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升级的重要步骤

产业升级的重要步骤

时间:2022-10-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前文分析可知,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产业区域转移的速度,本节从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关系角度分析,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产业转移情况,及其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本节首先通过模型分析要素价格变动对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影响;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产业转移的意向,进一步分析对纺织产业升级的启示。

由前文分析可知,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产业区域转移的速度,本节从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关系角度分析,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产业转移情况,及其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本节首先通过模型分析要素价格变动对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影响;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产业转移的意向,进一步分析对纺织产业升级的启示。

一、要素结构变动、产业区域转移与产业升级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展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一种经济调节过程和经济互动现象。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在空间布局上的变化和动态位移。一般情况下产业区域转移是以企业为主体的经济活动,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是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要素成本变化,而产业转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资本流动,核心内在机制是利益。

有关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日本学者赤松要1932年在对日本棉纺工业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雁行转移模式,后来许多日本学者在此基础上做出了很多补充和扩张,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小岛清从日本对外投资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边际产业”扩张论。有关产业转移理论的还有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论和邓宁的生产折衷理论。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原来自己承担的许多功能外包给其他专业化的厂商,而专注于自己更擅长的部分,产业价值链的部分环节的转移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于此种产业转移新模式的研究有不同的称呼,如多阶段生产(multi-stage production)(Dixit和Grossman,1982)、生产的分割(fragmentation of production)(Jones和Kierzkowski,1990)、价值链的切割(slicing up the value chain) (Krugman,1996)、非本地化(delocalization)(Leamer,1996)、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Arndt,1997)、外包(outsourcing) (Grossman和Helpman,2005)、国际生产分享(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haring)(Ng和Yeats,2001,2003; Yeats,2001)、全球价值链(Gerrifi等,2005)、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张少军和刘志彪, 2009)等。

本节将建立东部—西部要素结构变动模型,分析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上升,资本价格变动对产业链部分环节区域转移的影响,及其对产业升级的影响。2010年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十周年。这十年间西部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产业级差却不断扩大。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促进西部产业发展已成为缩小东西发展差距的重要途径。不少学者对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研究(陈建军,2002;刘力,2009;罗建兵和叶林祥,2009;白小明,2007;杨俊生,2010;李娅和伏润民,2010)。但是从产业价值链部分环节转移的角度实证研究产业区域转移的并不多见。本节通过要素结构变动模型,从产业价值链部分环节转移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区域要素禀赋不同的情况下,产业区域转移和产业升级问题。

二、模型描述与分析

(一)模型描述

本项目参照Feenstra和Hanson(1995)以及Dixit和Grossman (1982)对价值链的解释,从投入产出成本角度来定义价值链,即用参加各阶段生产的要素所得而构成的产品的增值来描述价值链。

如图8.1所示,我们把一个产品从最初研发到最终销售给消费者描述为从0到1的变化,并用z来表示不同的生产阶段,z∈[0,1]在图中用横轴表示,其中0代表最初的R&D阶段,1代表最终的营销阶段。对于所有的z<1,都意味着是中间投入品,z=1时的产出才是最终产出,是消费者所需要的。或者换一种角度,也可以把z看作是为了生产该最终产品中间一系列连续的投入品。纵轴表示在某生产阶段生产单位该阶段产品的成本投入或者周期增值。那么,一种产品生产的周期增值过程或者说是其成本投入过程描绘出来就是一条U形曲线即图中的CC曲线(曾铮和张亚斌,2005)。这条曲线说明在产品生产周期中,研发和设计等阶段是投入成本和附加值都比较高的,随着生产阶段的来临,成本和附加值开始了递减的过程,而从产品生产阶段到产品成型后进入销售、物流等流通阶段的过程则是一个成本和附加值不断增加的过程。这一过程和管理学中的微笑曲线基本保持一致。

图8.1 价值链的成本描述法

假设生产一种产品只需要两种要素:劳动和资本,并且把劳动分为技术型劳动和非技术型劳动,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性。在i地区,一单位资本的报酬为ri,一单位非技术型劳动的报酬为wi,一单位技术型劳动的报酬为qi。同时,在阶段z上生产单位该阶段产品所需要的非技术型劳动为a L(z),技术型劳动力为a H(z),资本为K(z)。整个生产阶段所需要的非技术型劳动为L(z),技术型劳动为H(z)。

在图8.1中,CC曲线在z∈[0,1]的范围内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整个生产过程的价值增值情况,我们可以用以下代数式表示该产品如果完全在i地区生产的产业价值链成本面:

在地区i中生产一单位x(z)所需要的最小成本为:

价值链的成本面可以表示为:

