中矩的建筑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耳目一新。音乐和舞蹈是芝加哥市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在音乐广场上,通过市民们如痴如醉的表情,可以感受到真实的城市生活所彰显的地域文化特色(图7.16)。

img113

图7.16 杰·普立兹音乐厅

来源:自摄

城市雕塑为公园增添了浓重的艺术气息,也真实地再现了芝加哥的城市生活。在以往雕塑如同建筑,被视为凝固的音符,处于静止的状态,和真实的城市相隔离,而千禧公园中的云门和皇冠喷泉赋予了城市雕塑新的含义,在彰显了地域主义特色的同时,真实地反映了城市生活构成,赋予市民以极大的欢乐。

云门由印度裔艺术家Anish Kapoor设计,整个雕塑体积庞大,造型非常别致,宛如一颗巨大的豆子,因此当地人都昵称其“扁豆”。云门由不锈钢拼贴而成,工艺水平极高,高度抛光的不锈钢板找不到任何拼接的痕迹,光洁的表面一尘不染,因此整个雕塑又像一面球形的镜子,弯曲的弧度产生如哈哈镜般的影像效果,周围的高层建筑和蓝天白云构成一幅幅幻境,好似把芝加哥送上云端。云门像一颗豆子,凹下去的脐部才是真正的门,人们站在门里门外或者门中,赏玩着自己和城市被扭曲的形象,个个忍俊不禁(图7.17)。

img114

图 7.17 云门体现了城市生活特质

来源:自摄

皇冠喷泉由西班牙艺术家杰米·皮兰萨(Jaume Plensa)设计,两座由计算机控制近15米高的喷泉塔相对而建,对称地树立在广场西南方向的转角处,喷泉塔就是显示屏幕,上面是变化的数码人像,交替播放着选自芝加哥的1000个市民的不同笑脸,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男女老少、不分种族的笑脸,相互映衬,好似亲切的对望。人像的嘴角位置上各有一个小孔,每隔一段时间,屏幕上市民口中会喷出水柱,水花四溅,为游客带来惊喜,每逢盛夏,皇冠喷泉变成了孩子们戏水的乐园。艺术家抛却传统的公共雕塑功能,而让原本静止的物体与游客一起互动起来,赋予雕塑新的意义。在这里,科技不再是一张冷漠的面孔,艺术也不是博物馆里的阳春白雪,而是亲切的、幽默的。这是一个真正取自于城市生活的艺术,体现了芝加哥这个移民城市的宽容与幽默,对城市生活的深层理解和真实的表达,来自于城市生活同时又给城市的人们以极大的快乐(图7.18)。

img115

图7.18 皇冠喷泉彰显地域文化又极富时代特色

来源:自摄

3)现代技术演绎传统文化元素是实现文脉可持续的关键

地域性建筑是指适应某一地域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的建筑形式,也表达了某一地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当地的经济条件等人为因素对建筑的影响,运用地方建造技术和材料,在外部形式、内部空间及细部等方面均表现出地域文化特异性,并具有建造方面的经济性等特点。在全球化和新技术条件下,建造方式和材料无疑会受到全球化的影响,而用现代技术演绎传统文化元素则是地域性建筑的健康发展方向。正如维基·理查森在《新乡土建筑》一书中提出:“行动放眼全球,思维立足地方(act global─think local)。”这不仅是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建筑自我发展创新的途径,也是文脉可持续实现的关键。

作为一种建筑学派,正如凯瑟琳·斯莱塞所指出:“地域主义着眼于特定的地点与文化,关心日常生活与真实且熟悉的生活轨迹,并致力将建筑和其所处的社会维持一个紧密与持续性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地域主义试图从经验里学习,藉此达到修补、细心琢磨、接纳、排斥、调整与响应当地特色的目的。地方历史、地理、人性价值经济、传统、科技及文化生活等可使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感受都是地域主义的来源。”[11]地域性建筑创作倾向在当代已发展成为一种带有积极意义的学派,源于对地境与气候的尊重,从人类固有的智慧中找寻方向,超越对地表特征的依附,开拓出更能引起文化共鸣的建筑。在新技术和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技术演绎传统文化元素的创作方式更显出勃勃生机。

伦佐·皮亚诺设计的特·吉芭欧(Tjibaou)文化中心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皮亚诺从当地的棚屋受到启发,提炼出其造型精华——木肋结构,传统的木肋结构是用棕榈树苗制成并在上面加覆盖层,而皮亚诺运用现代技术将木材与不锈钢来形成这种木肋结构,重新诠释了这种传统的建筑形象。皮亚诺将这种以现代技术表达传统做法戏称为“用我们的餐具喝他们的汤”,他将封闭的屋顶面向天空开敞,外侧的木肋弯曲向上延伸收束,高低起伏变化并最终获得了抽象的“容器”意象,这种建筑形象虽不同于传统的棚屋,但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图7.19)。

img116

图7.19 现代技术对传统文化的演绎

来源:《新有机建筑》

中心建筑由这样的十个“容器”一字排开,形成三个村落,每个容器都有一个主题功能,相互以廊道相同构成整体;“容器”平面呈圆形,像是尚未编织完成的竹篓;十个“容器”排在一起,远远望去,在海天背景下犹如一群土著人在跳舞,而舞蹈正是当地卡拉克斯文化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建筑的剖面设计使海风从下部吹入并从屋顶排出,改善了室内的通风环境。高挑的木肋结构在海风中发出悦耳的声音,这正是“卡拉克斯村落和森林的嗓音”。

特·吉芭欧文化中心用来自世界各地的现代材料建造,但最终表达的是当地的传统文化,因而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认可。文化中心是地域建筑的精品,也是现代技术演绎传统文化元素成功的典范,它的意义在于用现代的技术有效地保护并发展了当地的文脉。正如皮亚诺所说:“建筑真正意义的广泛性应通过寻根、通过感激历史恩泽、尊重地方文化获得。”[12]

北川新县城也是体现了这样的“寻根、尊重地方文化”的优秀建筑群。北川县城在“5·12”大地震中几乎夷为平地,新县城是震后唯一异地重建的县城。因北川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故而在新县城的规划中强化了羌族风貌,延续了羌族群落依山傍水的选址布局特色;在建筑设计上,充分汲取并传承了羌族建筑风格。

传统羌寨群落因生产生活、防御和宗教原因而独具特色,形成了向心、抬升的群落组合关系;上(屋顶)中(街巷)下(地下水网)交通网络体系;精巧的生活、战争地下水网构成;作为图腾的碉楼的战争、宗教功效;质朴的环境色彩文化;合理的材料构造选择,这六大特色使羌族特色商业步行街作为新县城的代表,用新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特征。新建筑群层叠抬升,街巷四通八达,尺度各异;过街楼、屋顶等相互联系,互为相援,在空间结构特征上延续了传统羌寨梯次配置的街巷和屋顶交通结构。现代碉楼虽失去战争作用,但仍是民族图腾和传统建筑符号,起拔高和控制全局的作用。色彩仍延续了传统羌寨的质朴,黄红相间的墙板,青灰色石片,代表白色崇拜的屋顶白石一如往昔(图7.20)。

img117

图7.20 四川省北川新城

来源:自摄

用现代材料和技术形成的中国羌城,在通过寻根、感激历史恩泽、尊重地方文化的基础上获得了建筑群落的真正意义,大灾之后的北川,正在脱胎换骨,如同神话,凤凰涅槃!

