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施工质量问题分析方法

施工质量问题分析方法

时间:2022-10-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要做到“防检结合,以防为主” 全面质量管理的高度预防性是它的重要特点。“以防为主”,就是把所有影响质量的因素,最大限度地控制起来,把不合格品产生的可能性限制在最小的程度。可以说,全面质量管理是以数据为基础的管理活动。4)质量责任制 质量责任制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有关职责划分的工作制度。

3.2.2 全面质量管理

3.2.2.1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工作

1.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C),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运用一整套的质量管理体系、手段和方法所进行的全面的、系统的管理活动。它是一种科学现代质量管理方法。

(1)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1)管理的内容是全面的 全面质量管理不仅要管好产品质量,而且还要管好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各项工作质量。如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的各部门人员的工作质量、方针决策的质量、成本质量、生产质量、交货期的质量、销售与服务的质量等,即对全面的质量进行管理。

2)管理的范围是全面的 管理的范围包括产品设计、制造、辅助生产、供应服务、销售直至使用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从原来只管理生产制造过程扩大到管理市场调查、研制、设计、制造、物资供应、工艺技术、劳动人事、设备安装以及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即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3)参加管理的人员是全面的 参加质量管理的人员是企业的全体职工,包括企业的领导人员、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以及每个工人。因为产品质量是企业的职工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领导素质的综合反映,故必须使全体职工明确:质量管理,人人有责。

4)管理质量的方法是全面的 管理质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科学地组织工作、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技术改造措施的使用等,并要求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综合发挥它们的作用。因为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错综复杂而且来自各个方面,要把众多的因素系统地控制起来、全面地管好,就必须综合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才能使产品质量长期、稳定地持续提高。

(2)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

全面质量管理总的要求是:根据用户的需要,以最经济的办法研制和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具体要求如下。

1)要真正树立“一切为用户服务,对用户负责”的质量管理思想 树立“一切为用户,对用户负责”的思想,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始终贯穿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

2)要做到“防检结合,以防为主” 全面质量管理的高度预防性是它的重要特点。防检结合,贵在以防为主。“以防为主”,就是把所有影响质量的因素,最大限度地控制起来,把不合格品产生的可能性限制在最小的程度。“防”就是实行质量控制,而“防检结合”就是在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还要进行“把关”和帮助“过关”。在质量管理中,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预防上,但质量检验仍是不可缺少的。

3)树立“下道工序是用户”的思想 “下道工序是用户”的思想应体现在三个方面:每道工序的各项工作都经得起下道工序的检查,都能得到下道工序的满意;对本工序发现的质量问题应立足本工序解决,不应寄托下道工序解决;上道工序保证不合格的产品不流入下道工序,其目的是要使企业内所有的上、下工序之间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

4)以数据进行质量管理 一定的质量问题总可以表现为一定的数据。在质量管理中,只要把握住了质量问题的数量界限,就可对质量水平进行评价判断。可以说,全面质量管理是以数据为基础的管理活动。

2.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1)标准化工作 所谓标准化,是以制定、修订标准与贯彻执行标准,达到统一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过程。标准化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技术标准;二是管理标准;三是工作标准。管理标准保证了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工作标准是管理标准的具体化。

2)计量工作 计量工作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工程质量依靠计量测试来保证。具体要求是:保证计量用的化验、分析仪器和设备做到配备齐全、完整无损,采值准确。同时也要求管理工作强化计量意识,对计量工作认真考核,使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

3)质量信息工作 质量信息是指在质量管理活动中的各种数据、报表、资料和文件,包括产品质量、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信息。质量信息是质量管理活动中非常重要的资源,也是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依据。

4)质量责任制 质量责任制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有关职责划分的工作制度。建立质量责任制就是把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级机构、各个岗位和每个人,规定相应的责任和权力,用规章制度把各项质量管理工作组织结合起来,形成严密的管理体系。质量责任制按质量管理工作内容分为:企业领导责任制、工序质量责任制、质量检查责任制、质量事故处理责任制、质量管理部门责任制。

5)质量教育工作 人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任何质量管理工作,都要依靠人去做。因此,应把对职工的教育、对人的资源开发视为战略任务。质量教育工作一般包括质量意识教育、质量管理知识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

实训:依据所给单位工程分小组讨论如何保证施工质量。

3.2.2.2 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1.质量保证体系的概念

(1)质量保证的概念

质量保证是指企业向用户保证所提供产品在规定的期限内能正常使用。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质量保证还包括上道工序提供的半成品保证满足下道工序的要求,即上道工序对下道工序实行质量担保。

