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了解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内涵与应用;
(3)了解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目标岗位及需要的能力和素质。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和创业革命正在蓬勃兴起,数据是基础性资源,也是重要的生产力,大数据与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相结合,正在迅速并将日益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互联网+"对于提升产业乃至国家综合竞争力将发挥关键作用[1]。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于2016年3月17日发布,有关信息化重点工程有:
(1)宽带中国。
建设高速大容量光通信传输系统,实施宽带乡村和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扩容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带宽。部署第四代移动通信(4G)及后续演进技术,在有需求的区域实现全面深度覆盖。
(2)物联网应用推广。
建设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推进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广泛开展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和模式创新,丰富物联网应用服务。
(3)云计算创新发展。
支持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布局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提升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能力。推动制造、金融、民生、物流、医疗等重点行业的云应用服务,不断完善云计算生态体系。
(4)“互联网+”行动。
推动“互联网十”创业创新、协同制造、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以及电子税务、便民司法、教育培训、科普、地理信息、信用、文化旅游等行动,不断拓展融合领域。
(5)大数据应用。
建设统一开放平台,逐步实现公共数据集开放,鼓励企业和公众发掘利用。推动政府治理、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技术研发等领域大数据创新应用。推进贵州等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
(6)国家政务信息化。
加快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的建设应用,完善审批监管、信用信息、公共资源交易、价格举报信息等平台。加快国家基础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应用。
(7)电子商务。
支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重点领域电子商务创新和融合应用。推动杭州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电子商务国际大通道。
(8)网络安全保障。
实施国家信息安全专项,提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和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及产业化支撑水平。实施国家网络空间安全重大科技项目,突破核心芯片、基础软件、关键元器件及重点整机系统等关键技术,构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和保密技术保障体系。
由此可见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必将得到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