北京奥运会开幕仪式,虽然不是建筑形态,但也体现了现代技术条件下对中华传统文化演绎,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真实文脉关系和新时代条件下旺盛的生命力。奥运会开幕式主要体现了两大特点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人文因素与科技因素的有机结合。如现代化声光电技术手段展现的“击缶而歌”表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仁礼”思想;“四大发明”在现代科技中的呈现美轮美奂,体现了这些古代发明强大的生命力。通过这些现代技术手段的表达,呈现了一种中华文化意在言外的神韵,这也是中国哲学的理念[13]

7.4.2 提升城市文脉

对城市,即要把城市文脉作为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以突显城市个性特色、促进城市新旧和谐,这是文脉理论的战略意义所在。

城市现代化是历史前进的方向,历史街区也应在保护整体风貌、历史载体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走向现代化,否则再具传统文化特色的旧城区也只能因为丧失原住民的日常生活而成为博物馆式的表演空壳(如丽江古城)。《内罗毕建议》提出:“历史街区及其环境应被视为不可替代的世界遗产的组成部分。其所在国政府和公民应把保护遗产并使之与我们时代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视作任务。”沙里宁亦认为:“城市能否免于毁灭决定于一个特别却是基本的问题能否被解决:提供街区的设施和健康的环境来供人们工作和生活。”因此历史街区保护、城市新旧关系的衔接更应惠及全体居民,通过加快传统建筑的维修、完善生活基础设施、改善社区环境等措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强历史街区的吸引力,保护城市新旧关系的和谐稳定。

1)城市(特别是名城)应明确城市文脉主题

以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风貌控制等专题规划优先,明确提出城市的文脉主题,以期从规划上调控城市整体风貌、艺术风格基调,并调控多文化的协调,防止城市风格风貌的杂乱无章。

如重庆的抗战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就率先提出了重庆的抗战城市文脉主题,奠定了重庆的艺术风格基调。重庆的抗战文化遗产丰富,这些抗战文化遗址涵盖了老重庆的9个区,以及江津、合川、万州、长寿等主要直辖市新区。在新编的保护利用规划中,在规模上,不仅明确了主城遗址分布格局和区县遗址分布格局,更从市域到区县规划了五大遗址主题分布带和17个主题区;在内容上,包括了军事设施遗址分布、名人故旧居遗址分布、纪念设施遗址分布、金融商贸遗址分布、科教文卫遗址分布、工业市政宗教遗址分布、石刻题记及其他遗址分布等内容及其相应的保护完好程度;并进一步提出控制要求,规定了新建项目在风格上与文化遗址的协调(图7.21)。这项抗战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在文化基调上明确了重庆的城市文脉主题,对今后的重庆城市建设和风貌保护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也深刻地体现了用城市文脉思想指导规划编制对城市特色建设的重大战略价值。

img118

图7.21 重庆市抗战遗址保护利用规划

来源:重庆市规划局

2)促进城市新旧协调

当前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成就的背后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城市新旧和谐的问题,新区与旧城矛盾交织,不仅功能冲突,布局杂乱,交通拥塞,景观不协调,而且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破坏严重,城市文脉中断,城市特色缺失,城市文化苍白,“千城一面”的批评不绝于耳。城市新与旧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怎样处理新旧和谐,如何从理论高度上认识城市的本质与特征,类似的深层次思考提到了全社会面前。从根本上说,现在很多城市面对超高速发展产生的种种问题和对现代化理解的误区,在理论和指导思想上都可以追溯到在处理城市新与旧关系问题上发生了偏差和错误。这就导致了对城市文化本质特征认识上的异化与迷失。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新旧和谐协同,互为依存,共生共荣,是城市演化成长的客观规律,也是城市建设发展所应追求的战略目标,更是城市文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所谓城市的新与旧,包括城市新区与旧城核心的关系,新建筑与传统历史建筑的关系以及它们所处自然环境空间和人文社会结构的相互关系。城市总是从原有的老旧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城市的生长过程中都有新与旧的衔接演变问题。新区依托旧城而生长,旧城衍生新区而发展。二者共同形成兴旺繁荣的辩证的发展关系,他们是城市不可分离的两大基本构成,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损伤或和谐失调都会给整个城市的发展带来危害。

新旧和谐的城市文化的本质要求在城市美学和文化艺术形态上赋予了城市鲜明的延续性、有机性和整体性的文化特征。这也是城市文脉的三大基本特征。延续性反映了新与旧城市历史的兴衰交替演进,有机性反映了新与旧城市文脉的关联交融延展,整体性反映了新与旧城市艺术风格的统一变化协同,这三者又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推进城市文脉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文脉的延续性,就是城市的历史性。城市起源和演化都是由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新旧交替逐渐发展而来,要使城市新旧和谐首要的是保护好城市建筑文化遗产这个和谐的基础。一个城市都有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长期积累以至形成今日的城市面貌。城市建造房屋的积累既是物质财富的增加,也是精神文化财富的储蓄。城市历史发展不断地延续而积淀才有可能形成城市文化特色和城市风格。城市文脉的延续性既包含浓缩了城市丰富的历史信息,又给城市往后的发展注入了内在的动力与活力。可以把城市文化看成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隐形发动机。

城市文脉的有机性,是指构成城市的各个部分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城市功能、形态格局、城市肌理都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任何一部分的调整改变都会对其他部分产生影响。城市文脉最生动最概括地体现了城市的有机性特点。每一个城市的演化过程及所处人文、自然环境不同,所形成的城市文脉也不相同。因此城市的个性特色也是千姿百态、各具一格的。一个城市不管新区发展到多大程度,它毕竟是在旧城的根基上生长扩展出来的,是老根发的新枝,它应当自然地受到旧城的培育和滋养。同时新区也要与旧城共生共荣,并应为旧城复兴、恢复再生活力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更要承接旧城文化传统精神并加以弘扬,才能使整个城市文脉生机勃勃不断发展,才能强化整个城市的个性与特色,这也是城市文脉可持续之源。