质量保证体现了生产者与用户之间、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之间的关系。通过质量保证,将产品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促使企业按照用户的要求组织生产,达到全面提高质量的目的。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指交货时的产品质量,还包括在使用期限内产品的稳定性以及生产者提供的维修服务质量等。因此,建筑企业的质量保证,包括建筑物交工时的质量和交工以后建筑物在使用阶段提供的维修服务质量等。

由于质量保证的建立,使企业内部各道工序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有了一条质量纽带,带动了各方面的工作,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创造了条件。

(2)质量保证体系的概念

所谓质量保证体系,就是企业为保证提高产品质量,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建立的一个有机的质量工作系统。这个系统把企业各部门、生产经营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目标明确、权责分明、相互协调的整体,从而使企业的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紧密地联系起来;产品生产过程的各道工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产过程与使用过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环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于有了质量保证体系,企业便能在生产经营的各环节及时地发现和掌握质量问题,把质量问题消灭在发生之前,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目的。

质量保证体系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全面质量管理实质上就是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使其正常运转。

理解:质量保证不是生产的某一个环节问题,它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工作,需要建立完整的系统。

2.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必须和质量保证的内容相结合。建筑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包括施工准备过程、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三个部分的质量保证工作。

(1)施工准备过程的质量保证

施工准备过程的质量保证,主要有以下内容。

1)严格审查图纸 为了避免设计图纸的差错给工程质量带来影响,必须对图纸进行认真的审查。通过审查及早发现错误,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纠正。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之前,要认真分析本企业在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分析工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编制出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以便指导施工活动。

3)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在下达施工任务时,必须向执行者进行全面的质量交底,使执行人员了解任务的质量特性,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行动。

4)严格材料、构配件和其他半成品的检验工作从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的进场开始,就严格把好质量关,为工程施工提供良好的条件。

5)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工作施工前要搞好施工机械设备的检修工作,使机械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不致发生机械故障,影响工程质量。

(2)施工过程的质量保证

施工过程是建筑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是控制建筑物质量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质量保证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

1)加强施工工艺管理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验收规范、施工操作规程施工,坚持质量标准,保证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

2)加强施工质量的检查和验收 坚持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按照质量标准和验收规程,对已完工的分部分项工程,特别是隐蔽工程,要及时进行检查和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一律不验收。该返工的就返工,不留隐患。通过检查验收,促使操作人员重视质量问题,严把质量关。质量检查可采取群众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相配合的方法。

3)把握工程质量的动态 通过质量统计分析,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总结产品质量的变化规律。统计分析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方法,是掌握质量动态的重要手段。针对质量波动的规律,采取相应对策,防止质量事故发生。

(3)使用过程的质量保证

建筑物的使用过程,是建筑物质量经受考验的阶段。建筑企业必须保证用户在规定的期限内,正常地使用建筑物。这个阶段,主要有两项质量保证工作。

1)及时回访 工程交付使用后,企业要组织对用户进行调查回访,认真听取用户对施工质量的意见,收集有关资料,并对用户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施工质量问题,了解用户的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并为以后的工程施工积累经验。

2)保修 对于施工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建筑企业应负责无偿维修,取得用户的信任;对于设计原因或用户使用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应当协助维修,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以保证用户正常使用。

3.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

质量保证体系在实际工程中是按照PDCA循环工作法运行的。

4.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做好下列工作。

1)建立质量管理机构 在经理领导下,建立综合性的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是:统一组织、协调质量保证体系的活动;编制质量计划并组织实施;检查、督促各部门的质量管理职能;掌握质量保证体系活动动态,协调各环节的关系;开展质量教育,组织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在建立综合性的质量管理机构的同时,还应设专门的质量检查机构,负责质量检查工作。

2)制定可行的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是实现质量目标和具体组织与协调质量管理活动的基本手段,也是企业各部门、生产经营各环节质量工作的行动纲领。企业的质量计划是一个完整的计划体系,既有长远的规划,又有近期的计划;既有企业总体规划,又有各环节、各部门具体的行动计划;既有计划目标,又有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

3)建立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质量信息是质量管理的根本依据,它反映了建筑物质量形成过程的动态。质量管理就是根据信息反馈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对产品质量形成过程实施控制。没有质量信息,也就谈不上质量管理。企业质量信息主要来自两部分:一是外部信息,包括用户、原材料和构配件供应单位、协作单位、上级组织的信息;二是内部信息,包括施工工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检验结果,质量控制中的问题等。建筑企业必须建立一整套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准确、及时地收集、整理、分析、传递质量信息,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转提供可靠的依据。

4)实现质量管理业务标准化 把重复出现的(例行的)质量管理业务归纳整理,制定管理制度,用制度进行管理,实现管理业务的标准化。它主要包括:程序标准化、处理方法规范化、各岗位的业务工作条理化等。通过标准化,使企业各个部门和全体职工,都严格遵循统一的工作程序,协调一致地行动,从而提高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

