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技术进步的节能绩效

技术进步的节能绩效

时间:2022-10-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94—2009年,中国能源科技投入力度加大,能源装备研发、设计与制造、能源加工与转换技术等取得了长足进步,能源科技的进步成为行业发展、节能减排的重要支撑与手段。

表4-3报告了技术进步的三部分对能耗强度的回归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各类工业科技进步指数(TE),纯技术效率指数(PE),规模效率指数(SE)的系数均为负值,表明技术进步的各部分有利于能耗强度下降,大部分系数能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其中,机械工业的规模效率指数系数为正值,不具有经济意义,予以剔除。另外,石油工业的纯技术效率指数、规模效率指数、煤炭工业的纯技术效率指数、森林工业的规模效率指数、机械工业的纯技术效率指数显著性水平均超过了20%。

(1)技术进步在整个工业层面的节能绩效。从整个工业层面来看,科技进步对降低能耗强度具有显著贡献,且大于纯技术效率的贡献,也大于规模技术效率的贡献;但科技进步的贡献小于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之和)的贡献。即由于回报效应的存在,技术创新、科技研发、一次创新等科技进步对能耗强度下降的贡献总体上小于由管理创新、流程改进、制度创新以及要素组合优化配置等带来的技术效率的贡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的研究显示整个行业层面上科技进步的贡献分别大于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贡献,这一点与李廉水等(2006)的结论不同。其原因可能与测算过程中选用的投入产出数据[5]不同有关,更为重要的是,可能与我们选取的样本所在期间有关。李廉水等(2006)通过对机械工业分段回归结果分析指出,不同时间段(1994—1998年与1999—2003年)技术进步的3个部分对节能的影响大小是不同的。随着行业发展和制度完善,科技进步对提高能源效率的作用逐渐增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贡献逐渐减小。本书选取的期间为1994—2009年,整体上,这个时期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技术效率改善空间收窄。正如前文所指出的,1999年前后是中国工业增长转型拐点,前沿技术进步成为工业增长主要动力,而技术效率改善的作用逐步减弱且相对较小。因此,实证结果显示:整体上科技进步表现出分别比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节能的贡献更大,这契合样本期间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动态演进的特征事实。

表4-3 九大类工业分行业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耗强度的回归结果

注.***1%显著性水平,**5%显著性水平,*10%显著性水平,#20%显著性水平。

(2)技术进步在九大类工业层面的节能绩效。从各类工业看,首先,森林工业、造纸工业、冶金工业以及纺织工业的科技进步的贡献均小于或接近于纯技术进步效率的贡献,说明这类工业在1994—2009年的管理创新、组织优化、结构调整等对促进能耗强度下降具有积极作用。而科技进步对能耗强度下降的作用较小,表明这类行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较少、科研投入力度不够,需要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比重,提升科技进步对促进能耗下降的贡献。

其次,煤炭工业、石油工业、机械工业的科技进步的贡献大大高于纯技术进步效率的贡献,表明这类工业科技投入较大,科技进步提升速度快。1994—2009年,中国能源科技投入力度加大,能源装备研发、设计与制造、能源加工与转换技术等取得了长足进步,能源科技的进步成为行业发展、节能减排的重要支撑与手段。与上述两类行业不同的是,机械工业包含的子类行业具有科技含量高、能耗强度低的特征,测算数据表明,在所有9类工业中,机械工业的科技进步指数(1.084)最高。同时,36个行业中,能耗强度最低的三个行业均属于机械工业大类。因此,机械工业的科技进步对节能的贡献较大;但是由于行业本身的能耗强度已经很低,因此节能空间较小,实证上表现为它们各自系数相对较小。

最后,化学工业食品工业的科技进步系数大于纯技术进步系数,但小于规模效率系数。这两类工业属于能耗强度高,技术进步慢的行业,实证结果显示出它们在1994—2009年通过企业规模扩张,结构调整有效地降低了能耗强度,相对而言科技创新投入不够、管理粗放,化学工业和食品工业走的仍是一条数量扩张、粗放型的传统发展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