如巴黎德方斯新区的规划,为完整保护老巴黎名城文化遗产,在规划战略上脱开老城创建新区,但仍保持与老城的有机联系,新区选址在老巴黎东西主轴的延长线上,并以21世纪大门新建筑布局与老巴黎凯旋门遥相呼应,不仅是视觉布局构图上的辉映成趣,更是城市文脉发达兴旺的延续与城市艺术的和谐,使巴黎这座伟大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更具艺术之都个性特色的无穷魅力[14](图7.22)。

城市的整体性对于城市新旧和谐的要求是不言而喻的。城市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各子系统相互协调配合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新区和旧城是城市最基本的两个子系统。它们的协调,不仅体现在城市功能与效率上,也体现在城市美学与艺术上。所以对于城市规划建设的技术策略,一要科学地建设城市,二要艺术地建设城市。这也可以称为城市整体性的硬件要求和软件要求。城建史变迁说明:城市的功能随着科技进步可以不断更新,城市艺术却会世代永传,并使城市具有永恒的价值与魅力。所以在风貌或风格上,一个城市的整体性常常体现在城市艺术的和谐美方面。

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指出,“保护规划的目的应是在确保历史城镇和城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和谐关系”。“新的城市化概念追求的是建成环境的连续性,意味每一座建筑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连续统一体中的一个单元而已,它需要同其他单元进行对话,从而完整其自身的形象”“在我们的时代,建筑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纯体积的视觉表演,而是创造人们能生活的空间。要强调的已不再是外壳而是内容,不再是孤立的建筑,不管它有多美、多讲究,而是城市组织结构的连续性”。应当说,这些原则对于当前我国旧城保护和新建筑创作无疑仍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对城市文脉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

img119

图7.22 巴黎的新旧协调,德方斯地区

来源:王军,城记

3)用城市文脉思想在规划上调控新区、确立新建筑的文化基调

艺术地建设城市,除了要保护留存下来的优秀建筑文化遗产外,对于大量的新建筑创作如何定位,有什么价值取向,如何做到与城市传统文化相协调,承续发展城市历史文脉,这要求必须以城市文脉思想为指导,在规划上调控新区、确定新建筑的文化基调,在形式上显现地方文脉,扎根本土,而非洋化抄袭。

城市的新区是在旧城的根基上生长扩展出来的,是老根发的新枝,它应当自然地受到旧城的培育和滋养。这要求提取旧城的城市建筑文脉语汇,在新区规划中兼顾、延续旧城的结构、肌理等因素,在新建筑创作上传承旧城建筑文脉语言,使新区建设不至于产生基因突变现象。

7.4.3 建立旧城保护与改造的新文脉机制

巴黎的第一位左派市长贝特朗·德拉诺在《为了巴黎的荣誉》一书中指出:“老城是我们母亲肌体上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而母亲的生命又不只意味着星星点点的文物保护,而是她整个肌体平衡的新陈代谢和旺盛的新旧协调,城市的终极意义就在于其延绵不断的历史。”[15]而文脉关系作为城市延绵不断的历史的典型表达,正是城市终极意义之所在。

建立旧城保护与改造的新文脉机制,就是要以文脉思想进行精心的旧城保护。特别是维护好旧城核心基本特色并恢复其活力十分关键,中国的名城大多没有一个好的核心,旧城核心为文脉的本源之根,以文脉思想精心保护旧城核心,是城市文脉战略价值重要的一环。

1)旧城改造的反思——文脉的失落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和满足城市居民对改善居住条件及生活质量的热切盼望,许多城市纷纷提出“旧城改造”计划,可以说最早的旧城改造是基于人居环境改善这一朴素的目的。由于缺乏文脉保护的理念和自觉,历史城区中许多标志性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却因容易拆除而迅速被实施“改造”,特别是以改善交通为由对历史城区内古代城墙的拆除、传统水系的填埋、文物建筑的破坏等都直接造成了文脉的破坏。

20世纪90年代之后,城市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各城市的财政实力得到空前的增强;同时伴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追求市场最高回报为目的的房地产开发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主体,房地产市场应运而生,并带动了历史城区土地价值的凸现;随着地价和楼价的持续上涨,社会上形成了要求改造历史城区的巨大经济力量,“旧城改造”也就成为了有利可图的热点。在这一形势下,各地政府开始推进新一轮的“旧城改造”计划,逐渐由以改善民众生活条件为主,转变到更加注重城市经济效益,而作为城市建设主体的开发商,只知道土地的“经济价值”,却不知道“文化价值”,采用大拆大建的开发模式,从而致使“建设性破坏”一再发生(图7.23)。

img120

图7.23 百拆图

来源:作者整理

建设性破坏直接导致了文脉的破坏、中断,一批批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传统建筑被拆除,一片片具有独特风貌、积淀丰富人文信息的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一座座享誉中外的历史城区被严重摧毁。“拆”字成了文脉的噩梦,“拆”字使多少历史城区丧失了传统肌理,“拆”字使多少历史性城市失去特色风貌。因此,“拆”字在冯骥才先生的眼中成了“二十年来中国城市中最霸道的一个字”。大拆大建的开发模式不仅破坏了城市文脉,也使城市原有的社会组织结构、社会网络及居民间的邻里关系被破坏,导致产生社区解体,犯罪率升高、就业困难、人际疏远及人情冷漠等问题。特别是在一批批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被摧毁的同时,一些历史性城市中又出现了摧残历史文化街区的短见行为。这些都严重地造成了旧城改造中的文脉断裂。

进入21世纪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位运行,更加振奋了各地政府改造历史城区的决心,激发了创新城市形象的强烈愿望。特别是全球化的到来,促使新的“旧城改造”计划迅速形成,此时“旧城改造”又从注重城市经济效益,演进到更加注重城市形象的变化,追求城市风貌的日新月异。于是各城市之间争先恐后展开了新的“城市美化运动”,一时间,大广场、大草坪、大水面、世纪大道、豪华办公楼等一哄而起,历史城区在遭受无情的摧残和破坏的同时,各城市面貌正急速趋同,文脉消失殆尽,“千城一面”现象严重(图7.24)。

img121

图7.24 毫无特色的大广场

来源:自摄

2)以文脉理论指导旧城保护与有机更新

第一:“ 动态保护、有机更新”的文脉实践。

旧城改造一般有三个目的:人居环境的改善、引进新的现代化生活功能来增加旧城的活力、保护延续以及弘扬城市文脉。《华盛顿宪章》也指出:“与周围环境和谐的现代因素的引入不应受到打击,因为这些特征能为这一地区增加光彩。”对于历史街区的传统建筑一般应当在保持外貌的前提下,改造其内部的居住条件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随着旧城保护与改造的深入,由于“推平头式”的改造方式对城市文脉造成了巨大破坏,人们已逐渐认识到旧城的保护与改造是一个谨慎的过程,也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更应该遵循动态保护与有机更新的文脉思路来指导实践。动态保护是在新功能、新的生活方式引进下进行再利用的保护,而不是进行冷冻的博物馆式的保护,隐含了发展的内涵;有机更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文脉动态发展的过程。