小组讨论:分小组讨论建设项目施工准备过程、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都有哪些质量保证措施。

3.2.2.3 全面质量管理统计分析方法

1.分层法

由于工程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多,因此,对工程质量状况的调查和质量问题的分析,必须分门别类地进行,以便准确有效地找出问题及其原因,这就是分层法的基本思想。

【例1】一个焊工班组有甲、乙、丙三位工人实施焊接作业,共抽检60个焊接点,发现有18点不合格,占30%。究竟问题在哪里?根据分层调查的统计数据表3.2.1可知,主要是作业工人丙的焊接质量影响了总体的质量水平。

表3.2.1 分层调查统计数据表

img286

2.因果分析图法

因果分析图法,也称为质量特性要因分析法,其基本原理是对每一个质量特性或问题,逐层深入排查可能原因。然后确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进行有的放矢的处置和管理。

使用因果分析图法时,应注意的事项是:一个质量特性或一个质量问题使用一张图分析;通常采用QC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集思广益,共同分析;必要时可以邀请小组以外的有关人员参与,广泛听取意见;分析时要充分发表意见,层层深入,列出所有可能的原因;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由各参与人员采用投票或其他方式,从中选择1~5项多数人达成共识的最主要原因。

3.排列图法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质量问题、偏差、缺陷、不合格等统计数据以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均可采用排列图方法进行状况描述,它具有直观、主次分明的特点。如表3.2.2表示对某项模板施工精度进行抽样检查,得到150个不合格点数的统计数据。然后按照质量特性不合格点数(频数)从大到小的顺序,重新整理为表3.2.3,并分别计算出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

表3.2.2 构件尺寸抽样检查统计表

img287

表3.2.3 构件尺寸不合格点顺序排列表

img288

根据表3.2.3的统计数据画排列图,并将其中累计频率0~80%定为A类问题,即主要问题,进行重点管理;将累计频率在80%~90%区间的问题定为B类问题,即次要问题,作为次重点管理;将其余累计频率在90%~1O0%区间的问题定为C类问题,即一般问题,按照常规适当加强管理。以上方法称为ABC分类管理法。

4.直方图

(1)直方图的主要用途

整理统计数据,了解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即数据分布的集中或离散状况,从中掌握质量能力状态;观察分析生产过程质量是否处于正常、稳定和受控状态以及质量水平是否保持在公差允许的范围内。

(2)直方图法的应用

首先是收集当前生产过程质量特性抽检的数据,然后制作直方图进行观察分析,判断生产过程的质量状况和能力。如表3.2.4所示为某工程10组试块的50个抗压强度数据,从中很难直接判断其质量状况是否正常、稳定和受控,如将其数据整理后绘制成直方图,就可以根据正态分布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如图3.2.2所示。

表3.2.4 数据整理表MPa

img289

img290

图3.2.2 混凝土强度分布直方图

(3)直方图的观察分析

1)直方图的观察分析之一——形状观察分析所谓形状观察分析是指将绘制好的直方图形状与正态分布图的形状进行比较分析,一看形状是否相似,二看分布区间的宽窄。直方图的分布形状及分布区间宽窄是由质量特性统计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所决定的。

正常直方图呈正态分布,其形状特征是中间高、两边低、对称,如图3.2.3(a)所示。正常直方图表示生产过程质量处于正常、稳定状态。数理统计研究证明,当随机抽样方案合理且样本数量足够大,在生产能力处于正常、稳定状态时,质量特性检测数据趋于正态分布。

异常直方图呈偏态分布,常见的异常直方图有:折齿形、陡坡形、孤岛形、双峰形、峭壁形,如图3.2.3(b)、(c)、(d)、(e)、(f)所示。出现异常的原因可能是生产过程存在影响质量的系统因素,或收集整理数据制作直方图的方法不当所致,要具体分析。

img291

图3.2.3 常见的直方图

(a)正常形(b)折齿形(c)陡坡形(d)孤岛形(e)双峰形(f)峭壁形

2)直方图的观察分析之二——位置观察分析所谓位置观察分析是指将直方图的分布位置与质量控制标准的上、下限范围进行比较分析。

生产过程的质量正常、稳定和受控,还必须在公差标准上、下界限范围内达到质量合格的要求。只有这样的正常、稳定和受控才是经济合理的受控状态。

质量特性数据分布偏下限,易出现不合格,在管理上必须提高总体能力;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充满上、下限,质量能力处于临界状态,易出现不合格,必须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居中且边界与上、下限有较大的距离,说明质量能力偏大,不经济;出现超出上、下限的数据,说明生产过程存在质量不合格,需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纠偏。

实训项目:设计某工程质量控制和评定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