在这里我们考察两个地区的模型:中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我们用字母E代表东部地区,用字母M代表中西部地区;而且这两个地区所面临的该产品的市场结构为完全竞争市场,产品不存在异质性,竞争集中体现为价格竞争。那么当z较小接近于0,或者z较大接近于1时,也就是在价值链的研发等上游环节或者销售等下游环节时,东部地区的成本应该低于中西部地区的成本,表现在图形上,用成本面表示的东部地区的价值链应该位于中西部地区之下;而当z位于价值链的生产加工等中游环节时,具有劳动力优势的中西部地区拥有较低的成本,在图形上就是用成本面表示的东部地区的价值链应该位于西部地区之上(见图8.2)。由于对于给定的工资水平,c(wi,qi,ri, z)是z的连续函数,而且对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来说资本都是以1-θ的比例进入成本函数,那么我们可以找到在东部地区生产和中西部地具有相同成本的价值链上的点,从图形上可以看出,存在着两个这样的点z1和z2,使得:

CM(w M, q M, r M, z1)= CE(w E, q E, r E, z1)

CM(w M, q M, r M, z2)= CE(w E, q E, r E, z2)  (8.4)

当z<z1,或者z>z2时,价值链的实现将发生在东部地区;当z1<z< z2时,价值链的实现将在中西部地区实现。

(二)工资率变动对产业区域转移的影响

以劳动的工资率的变动为例,本项目继续分析要素结构变动对价值链攀升和产业升级的影响。假设其他因素不变,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包括熟练劳动力价格q和非熟练劳动力价格w),这会导致东部地区产业链的成本上升,如图8.3,对于东部地区,在资本回报率不变的前提下,工资上升会导致价值链成本面的增加,即图8.3中的CE曲线上移至C'E

图8.2 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价值链成本面

图8.3 工资率变动带来价值链环节的转移

从图8.3不难看出,东部地区工资上升最终将导致中西部地区的业务区间从(z1,z2)扩展到(z'1,z'2)。而新增加的区域(z'1,z1)和(z2, z'2)是中西部地区从事的更加具有技术含量的业务区间(z1,z2),但是依然比现在东部地区从事的业务(~,z'1)和(z'2,~)的技术含量低。

(三)资本回报率变动对产业区域转移的影响

假设资本从东部地区流向中西部地区,流入量为dk,赚取利润(r M-r E)dk>0。资本从东部地区流入中西部地区,资本的流入首先会作用于公式(8.3)中的资本回报率,会导致r M的降低。根据公式(8.3),资本回报率的下降会带来价值链成本面的下降,即图8.4中的CM曲线下移至C'M

对于东部地区,资本的流出会导致其回报率的上升,r E增加。根据公式(8.3),资本回报率的上升会带来价值链成本面的增加,即图8.4中的CE曲线上移至C'E

图8.4 资本回报率变动对产业区域转移的影响

从图8.4可以看出,资本的流入最终将导致中西部的业务区间进一步扩大,从(z1,z2)扩展到(z'1,z'2)。而新增加的区域(z'1,z1)和(z2, z'2)是比西部地区原来从事的区间(z1,z2)更加具有技术含量的业务,但是依然比现在东部地区从事的业务(~,z'1)和(z'2,~)的技术含量低。

由于东部地区劳动力工资水平上升,资本的流出,东部地区向技术含量高的业务发生了扩展,对技术型劳动的需求也就增加了;而这部分转向西部地区的业务在西部地区又是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因此其对技术型劳动的需求也相对增加了。也就是说,由于价值链环节向西部地区的转移,使得两个地区对技术型劳动的相对需求都增加了。

三、模型结论

从要素结构变动模型的分析表明,经济基本变量层面的变化会诱导参与地区所从事的产业链环节的变化,并将会延伸我国国内产业价值链网络。东部地区工资率的相对上升,资本回报率的下降将会导致产业链一部分环节向中西部转移,东部地区所从事的环节减少,两个地区均向产业链更高环节攀升,而资本向中西部流动将会进一步促进产业区域转移的辐度,并且这种区域转移对双方的熟练劳动者需求均会提高。从这个角度讲,对于东部地区来说,应注重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技术能力的升级;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应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链转移,同时注重资本的积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在产业链分工中和产业区域转移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由于此模型具有严格的假设,所以尽管当前我国确实客观上存在着产业区域转移的趋势,但这种转移趋势,实际上也会面临各种外生因素如生产要素的极化式聚集、产业集聚效应、西部较高的运输成本和制度因素等制约,呈现出区域产业转移的粘性(如表8.1的调查问卷结果),因此,各地政府应该加强合作、积极主动地促进区域产品内分工互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四、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历史与现状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纺织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致经历了下述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1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此前30年中国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打下了纺织工业的基础,即以“上(海)青(岛)天(津)”等为主的老纺织工业基地。开放政策使得广东、福建等南方省份发挥毗邻港、澳、台的地位优势和精于国际贸易的能力与传统,积极利用境外资本,发展外向型经济,从纺织服装商品贸易开始,逐步培育起东莞、佛山、石狮等纺织服装市场和生产基地,在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得先机。一批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开始进入中国并形成规模。