“有机更新”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吴良镛教授在领导北京什刹海规划研究时明确提出了“有机更新”的思路,主张对原有居住建筑的处理根据房屋的现状区别对待。即质量校对,具有文物价值的予以保护;房屋布局完好的予以修缮;已破败的予以更新;上述各类比例根据对规划地区进行调查的实际结果确定,同时强调历史街区内的道路保留传统街坊体系。在1987年开始的北京菊儿胡同住宅工程中,“有机更新”的思路得到进一步实践,并取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与评价。吴良镛教授在归纳这一实践成果时指出:“所谓‘有机更新’即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这样集无数完整之和,即能促进北京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随后,“有机更新”的理论在苏州、济南等历史城区保护中进行应用,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拓展。

方可在《当代北京旧城更新》一书中认为从概念上来说“有机更新”至少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是城市整体的有机性:作为供千百万人生活和工作的载体,城市从总体到局部都应当是一个有机整体,城市的各个部分之间应像生物体各个组织一样,彼此相互关联,同时和谐相处,形成整体的秩序和活力。二是细胞和组织更新的有机性:同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一样,构成城市本身的城市细胞(如供居民居住的四合院)和城市组织(街区)也要不断更新,这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新的城市细胞也应当顺应原有的城市肌理。三是更新过程的有机性:生物的新陈代谢,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一种逐渐的、连续的、自然的变化,遵从其内在的秩序和规律,城市的更新亦当如此,可以明显地看出,“有机更新”理论其实质是建立在文脉理论基础上的。

“有机更新”理论丰富了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的理论成果,其核心思想是主张按照历史城区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肌理,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有机更新”达到“有机秩序”,这是历史城区保护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途径,也是城市新旧和谐处理的艺术手法。

“更新”是指保护历史城区整体环境和文化遗存的前提下为了满足当地居民生活需要而进行的必要的调整和变化,“秩序”是指建立起既有利于保护历史城区的传统特色,又有利于维护原有社区结构的住宅产权制度,以及依靠社会基金以自助力量进行日常维护和小规模整治的机制。吴良镛认为:旧城改造应避免“运动式”更新,“运动式”更新指一次性投入,按照“一次到位”的标准进行“推平头式”大规模改造,即通常所谓的“大拆大改”方式,这不符合旧城保护“有机更新”原则,也是处理城市新旧关系方法上的大忌。“有机更新”理论不仅积极探索新的城市设计理念,也努力追求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运用到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的实践中,因此应在历史城区的保护中和城市新旧关系的处理上贯彻“有机更新”的理念,转变现有的大规模旧房改造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停止在历史城区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挽救为数不多的历史街区和传统建筑。

“有机更新”理论不仅是历史城区维护传统面貌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更能实现城市新旧关系的协调。实践证明,对于历史街区来说,有机更新理论所引导的是一条积极稳妥的保护之路。清华大学在“有机更新”理论实践上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1996年编制完成的《北京国子监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规划整治》从调查入手,通过对人口、居民的生活和居住结构、用地、房屋质量、基础设施的详细普查,明确了该历史街区的特征,取消了历史街区内的规划道路,保持传统街巷的尺度,并确立了“不搞大拆大建,逐步恢复传统面貌特色”的原则,力求在原有基础之上,以整治和逐步恢复传统面貌为主,保留历代建筑的叠加,使历史街区“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16]。2003年,清华大学为北京西城区烟袋斜街编制了修建性详细规划,详细规划中维持了该地区原有的街巷和院落体系。同时为了保持历史街区的整体面貌,对沿街商店进行了设计,首先拆除了街区内的违章建筑,改建了自来水、雨污水管道,新铺了天然气管道。烟袋斜街自从整治后,沿街各个店铺自行整修了房屋和门面,店铺结构也有所变化,提高了档次和品味,人气旺了,房价提高了,店铺的经济效益也好了,成为受到当地居民欢迎的“富民工程”,也成为运用“有机更新”理论实施历史街区保护的成功范例(图7.25)。

img122

图7.25 北京西城区烟袋斜街的有机更新实践

来源:自摄

第二:“微循环式”理论的文脉实践。

北京近年提出的“微循环式”旧城保护与更新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新的文脉机制方式。这也是借助生物学理论而形成的一种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其主要方法是以遵循文脉的思路对旧城实施动态的、细微的“微循环式”保护与更新,其理论方法都体现了注重理解文化遗产硬件与文化内涵软件的关系,并认真细致地加以展现的文脉精神[17]

对“微循环式”保护与更新理论的理解,是基于保护什么和如何开始保护。从1933年《雅典宪章》的保护概念到1987年《华盛顿宪章》提出的保护概念,短短几十年人们对“保护什么”的认识已经从单体的建筑物发展到整体的环境,从人工构筑物到自然景观,从街区到城市,保护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保护的层次也从物理的、现象的向文化的、精神的方向提升发展,“微循环式”正是属于这样一种整体环境的保护模式,它阐述的是这样的保护与更新理念:保护与更新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一对概念,这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而且如果按照保护规划执行,它还是一个有序的动态循环,只有将保护与更新对象的划定“微型化”,让新旧建筑物更替的过程“微型化”,才能做到在有序循环的更新过程中对街区整体风貌的持续保护。

“微循环式”保护与更新中的关键词是:“微”“循环”“微循环”,这是借助生物学理论的一种旧城更新和保护方法,细微推进、上升循环的方法产生这样一个改建更新过程:这是一个“运动”着的事物;并且按“轨道”运动着;并且在运动的过程中相互“转化”;并且是螺旋式“上升”的运动;并且是“永恒”的周而复始的运动;最奇特的是,这种“运动”竟然很“细”;很“小”;如此“幽深”;如此“隐匿”;使更新过程竟然难以“察觉”。将这个生理学、物理学概念移植到历史街区保护上来重新解释,则对“保护与更新”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保护就是通过“微循环式”的“小动”,使原物得以“保护”性的“更新”,“保护”需要“更新”,“更新”促进“保护”,这是保护与更新文脉的辩证关系处理的正确做法与态度。

