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

时间:2022-10-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和工业“三废”排入河流、农田,土壤中有毒物质剧增,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和肥力,甚至被迫弃耕。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维持土地数量相对稳定,保持土壤肥力的久用不衰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保证人类世代发展的重要前提。要提高农业灌溉技术,预防和控制土地盐渍化;控制工业“三废”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大力推广生物防治。

1)土地资源状况

陆地占地球表面的29.2%,约13 000万km2,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大的是可耕土地。世界上现有耕地13.7亿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0.5%。

我国陆地总面积为960多万km2,其中耕地9 452万公顷,林业用地25 677.4万公顷,可利用草地31 333万公顷。我国依靠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世界耕地资源的损失是很严重的,例如1979年与20世纪30年代比较,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率日本为62.5%、法国为65.4%、印度为40%、中国为55%。据联合国环境署的估算,目前世界每年损失耕地500万~700万公顷,有史以来大约已经损失20亿公顷,比目前全球耕种土地还要多。

引起土地退化或破坏的原因主要是土地生态环境破坏。

(1)水土流失。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水的侵蚀和水涝灾害造成的土地损失占土地总损失的30%。每年水土流失的土壤约270亿t。其中美国年平均流失土壤40亿t,苏联25亿t,印度60亿t,我国有50亿t。

(2)沙漠化。地球上有35%(约45亿公顷)的土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沙漠化问题。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年有600万公顷(即每分钟10公顷)具有生产能力的土地变为沙漠。科学家警告:再不制止沙漠的蔓延,半个地球都将沙漠化。我国除上海和台湾以外,各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荒漠化现象。

(3)土地盐碱化。据统计,全世界30%~80%的灌溉土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盐碱化的影响。盐碱土不但不利于耕作,还直接危害作物生长,严重的甚至颗粒无收。

(4)土地污染。由于化肥、农药的使用和工业“三废”排入河流、农田,土壤中有毒物质剧增,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和肥力,甚至被迫弃耕。

此外,城市建设和工业的迅速发展,也占用大量的土地。

2)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人类依赖陆地生态系统从事农业、牧业、林业以及其他多种经济活动。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维持土地数量相对稳定,保持土壤肥力的久用不衰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保证人类世代发展的重要前提。所以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是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千秋大计,就我国而言,应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加强土地管理。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建立起一个既符合生态平衡,又能充分发挥资源生产潜力的生态环境。养地和用地相结合,严禁掠夺式的经营方式,逐渐改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对于已退化的土地按照固有规律加以调控和治理,如采取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渍水地发展水产养殖等措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2)通过健全土地管理政策和法规,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和滥占滥用耕地的歪风,切实保护耕地。

(3)要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质量和耕地生产力。我国的中低产田还很多,改造一亩中低产田投资只有垦荒费用的1/10左右,效益却要高出2~3倍。

(4)要提高农业灌溉技术,预防和控制土地盐渍化;控制工业“三废”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大力推广生物防治。要通过增施农家肥、秸秆还田来提高土壤肥力,防止土地污染。

(5)要保护植被,维护土地生态平衡。

图7-2 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