第二阶段(1992~2001年):1992年我国开始向发展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打下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制度基础,市场化和民营化开始发展,中国纺织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民营和外企的资本进入,纺织服装产业走向规模化和集群化,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形成纺织服装的主要集聚地,本土服装企业和品牌壮大升级。1992年,我国有限制地允许国外大型零售企业进入,这些企业既为在华零售渠道供货,也为国外连锁店采购,树立高效、快捷的渠道运营模式,拉动了服装家纺等制成品生产。

第三阶段(2001年中国加入WTO至今):多纤维协定(MFA)的消亡(2005年)是世界纺织的重要历史阶段,意味着世界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出口国和最大的市场融入全球生产网络(GPN)。MFA的终止是扭曲的贸易体制的灭亡,中国作为MFA最大的被压制国,比较优势得以发挥,生产能力得以释放,加速了贸易自由化进程和GPN重构,纺织服装产业的国际转移明显加快,梯度势能的释放也使得贸易摩擦剧增,沿海地区成本上升,招工难,国内产业转移也顺势加快,给中西部地区发展带来机会。

下面将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分析中国东部纺织企业向西部转移意向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五、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实证检验

2009年12月~2010年6月,本课题组对中国东部企业产业转移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多份,回收253份,其中有效问卷224份。东部地区企业多数集中在纺纱织造、针织和服装行业,所以本书选择这三个行业比较其进行转移战略的原因。

纺纱和织造企业一般都呈现规模小、数量多的特点且大多数是民营企业,经营方式较灵活,所以相对其他行业来说较愿意向其他地区转移部分产能。对于产业转移的择点地点则呈现多元化,对于各区域选择并无明显区别。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纺纱加织造企业接受企业整体搬迁形式的转移方式,主要与其规模较小,便于管理相关。因纺纱和织造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弱,故特别关注政府技术创新信用担保体系的作用和加强对优惠政策和设立专项资金的扶持。

中国针织企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日益成熟,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具有企业数量多、出口量大等特点,与其他类型企业相比,被调查的针织企业在未来发展战略中很少涉及对外投资。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原材料成本,针织行业对外转移选址上比其他企业偏向于西部地区,在异地发展方式上更愿意开辟上游(原材料)基地,可见针织企业的转移原因主要是资源拉动,降低成本是企业转移的动因之一。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较,国内针织产品表现出质量不高、设计不多、产品开发能力较弱和附加值较低的现象,针织企业开始把目光更多地关注在政府在技术创新上的作用。随着我国针织产品越来越融入国际市场,企业对知识产权越来越重视,原创设计被得到更多的关注,不断开发新产品是最有力的竞争力,为了遏制不良竞争、杜绝抄袭现象,保护自身企业专利,针织企业非常注重政府对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的扶持。

多数企业未来战略选择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升级,但是由于欧美等我国服装主要出口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我国服装出口大量减少,相比之下服装行业比较偏好于多元化经营,且更偏向于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和海外投资以达到与国际资金融合的目的。说明中国东部地区服装企业认为制约其发展的并不是成本因素,对外扩张是其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与目的,属于市场导向型转移动因。因为中国国内服装企业一直处于营销价值链低端,特别是中国一些中小型服装企业长期以OEM为主,为国外生产商和零售商贴牌生产,且出口竞争力较弱、产品附加值较低、创新能力不强,所以服装企业比其他行业更注重贸易、营销和设计部门转移的方式,同时关注政府在技术创新、流通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上的作用,中国服装企业大都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竞争无序等现象,因而加大了企业成本,减少了营业利润,所以多数被调查服装企业期望政府实施优惠政策和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参见表8.1。

表8.1 2009~2010年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产业转移意向

续表

资料来源: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通过对企业竞争环境的调查分析得出,中国东部纺织企业未来产业发展战略中,多数集中在现有生产基础上实现升级。如要实行纺织产业转移,东部企业更多愿意在本省市发展;但原料来源成为企业异地发展选址的影响因素之一,当原料来源在本地,企业则更愿意在本地发展,反之则去外省市发展。并且企业选择的产业转移方式比较保守,半数以上企业选择部分产能外移,或者往外投资及开辟上游基地。可见中国东部地区的纺织企业对外转移的目的主要是资源利用和企业扩张,企业在转移择点上注重的是资源的获得和较低的成本。

东部地区纺织企业如往外转移则对转移地“原料的供应”“技术人才的可获得性”“劳动力的可获得性”及“政府政策/优惠条件”十分重视,这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如何加强吸引东部地区纺织产业转移具有借鉴意义。中西部地区除了保持本身资源优势外,还应解决不足之处,必须加强引进先进人才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给东部纺织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和政治环境。

产业转移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企业行为,但是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扶持,政府在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应该起引导作用,应加强在技术创新和信用担保体系上的作用,同时给纺织企业提供税收和政策以及资金方面的优惠政策,为企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和扶持纺织企业创新性研究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