所谓的“微循环式”正和“大拆大建式”完全不同,是从局部、细部开始,采取对文脉关系理清一点,保护更新一点的“细微谨慎”的做法,一个局部一个局部循环地进行更新,利于不断总结经验,及时纠错,为避免损失,加以改进,维护文脉传承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由小到大的逐步推进,最终在整个旧城保护更新中形成新的文脉链,达到旧城整体更新保护的规划目标。

第三:触媒理论的旧城改造机制。

城市触媒理论是20世纪末由美国城市规划师韦恩·奥图(Wayne Attoe)和唐·洛干(Donn Logan)在《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一书中提出来的。城市触媒,又叫作城市发展催化剂,是由城市所塑造的元素,反过来可以促进城市持续、渐进的发展[18]。城市触媒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下,通过城市触媒的建设,促使相关功能集聚和后续建设项目的连锁式开发,从而对城市发展起到激发、引导和促进作用。

触媒理论在旧城更新中的原理是: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城市触媒及其相关联的空间,可以组成触媒空间系统,会对更新建设产生更为全面的影响。如何挖掘旧城空间中的积极元素,用来引导和加快旧城更新进程,形成更新触媒,激活有条件成为更新触媒的空间,并通过更新触媒空间系统的架构,带动旧城区的可持续更新。

城市触媒理论在国内外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城市触媒的概念、形式和触媒对城市建设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对改造中的旧城保护、开发商、政府三方面形成一种协调机制,在促进旧城更新中又可较为有效地实施旧城保护。更新触媒的公共属性和对旧城空间后续建设的激发作用,既顺应了城市和社区的发展需求,也给了开发商更为广阔的利益空间和持续的回报模式,从而使更新过程中的参与主体各方均可受益。

触媒理论中更新触媒具有显著作用是因为:首先,更新触媒作为多元综合的公共产品,具有较强的活力,能够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在这里集聚,从而带动周边市场活跃和土地升值。其次,更新触媒具有社会、文化等综合价值,增强了旧城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成为旧城持续发展、空间永葆活力的精神动力。此外,更新触媒具有较强的选择和引导性,这种有选择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功能聚集和功能补充两方面:功能聚集表现为相同类型功能借助更新触媒带来的人气,聚集在一起共享客流,提升整体竞争力;功能补充表现为和更新触媒相互补、相关联的功能,在触媒周边形成差异化发展。比如在交通枢纽触媒周边,餐饮、商业、旅馆会有所集聚,而在文化会展型触媒周边,酒店、商务办公和文化娱乐设施相对多一些。更新触媒的选择引导作用,使旧城功能空间结构得以自发、渐进的变化和提升[19]

第四:“城市针灸”的旧城改造理论。

“城市针灸”是一种以小尺度改造的城市更新模式。它通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以“点式切入”的方式来进行小规模的改造,从而触发其周边环境的变化,最终起到激发城市活力、改变城市面貌、更新城市的目的。通俗而言,“城市针灸”的理论精髓就类似于中国传统中医中的针灸原理。以最小的气力使肌体得到最大的调理,取得最大的效益。它是通过找出某些特定区域即“穴位”,以“点式切入”的方式来解决城市问题。它的方法是利用城市发展的规律,当城市陷入衰退时,“城市针灸”首先要找到城市的症结所在,然后做出诊断,最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出“穴位”进行小范围的介入改造,以激发城市自身的调节功能,使城市焕发新的活力。而这些“穴位”并非随意选取,它们可能是废旧的工厂、被遗弃的城市角落,也可能是车站、公共建筑及小广场等。

7.4.4 新建筑创作的文脉化合

库哈斯在获普利策奖后发表了如下感言:“在数十年,也许近百年来,我们建筑学遭遇到了极其强大的竞争……我们在真实世界难以想象的社区正在虚拟空间中蓬勃发展。我们试图在大地上维持的区域和界限正在以无从察觉的方式合并、转型,进入一个更直接、更迷人和更灵活的领域——电子领域……我们仍沉浸在沙浆的死海中。如果我们不能将我们自身从‘永恒’中解放出来,转而思考更急迫、更当下的新问题,建筑学这一古老的学科不会持续到2050年。”库哈斯的话制造了耸人听闻的轰动性,建筑学肯定不会在新世纪中叶消亡。但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未来建筑学的发展到底该走向何方,的确令人深思。

1)文脉化合的时代意义

当前新建筑如何建立新的理论是一个热门话题。新建筑创作的文脉化合,就是讨论在新建筑创作创新中,如何结合文脉的传承与弘扬,创造有中国特色、本土地域特色的新建筑。文脉化合的时代意义就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解答新建筑出路的问题,文脉化合的特征与方法都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的结合、现代生活方式的引入以及新技术的适宜表达;文脉化合的目标在于倡导形式追随文脉,催生健康的新文脉主义流派。

多元文化的结合、现代生活方式的引入以及新技术的适宜表达等,都极有可能产生新的建筑类型,历史的发展证明,每当重要的文化转型来临,必然会涌现出许多新的建筑类型或某一类型的建筑占了上风。文艺复兴时期,世俗建筑的异军突起。现在跨国集团或大型公司进行全球采配或订单生产时,大型装配式的厂房建筑类型必然成为某一区域的主导建筑类型。当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城市区域内生产和居住类建筑已趋向饱和时,文化体育类建筑必然成为城市建筑类型主导。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域主义思潮的兴起会带来更多的强烈主张地方特色的建筑类型,这些主张会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和强化。

同时,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生活观念的转变也会在很大程度改变人们生产、生活以及出行的方式,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以及信息社会的到来,必将对城市形态及城市类型产生深刻的影响或改变,数字化生存已逐渐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之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必然带来一种新的建筑空间——虚拟空间,可以恰如其分地表达在相应的建筑类型上,而这些都将为城市文脉的发展打开一扇新的视窗。建筑的高技化是基于更加人性化的基础上,对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充分的尊重和完善表达。这些都将会促使城市文脉会有适应性的变化,也会使城市文脉产生相互化合的趋势。

文脉化合在概念上就是传统与时代的交汇融合,是文脉历时性发展的融会贯通,也是在文脉共时性发展中,其构成系统内精英要素的杂合。在文脉发展上采用化合的方式不仅概括传统与现代化的结合,而且对当今建筑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建立新的理论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且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在新时代条件下新建筑创作和文脉的可持续发展中,文脉化合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各种文化现象的出现、高技术与高情感平衡以及新的生活生产功能的适应等问题,是实现文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2)文脉化合的特征与方法

