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化个性是校园建设规划出发点

文化个性是校园建设规划出发点

时间:2022-10-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校园建设规划离不开历史已经形成的校园文化个性,规划与建设必须以这一个性为前提、为出发点。具体地说,任何校园规划,无论改建、扩建或新建时的校园建设规划,皆来自众多学者、建筑专家以及校园人的深思熟虑。校园内的师生是校园建设规划后的受用者,且又同时受到建设出的园区环境的熏陶和感染。还要强调的是,大学校园建设和环境布置是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有形的模具。

(二)文化个性是校园建设规划出发点

校园建设规划离不开历史已经形成的校园文化个性,规划与建设必须以这一个性为前提、为出发点。具体地说,就是要体现所在地的人文精神,体现校园文化的价值目标,引导着人才的培养。

1.体现所在地的人文精神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大学作为高素质人才、前沿信息、高新技术和科学发明的辐射源,既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起点,又是城市的一部分。因此,大学校园必须充分体现所在地的人文精神,使大学校园融入四周的环境中去。

同时,为了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的产生和传播,大学校园还应该是自由、开放的。现代大学校园是师生学习的场所、生活的家园,更是思想火花摩擦碰撞的天堂,充分体现出所在地的人文精神。

2.体现校园人的价值目标

大学校园的建设规划是校园设计者与校园人智慧的结晶,是自然界人化的结果。

具体地说,任何校园规划,无论改建、扩建或新建时的校园建设规划,皆来自众多学者、建筑专家以及校园人的深思熟虑。这种深思熟虑成为校园建设规划的蓝图,并转化为活生生的一座又一座校园,时代精神、时代理念、时代的审美观点、时代对大学的要求,进而物化为校园建筑、小品、道路、花圃,构筑出校园人生活的环境。比如,老校区扩建的校园,见证了学校从小到大的发展历史,见证了校园文化的产生、形成、变化和发展。总之,校园的文化个性是校园历史的产物,它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充实,最终体现出校园人的价值目标。

还有,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大学与时代结合的节拍的加快,大学校园的建设规划要体现出校园人的价值目标和审美情趣,因为,它是校园文化的标志和表现形式,反映出整个文化的积淀水平和样式,是其文化形态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引导着人才的塑造

校园内的师生是校园建设规划后的受用者,且又同时受到建设出的园区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功能。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致,整齐光洁的道路交通,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一不给广大师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

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学校所在地的大环境以及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

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会感到舒心怡神,从而会自觉地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会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以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意识起到巨大的抑制作用。毫无疑问,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事实上,美国当代景观建筑大师约翰·西蒙兹说:“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人们规划的是体验,其次才是随形式和质量的有意识的设计,以实现希望所达到的效果。”[2]大师约翰·西蒙兹这句话是发人深省的。

应该承认,一所规划良好的校园,应该是在不断演化的建筑物和互联空间的组合。校园规划设计师们在他们的作品中传达给我们的,实际上是对校园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切肤的体验,他们希望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师生们的人格和品质的塑造,在日积月累的熏陶中激发出师生积极的探索之情。

还要强调的是,大学校园建设和环境布置是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有形的模具。它引导着人才的塑造,对青年学生形成一种无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要体现出的正是大学精神,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建筑风格与环境布置所体现的正是严谨务实与民主开放。

【注释】

[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室:《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2](美)约翰·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