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物质空间构成主体

城市物质空间构成主体

时间:2022-10-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边界是人们认知城市意象的心理要素,因人而异,对组织城市特征意义重大。城市风貌圈是由于环状的交通空间、城市绿地形成的,风貌形态联系密切的圈状风貌片区。城市风貌带是城市中带状城市风貌区,其构成形式往往是由道路、河流、山体、带状地质条件等组成。总之风貌片区确实有助于加强城市风貌的层次感,增加复杂城市风貌的条理性。风貌核是城市风貌设计的重点,是有提纲挈领作用的风貌主体。

3.5.2 城市物质空间构成主体——风貌载体

城市风貌载体有哪些类型呢?根据系统学的优势结构理论,城市里是不是也具有某些基本的风貌载体类型在展示城市的风貌信息或在提升城市的风貌指数方面具有主导性的作用?那么,我们就借助相关城市研究的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对风貌载体认识和分析的理论成果中,规划大师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的论述尤为精辟,为广大学者所接受认可。多数人认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五方面风貌形态对城市认知起重要作用(图3.12),其主要观点如下。

img28

图3.11 陕西八大怪

(资料来源:百度)

img29

图3.12 城市风貌五要素(资料来源:嘉峪关市中心城区风貌规划研究)

道路:无论是机动车道、自行车道还是步行商业街、客运线都是感知城市最为直接、最为习惯的方式。几乎所有的空间要素都可以围绕道路布局,道路无疑是城市意象的主导要素。

边界:同样作为线性空间,在感知方式上边界和道路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同在于它并不是人们行为轨迹的描述。边界可能是用地的分隔、地块的内部划分抑或是符号形式上的区分线,自然河湖、山体的边缘等。边界是人们认知城市意象的心理要素,因人而异,对组织城市特征意义重大。

区域:是城市中一定规模的片状城市特征的集合,内部统一完整且与周边不同,可进入。人们通过区分特征进入区域,区域可以是个体对城市的平面划分,受感之主体知识结构、观念偏好的影响较大。

节点:是城市中点状的意识集中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这些点包括诸如道路交叉点、交通站点等类型的链接点,也包括诸如城市广场、公共绿地、聚会场所等人流大量集中的点。节点常作为中心存在,对城市意象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影响。

标志物:可以是具体的交通标志牌、路灯、小品设施等可以识别的要素,也可以是钟塔、店铺、大型雕塑、湖泊等点状参照物。标志物具有明显的独特特征,可以形成很强的识别性,其要素可以是任何物质,只要具备以上特征。标志物常常受视觉、距离等方面的影响,只能在有限的范围才能看到。(3)

结合林奇的理论观点,五种基本的具有主导作用的城市风貌空间结构可以分为:城市风貌区、城市风貌圈、城市风貌带、城市风貌核、城市风貌符号五个层面的风貌载体形态。(4)(见表3-2)笔者也认为城市风貌的物质载体从点状、线状、面状的空间形态上分为圈、区、带、核、符号较为合适,更加贴近规划实践实际,利于对复杂的城市风貌要素的归纳整理和设计。

表3-2 城市风貌空间结构分类

img30

续上表

img31

img32

图3.13 西安城墙

(资料来源:百度)

1.城市风貌圈

城市风貌圈是由于环状的交通空间、城市绿地形成的,风貌形态联系密切的圈状风貌片区。如西安的城墙以及周边的环城公园绿带(图3.13),很好地处理了古都风貌环境的完整性。又如西安钟楼商圈,骡马市步行商业街、世纪金花、钟鼓楼广场、回民街、德福巷、南大街、书院门之间形成了片区内环形商业空间联系,风貌形态一致、统一,古都商业气氛浓厚。能够形成整体性较好的圈状风貌形态的还有护城河、环状绿地等。城市风貌圈是人们对城市认知过程中的升华阶段,既可以作为初步涉足某一城市的印象,又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城市特点、领会城市魅力。

2.城市风貌带

城市风貌带是城市中带状城市风貌区,其构成形式往往是由道路、河流、山体、带状地质条件等组成。如咸阳市总体规划把咸阳市北部带状帝陵遗址区域划为咸阳带状背景绿地、帝陵遗址风光带,将一道塬、二道塬之间的塬坎规划为毕塬公园城市景观带,沿渭河两岸形成滨河风光旅游休闲区等;西安市总体规划同样在南部。与秦岭衔接处形成由山谷组成的带状观光旅游风景区。天津则把海河两岸打造成天津的都市绿廊(图3.14),贯穿城市南北。带状城市风貌区有时和主要道路相结合,如深圳的深南大道景观带、法国著名的香榭丽舍大街;也往往和城市边界结合在一起,如上海、深圳等地结合海岸线形成滨海风光区。容易忽视的一类带状空间是线性的空间形态,如轨道交通沿线、机场航线等,作为城市门户却常被忽视,城市背影破败不堪,脏乱且无秩序可言。总之,带状风貌形态总容易形成完整的城市风格、使人形成整体的城市印象。

img33

图3.14 海河两岸绿化带

(资料来源:百度)

3.城市风貌区

城市中大块的区域,使人们无论是站在外部还是涉足其中都能够感受片区内与众不同的风貌感觉。片区内部风貌特点接近或一致并与周边区域不相同。这种片区不受道路、地形、河流等条件的影响,不为物质形体的界限所分割,它是整体形象的联系,是特点的融合。我国的城市规划受雅典宪章以及苏联城市规划体制的影响较深,城市规划中往往被划分为功能相互区别的片区,诸如西安南郊的文化科教片区、东郊的纺织城、西郊的工业区等客观上为风貌片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然而这种机械的划分方法并不太适应当今空间联系日益密切的城市生活方式,在近年来的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逐步弱化了功能的集聚,加强了功能的渗透。总之风貌片区确实有助于加强城市风貌的层次感,增加复杂城市风貌的条理性。

4.城市风貌核

风貌核是城市风貌设计的重点,是有提纲挈领作用的风貌主体。人们在对城市认知过程中,节点、标志物的作用极为重要,这些地方可能是交通枢纽的中转站,如地铁站、火车站、汽车站等,也可能是城市中心场、行政办公中心、商业中心,或者是地标性建筑群等。风貌核是对周边一定区域起带动影响作用的点状风貌形态,强化并辐射周边区域城市风貌形象,提升城市整体风貌特色。这种风貌与元素会随着对城市印象需求的递增而逐渐加强,我们对城市的印象往往是由风貌核为主体的。如游客对西安的印象往往是由大雁塔广场、秦始皇陵、钟楼等组成的;如果你问初次到上海的游客印象最深、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他一定会说外滩、陆家嘴(图3.15)、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世博园等节点或标志物,这也是各个城市都强调地标的原因。

img34

图3.15 陆家嘴

(资料来源:百度)

5.城市风貌符号

符号在城市风貌中表现为抽象的地方意识,没能上升为城市意识的符号其实是没有意义的,比如西安的羊肉泡馍、兵马俑等,都具有很强的地方意识,是地方积极意义上的饮食、文化的代表。这里我们强调积极的城市意识的两个意思,西安也有很多好吃的米食,但这些没能上升到城市意识,不能为人们形成城市风貌印象;当然,消极的城市意识也不能提升城市风貌感受,诸如“火炉”等城市标签等。有关城市风貌符号的例子非常多,如成都的火锅、洛阳的牡丹(图3.16)、天津的十八街麻花等。可见,风貌符号是广为群众所接受的城市意识,能够代表城市积极特点的城市符号。其意义在于突出城市个性,彰显城市个性美和自然美。

img35

图3.16 洛阳牡丹

(资料来源:百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