文脉化合的特征是在新时代背景和新技术条件下,采用文脉化合的方式产生的具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时代特色的新的建筑形式。这些建筑类型不仅体现了传统与时代的交汇融合,在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体现了时代性;更重要的是文脉化合代表了新建筑创作发展的一种健康的方向。文脉化合有各种方法和模式:如新少旧多、新多旧少、新旧均衡等。

①新少旧多。新少旧多是指某类型的新建筑,对其建筑文化构成的分配中,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较多地沿用了传统的建筑文脉符号,从而形成的新建筑风格的文脉化合方式。

曲阜孔子研究院以“文化建筑必须要有文化内涵”为出发点,在创作中,有目的地用隐喻的方式发挥涉及孔子的文化内涵作为建筑设计的母题,并力求用现代人能理解的方式表达“欢乐的圣地感”,运用古典建筑明堂——辟雍与高台明堂的隐喻,创造了现代建筑造型。应该说曲阜孔子研究院是新建筑创作中文脉化合“新少旧多”的成功范例(图7.26)。

img123

图7.26 新少旧多的孔子研究院

来源:自摄

西安的新唐风建筑也是“新少旧多”的代表。张锦秋设计大师领军的创作集体,以“三唐工程”为代表具有唐风文脉的现代建筑作品,为营造西安历史文化名城和谐统一的城市整体环境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形成了与京派、海派、岭南派比肩的长安派。新唐风建筑就是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潜心钻研传统建筑文化的时代表达;在建筑中以较大成分的历史文化脉络延续整体城市文脉环境,同时又是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建筑,体现了文脉化合中“新少旧多”的原则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整体视觉效果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正如《威尼斯宪章》关于城市与建筑设计一节指出的那样:“只有当一个建筑设计能与人民的习惯、风格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建筑设计才能对文化产生最大的影响。”[20]西安的新唐风建筑正是这样“新少旧多”的文脉化合典范,使传统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弘扬(图7.27)。

②新多旧少。新多旧少是指某类型的新建筑,对其建筑文化构成的分配中,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较少采用传统的建筑文脉符号,转而主要表达新技术与新材料本身所形成的建筑美,形成的新建筑风格类型的文脉化合方式。

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的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以大气磅礴的设计手法艺术地展现了“东方之冠、天地人和”的精神境界,体现出中国元素与时代精神结合的多视角设计理念。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时代主题下,世博中国馆以多种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来呼应当今的世界潮流与时代精神,生态节能环保技术渗透到整个场馆的设计中,如国家馆形体就是一个自带遮阳系统、屋面的太阳能电池方阵为馆内设备提供能源、雨水收集系统的运用、冰蓄冷技术实现用电的移峰填谷等,在较多地体现时代精神的同时,国家馆也很好地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总建筑师何镜堂概括了世博中国馆的文脉思路和指导思想就是八个字:时代精神,中国特色。这是对文脉新旧合体的高度概括[21]

img124

图7.27 新少旧多的卢浮宫改建工程

来源:杨静摄

国家馆的设计汲取了中国传统城市的设计法则、构成肌理以及中国传统建筑的屋架体系、斗拱造型特点,以现代立体构成手法生成了一个逻辑清晰、结构严密的空间造型体系,体现了“中而新”的特点:以“中国器”整体大气的建筑造型来整合丰富多元的中国元素,以“经纬网络”来传承了中国传统的建造文化,以传统色彩“中国红”来展现了东道主的热情好客,从而形成了中华文明伟大庄严的整体表达,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是文脉化合方法中“新多旧少”的代表。

上海金茂大厦也是文脉化合“新多旧少”的良好表达。极富高科技含量和时代特色的金茂大厦已成为上海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这座浓郁时代特征的建筑也传达了传统建筑的精神,是现代化高科技大楼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结合的典范。在大楼的造型设计中,模仿了中国传统的密檐塔形象来展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2](图7.28)。

密檐塔主要特点是第一层塔身特别高大,塔身开窗且装饰复杂华丽,以上各层距离逐渐压小,塔檐也层层紧密相叠,且逐渐向上向内收分,这样塔檐也层层不断收小直指蓝天,形成艺术感染力极强的抛物线形轮廓。金茂大厦明显借鉴了这样的造型和收分形式,利用墙面凸出的线脚装饰,象征性地塑造了秀丽的多边形密檐造型形象。而建筑本身的高度优势,使这些檐口越到高处显得越密,具有很强的节奏韵律感,从而勾勒强化了大厦的高耸感。远观之,整座大楼俊美挺拔,隐喻地表达了传统的中国建筑文化基因,达到了结构艺术和形象内涵的完美统一,成为文脉化合“新多旧少”的精品范例。

img125

图7.28 新多旧少的中国馆和上海金茂大厦

来源:整理、自摄

③新旧均衡。新旧均衡是指某类型的新建筑,对其建筑文化构成的分配中,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均衡采用传统的建筑文脉符号,达到新技术完美表达传统建筑文化意蕴的整体美,形成的新建筑风格类型的文脉化合方式。

被称为“十大建筑”之一的中国美术馆在改扩建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文脉化合“新旧均衡”的原则。在改建部分和扩建的4万平方米建筑中,设计人仔细研究了原有老馆的设计并在设计中用新的元素进行整体的文脉化合,改扩建后的中国美术馆达到了文脉新旧均衡的时代效果。在老馆的设计中,戴念慈先生吸收了敦煌莫高窟密檐的建筑特征,加以充分体现并传达了浓郁的民族风格,与当时的建筑文化理念和建筑的性质是相吻合的。檐口的处理是采用一层层的混凝土预制件,阳光照在檐口,会随着光影变化形成非常美妙的光晕和阴影效果,这种感觉是建筑师将历史、文化、绘画、岩画、时空结合出来的精品,也是民族建筑文化的表达。

设计者认为,向大师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延续,但还应体现时代精神。在外立面的改造中,采用干挂石材的方法,石材是干挂上去的花岗石,凿毛处理后从光泽和色彩上与原来的面砖效果相差无几。同时,由于石材尺寸被放大而使原来那些外观的精华部分——雕花装饰显得比例变小,因而所有的装饰纹样和浮雕全部按原比例放大再造,从视觉上追随原作的效果。“新旧均衡”的文脉化合方法,实现了换材料不换效果,用现代技术来尊重原作。在改扩建过程中做到外观基本上继承原来的风貌,同时又将它的内部功能优化并现代化,既尊重了历史的、传统的建筑,同时做到了与时代相结合。文脉化合“新旧均衡”的原则也为标志性的公共艺术设施的保护、改造提供了一个方法(图7.29,图7.30)。

