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农产品流通发展历程

中国农产品流通发展历程

时间:2022-10-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经历了市场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 农产品流通的发展历程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中国城镇人口迅速增加, 农产品不能满足工业化进程, 再加上私人商业的投机倒把行为, 农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不断加剧。这一阶段农产品流通的特点是工业化生产推向农业领域,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加速流通体系。同时, 积极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经历了市场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 农产品流通的发展历程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

一、 农产品自由购销时期 (1949—1952年)

新中国成立后, 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从官僚资本主义手中夺取了市场领导权, 保证国内包括农产品贸易在内的商品交易有序进行。 此时, 农业生产主要是个体农民自主经营, 农产品流通实行国家干预下的市场调节机制, 即以市场自由购销流通和价格市场调节为主。

国家对于扰乱市场的投机商业进行严格取缔。 1950年发布《关于取缔投机商业的几项指示》, 以保障 “在国家统一的经济计划内实行贸易自由政策”。1952年, 根据 《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商业的指示》, 国家加强了对工农业产品比价、 不同农产品之间的比价的调控, 实施国家农业生产计划。 在国家的干预下, 工农业产品价格的 “剪刀差” 有所缩小, 维护了当时农产品流通市场的稳定, 也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中国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4865万吨增长到1952年的6845万吨, 年平均增速12.1%, 是至今为止的最高增幅。 其他农业作物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 产量不断提高。 至1953年, 国有商业流通体系的主导地位初步建立。

二、 统一计划购销时期 (1953—1977年)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中国城镇人口迅速增加, 农产品不能满足工业化进程, 再加上私人商业的投机倒把行为, 农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不断加剧。1953年开始, 农产品供应紧张, 供求矛盾开始显现。 中国政府开始实行统购统销的流通体制, 即对城市居民和农村缺粮居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 对私营粮食工商企业进行严格管制。 到1956年, 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 实行了对粮食、 棉花的统购统销, 农业生产、 流通纳入国家计划经济体系。

从1957年开始, 国家规定计划收购的农产品, 如粮食、 油料、棉花等一律不开放自由市场。 完成国家计划收购任务后的剩余农产品, 也要由政府指定渠道收购、 分销, 不允许自由进入市场。 到1961年, 类似政策范围扩展到多种重要农产品。 这一政策是在主要农作物供求紧张, 国家需要工业化积累等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快速推进工业化和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 但是, 这一机制的长期持续, 扭曲了农产品价格体系, 降低了农民收入, 抑制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革。

三、 逐步取消计划时期 (1978—1984年)

改革开放以后, 国家对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进行渐进式的改革, 有计划地提高农产品价格, 逐步减少统购统销的农产品品种,放开集市贸易。 到1984年, 属于统购统销的农产品由之前的180多种, 减少到38种 (其中包含中药材24种); 农民出售农副产品总额中, 国家按计划牌价统购、 派购的比重从1978年的84.7%下降到1984年的39.4%。 除棉花外, 其他农产品在完成政府收购任务以后, 根据市场供求, 实行议购议销。 由于政策的放宽, 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所增加, 剩余农产品开始大量出现, 农村集贸市场和传统农副产品市场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成交金额迅速增长。

四、 开放搞活时期 (1985—1991年)

这一阶段是农产品流通市场的恢复和发展时期。1985年开始,除个别品种外, 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 派购任务, 开始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体制。 由国家牵头成立郑州中央粮食批发市场和地方粮食批发市场, 筹建国家粮食储备局, 对粮食收购实行最低保护价制度, 并建立用于调节供求和市场价格的粮食专项储备制度。1991年, 国务院发出 《关于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的通知》, 除棉花、 烟草、 蚕茧、 四种名贵中药材、 部分林产品、 边销茶等小部分农副产品外, 大部分农副产品都基本实现自由购销, 全国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中由市场调节价格的比例达到81.8%。

五、 市场化流通体制确立时期 (1992—1998年)

1992年邓小平南行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之后, 中国农产品流通进入了市场经济发展阶段。 国务院颁发 《关键加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 农产品流通市场逐步形成以市场购销为主、 合同定购为辅的格局。1993年, 在全国范围取消了实行40多年的口粮定量办法。 这一阶段主要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试验阶段, 突出表现包括, 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放开粮食价格, 实行以市场定价为主, 稳定全国粮食供应; 积极建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从1992年到1998年中国共建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近3000个, 涉及粮食、蔬菜、 肉类和水产品等多个种类; 放开农产品价格, 促进农副产品价格市场化。 至此, 农产品市场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为农产品流通体制深化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 全面深化改革时期 (1998—2007年)

1998年, 中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目标进一步明确, 农产品流通体制进入全面改革时期, 各类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改革都得到持续推进, 并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市场化流通秩序。2001年,国务院召开全国粮食工作会议, 确定了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即放开销区、 保护产区、 省长负责、 加强调控。 棉花流通改革政策措施则可以概括为 “一放, 二分, 三加强, 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一放”, 就是棉花收购, 到垄断经营。 “二分”,就是实行社企分开、 储备与经营分开。 “三加强”, 就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加强棉花市场管理和加强棉花质量监督。 粮食和棉花购销的最终放开, 标志着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基本完成, 至2004年, 中国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中由市场调节价格的比例达到97.8%,以后年度也都基本维持在这一水平。

七、 全面现代化建设时期 (2008年至今)

这一阶段农产品流通的特点是工业化生产推向农业领域,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加速流通体系。 在农产品流通领域表现为 “产销直挂” 的快速发展, 批发市场的转型升级, 冷链物流设施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合作社的进一步强大。2009年, 商务部会同农业部开始实施 “农超对接” 扶持政策。 在17个省 (区、 市) 开展试点, 支持了农产品冷链系统、 配送中心、 快速检测系统及农产品品牌培育等200多个建设项目, 重视农产品市场和流通体系建设的公益性及业态创新

同时, 积极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 目标是力争在3—5年内初步建成高效、 畅通、 安全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重点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 完善功能; 支持农贸市场提档升级; 支持大型连锁超市与从事鲜活农产品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 “农超对接”; 支持探索和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

2011年, 农产品流通政策又有所创新, 更加突出重视鲜活农产品的产销衔接和市场调控, 国务院会议专门部署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2011年出台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 提出要 “以加强产销衔接为重点, 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创新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 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 完善流通链条和市场布局”。 更加注重宏观调控的针对性、 灵活性和前瞻性, 表现为加强农产品产销信息的监测统计和分析预警, 加强市场、 质量和价格监管, 加强市场调控机制建设。

纵观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演变发展过程, 计划和统购统销体制的逐步退出,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是农产品流通市场化改革的主要路径。 这一改革也体现出渐进性特点, 首先是部分松动过于 “一刀切” 的传统统购体制, 接着废除农产品统购和派购制度, 逐步扩展农产品议购方式的应用种类, 最后是国家逐步出台各种鼓励市场化和新型流通业态发展的政策性法规和文件, 推动了现代化农产品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