贝聿铭主持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图7.31)也是文脉化合“新旧均衡”的精品之作,体现了新的建筑与传统城市的和谐对话关系。在世界文化遗产地苏州古典园林腹心地区严格的环境条件下,建筑群设计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来实现新建筑的总体布局,传承了苏州园林的文脉环境。贝氏建筑对传统比例尺度的提取和采用,使新建筑群与周围园林环境融为一体。新材料和新技术的采用,新的设计理念,将古典风格与现代特征结合起来,使整个建筑群落既不失传统又体现了时代特色。“不高不大不突兀”的设计原则使新馆礼貌谦和地和周边传统民居浑然一体,端庄优雅、静寂又简朴大气、文化底蕴深厚,成为弘扬苏州文脉,新旧和谐的代表作,也是展示传统苏州和现代苏州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正如贝聿铭自己对这个“小女儿”的评价一样:“中而新,苏而新”[23]

img126

图7.29 新旧均衡的中国美术馆

来源: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一所

img127

图7.30 新旧均衡的鲁迅纪念馆

来源:《程泰宁作品集》

img128

图7.31 苏州博物馆新馆

来源:自摄

7.4.5 以文脉思想引领工业建筑遗产保护

工业遗产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现代城市生活产生多方面积极影响。工业建筑遗产反映着城市的历史、社会、思想的变迁,是今天还能触摸到的尚未消逝的历史真实。工业遗产是城市生命历程中不可中断的链接,这种链接使今天的生活与历史、未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城市人群的感情有了物质的依托。保护工业遗产,不仅是保护城市特色个性的需要,也是延续城市文脉的需要。当前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已成为世界性热门新课题,带动了国内外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理念的提升,彰显了工业遗产包含的历史、技术、社会、艺术和经济等综合价值。作为一个城市历史文脉的见证,工业建筑遗产蕴藏巨大的文脉价值内涵,提出结合城市文脉传承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策略,将对国内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和文脉传承起到借鉴意义。

1)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成为世界性的新课题

当今世界正快速迈进后工业化时代,传统的工业门类正逐步被新兴产业所代替,城市正进入产业重构和转型发展时期,大片的传统制造业基地和地段“退二进三”成为许多城市,尤其是工业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的主题。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传统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大量工业用地和建筑被闲置,造成了环境恶化、经济衰退、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国外把这些废弃的工业区认定为“棕色地带”。1996年巴塞罗那国际建筑协会(UIA)第19届大会提出对工业、码头等废弃地段保护、管理和再生的倡议。2003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联合会(TICCIH)制定并公布《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的下塔吉尔宪章》,才正式明确工业遗产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被视为世界工业遗产保护的里程碑。

工业城市是指历史上由于工业发展而兴起、繁荣的城市,由于传统工业的衰退或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区遗留的工业遗存及蕴涵的文化成为城市特色和历史的象征,是其他类型城市所没有的特质。通过研究近现代工业化历史,发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现代化是互为一体的文明演进过程,近现代工业的兴衰左右城市的发展进程。尽管工业化历程较短,但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工业遗产作为工业化社会的见证物重要性不言而喻。当面临工业遗产在城市转型期大规模地消亡的问题时,保护的紧迫性和历史责任感激发了民众对遗产的关注和重视,逐渐地人们开始反思工业时代带来的诸多问题。抢救工业遗产的呼声愈发高涨,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理论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当前,工业遗产已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和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趋势。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大城市中心地区开始产业结构调整,大量传统的工业企业外迁。但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城市中心工业的退出并没有引起土地的闲置,反而成为城市开发的宝地。在“推倒重来”的开发模式下,大量有价值的工业遗产被拆掉,几代产业工人的记忆和情感被抹杀,城市曾经的工业建设辉煌被摧毁,这与西方国家珍视工业遗产的做法大相径庭。国内并没有重视工业遗产保护,直到2001年才开始陆续有工业遗产类型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4月18日,才有国内首个有关工业遗产保护文件《无锡建议》,同年5月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正式指出“工业遗产保护是我国文化保护事业中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新课题”。

2)工业建筑遗产的综合价值解析

第一是见证工业革命的历史价值。工业革命作为工业遗产的历史体现,深刻地影响了科学技术发展、经济文化繁荣,彰显了工业城市文脉内涵,是那个时代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工业技术水平等方面的物质承载。大量工业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工厂厂区、工业建筑和构筑物、街道,都逐渐成为城市景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类创造的工业建筑遗产,刻录了工业文明历史进程的印记,拆除这些宝贵的遗产,不仅破坏了物质的再利用价值,更造成了城市文明的遗失、文脉的断裂。

第二是见证科学进步的技术价值。技术价值是工业化的核心,也是工业遗产有别于其他类型文化遗产的关键,承载了最真实和完整的时代性信息。科学价值首先体现在厂区规划,建设过程中材料、结构、工艺的独创性和合理性,生产工具的改进,产品制造工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技术价值。其次在于它记录了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工业技术流程、设备更新、操作技能改进和产品换代,构成了工业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脉络,展示了当时最先进的科学发展、技术创新还有相对完整的历史轨迹。保护好具有价值的工业建筑遗产,才能保护好其中划时代的科技发明与创造,对后代产生科技方面创新方法的启迪。

第三是见证文明进步的社会价值。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对城市建设、生活水平、人员就业等方面做出贡献,是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工业建筑遗产见证了一个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产业建筑的发展,也是当地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遗产记载了城市居民的真实生活,是认同感的基础。工业生产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这种活动,反映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政治和社会对生产的影响,正是工业遗产社会价值的体现。这些社会价值存在于企业精神、文化、理念中,对长期工作于此的众多劳动者、技术人员、老工业区的居民来说有特殊的情感价值,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

第四是见证现代审美的艺术价值。艺术价值体现在城市的肌理,表现为工业厂区空间规划和建筑、构筑物设计的审美价值上。工业时代高效率、简洁化、构成化的大生产模式特征,组成了工业建筑及厂区空间规划的设计原则。它们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造型新颖独特,利用率高,有些工业建筑还成为了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物。具有重大价值的工业建筑遗产常携带着鲜明时代特征跟历史厚重感,其独特空间结构形式的表现、精密的机器设计、优美的机械美学、均衡的体量构成等,都体现了重要的艺术价值。目前,一些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意识到工业建筑遗产的重要艺术价值,并将建筑遗产作为文化资源的再利用投资。不是简单地推倒重建,而是开发出城市历史文脉与社会精神需求相结合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策略。以年轻创意人群的视角,看待这些似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老工业建筑、厂房,再将其利用为激发创作灵感、孕育创意产业的来源空间。

第五是不可低估的经济价值。《下塔吉尔宪章》提出:“改造和使用工业建筑应该避免浪费能源,强调可持续发展。在曾经的产业衰败或者经济衰退地区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工业遗产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工业建筑遗产可以直接转化为经济资源,保护工业建筑遗产可有效地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因为工业、产业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进程,大都需要大量的经济、物质、人员投入。而这些建筑遗产其中的建筑、构筑物本身具有大空间、大尺度的结构特点,适宜被灵活置换为其他功能的建筑空间,充分利用既存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规划齐整的厂区场地,可以有效节省拆除重建的资源投资。

3)以文脉引领的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再利用

第一,塑造工业遗产整体景观脉络。工业景观往往能形成无法替代的城市特色。工业的布局和发展极大地影响着城市格局,形成了特殊的内在肌理和特质内涵。工业区以错落的厂房、高耸的烟囱、林立的水塔、火光通明的高炉等为主要特征,这些工业建筑多以城市中的河道、铁路、道路作为纽带,相互关联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工业景观。它们不仅展示体现工业文明成果和工业生产风貌,而且具有标志性,有很强的机械美特色,是所在地区或城市的特征性地标,是人们从景观层面认知城市方位和空间结构的重要心理坐标,工业时代特征明显。这种塑造工业遗产整体景观脉络就是注重整体保留厂区建筑的结构、构筑物和设施设备,通过适宜新元素诠释原来的工业文化风貌。保护和再利用集中在老工业厂区环境内部,改造幅度相对较小,只是局部的片段的更新,利用新景观系统将旧的工业遗迹整合起来,达到对工业遗产的转译和重新阐释的目的。

第二,形成再生工业人文景观资源体系。在工业遗产地进行二次设计应通过保持或重建场地的文化特征,使人们对往昔辉煌的追忆有所依托,触摸到整个工业环境中所铭刻的时光印记。通过对场地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对物质遗存的保护和利用,使历史环境在新旧融合中再生。一些工业遗存长期处于荒废状态,其人文内涵也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果能将有意义的碎片、独特的场景作为线索,重新整合并形成符合现代审美观又不失传统特质的景观,将使一些荒废的工业遗存得到再生并重新焕发光彩。中山岐江公园用现代设计手法在原造船厂构架基础上进行重新塑造,以一种新形式展现了工业历史文化底蕴及其意义。新岐江公园不仅延续了城市工业文化,也为市民提供了优美的绿地空间。

第三,新建筑延续工业建筑文脉特征。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是文脉延续的重要手段,文脉也引领工业建筑遗产更新的精神。处于工业遗产地环境中的新建筑应延续工业建筑文脉特征,从而形成连续的城市文脉环境。如重庆新天地项目地处化龙桥老厂区,新建筑群功能得到置换,以酒店、餐厅、酒吧、商业售卖、娱乐休闲业态为主,在建筑群落的体量关系上承继了厂房的大体量空间关系,在造型上采用了该片区工业厂房的形式和符号,尖山墙、青砖瓦、灰白门窗洞等,隐喻了化龙桥地区在重庆长期形成的重要工业地位,在情感上延续了重庆人对本土工业文明的自豪感与回忆(图7.32)。

第四,工业遗产保护促进城市竞争力。现在城市竞争日趋激烈,凸显城市历史文化要素,张扬城市个性,已成为许多城市保持竞争优势的手段。工业遗产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将催生新的文化产业,可实现以文化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突破。因此,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是具有全局意义的文化经济新增长点。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工业历史地段与工业遗产的适宜性再利用以及城市特色的营造,使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

img129

图7.32 重庆新天地延续了本地工业遗存符号

来源:自摄

【注释】

[1]徐宗威.中国建筑创作的形势和方向[J].新建筑,2012,6.

[2]邹德侬.中国文脉中的建筑理论体系[M]∥张钦楠,张祖刚.现代中国文脉下的建筑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

[3]邹德侬教授在此文中按时间顺序将近30年建筑理论罗列为:①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②侯幼彬.系统建筑观初探[J].建筑学报,1985(4).③窦武.试探建筑理论系统[J].新建筑,1987(3).④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⑤余卓群.建筑设计理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1.⑥沈福煦.建筑理论的理论[J].时代建筑,1993(4).⑦布正伟.自在生成论——走出风格与流派的困惑[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⑧郑时龄.建筑批评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⑨张钦楠.试论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J].建筑学报,2001(8).⑩汪正章.“建筑创作学”理论架构[J].建筑学报,2002(10).⑪顾孟潮.试论钱学森建筑科学思想[J].建筑学报,2003(5).⑫张钦楠,张祖刚.现代中国文脉下的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2:11-28.

[4]曾坚.从比较看《北京宪章》的理论体系和历史地位[J].建筑学报,2001(1):25.

[5]曾坚.从比较看《北京宪章》的理论体系和历史地位[J].建筑学报,2001(1):25.

[6]黄捷.楚歌乐舞,激情飞扬[J].新建筑,2008(2):47.

[7]马振华.建筑的本体与超越[J].新建筑,2008(2):63.

[8]马振华.建筑的本体与超越[J].新建筑,2008(2):63.

[9]按地理学的概念,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详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10]王楠.芒福德地域主义思想的批判性研究[J].世界建筑,2006(12):114.

[11]凯瑟琳·斯莱塞.地域风格建筑[M].彭信苍,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10):16.

[12]李梁,张玉坤.Tjibaou文化中心——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结合[J].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1,6(1):66.

[13]陈原.奥运会开幕式文化解读[N].人民日报,2008-08-15(016).

[14]李先逵.追求和谐城市文化本质特征回归[J].建筑学报,2007(12):7.

[15]张松,王俊.我们的遗产,我们的未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16]单霁翔.国子监街的整治与历史地段的保护[J].建筑师,1996(8).

[17]宋晓龙.“微循环式”保护与更新[J].城市规划,2000(11):59.

[18]韦恩·奥图,唐·洛干.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M].王劭方,译.台湾:创兴出版社,1994.

[19]运迎霞,田健.触媒理论引导下的旧城更新多方共赢模式探索[J].城市发展研究,2012(10).

[20]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42.

[21]何锦堂,张利,倪阳.东方之冠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J].时代建筑,2009(4):60.

[22]刑同和.城市品位的标志——谈金茂大厦建筑设计[J].建筑创作,2001(3):8.

[23]阮仪三.现代建筑与传统城市和谐对话——我看苏州博物馆新馆[J].建筑师,2008(4):8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