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宪宗的国葬与祔庙仪轨

宪宗的国葬与祔庙仪轨

时间:2022-03-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哲宗时的仪式规模增大,形式更为华丽,这显示了势道家族的豪华奢侈。4岁时遭遇父亲翼宗死亡,8岁时登上王位。在朝鲜王朝历代国王中,继位时的年龄最小。宪宗是第一位没有指定后继者就去世的国王。纯元王后创下了在宪宗与哲宗两代国王统治期间进行垂帘听政的记录。宪宗的葬礼实行的是去世后五个月安葬之礼法。宪宗的国葬结束后,执行葬礼的三个都监均编纂了各自的仪轨。
宪宗的国葬与祔庙仪轨_朝鲜王朝仪轨

15.哲宗时期的仪轨编纂

第25代国王哲宗(在位于1849—1863)在位14年间,编纂了44种仪轨。哲宗时期的仪轨当中跟王室的葬礼、祔庙或王陵的迁陵有关的达16种,跟尊号有关的达11种。其中,为纯祖王妃——纯元王后金氏及翼宗王妃——神贞王后赵氏所上的尊号最多。哲宗时曾迁移了纯祖的仁陵与翼宗的绥陵,并将仁祖生母——绥嫔朴氏的徽庆园两次进行迁奉,这些给国家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哲宗时的仪式规模增大,形式更为华丽,这显示了势道家族的豪华奢侈。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还编纂了有关重修仁政殿及重建永禧殿等方面的仪轨。

哲宗所编纂的奎章阁本(御览用)仪轨当中,制作于即位当年的宪宗大王国葬仪轨曾先供奉在江华岛的外奎章阁内,后于1866年丙寅洋扰时,遭法军掠夺,该仪轨现藏在巴黎的国立图书馆内。其余的奎章阁本仪轨目前全部保管在国内,其原因在于自哲宗统治以后,不再将奎章阁本供奉在江华岛的外奎章阁内。

现在,我们按照年代的顺序,就仪轨的编纂过程分别做如下考察。

宪宗的一生坎坷不平。4岁时遭遇父亲翼宗死亡,8岁时登上王位。在朝鲜王朝历代国王中,继位时的年龄最小。11岁时,宪宗与孝显王后金氏(金祖根之女)举行婚礼,不过,6年后二人便做了生死离别。18岁时,宪宗与孝定王后(日后的明宪王后)洪氏(洪在龙之女)再婚,但二人也仅仅共同生活了短短的5年。23岁时,宪宗便离开了世上。这就是宪宗的一生。

即位后的7年间,宪宗在祖母——纯祖王妃纯元王后金氏的垂帘听政之下,几乎是一心致力于研究学问。到了15岁时,宪宗(1827—1849)才开始亲政,并在此后的8年之间施展了自己的抱负。不过,在压制大王大妃——祖母安东金氏与王大妃——丰壤赵氏的外戚势力以稳定王权方面,宪宗没有取得成功。宪宗意欲效仿正祖,推行崇尚学识的政治,但却力不从心。考虑到大王大妃想得到后嗣,宪宗就将后宫庆嫔迎娶进来,不过,最终也还是没能得到后嗣。宪宗是第一位没有指定后继者就去世的国王。

宪宗于在位第15年(1849)春天起,开始表现出感到疲乏的症状。不过,直到去世那天,宪宗都一直在执行着大权。升遐20日前,宪宗的脸上稍有浮肿,进食之后肚子出现不舒服的症状,因而接受了药院的诊断。不过,自升遐的前一天起,病情加重,药院开始值夜班。就在6月6日的午时(日间12点左右),宪宗在昌德宫的重熙堂停止了呼吸。

临终前,宪宗命令将大宝(国玺)呈给了大王大妃。这天,按照惯例向宗庙、社稷、各宫及山川进行了祈祷,但没有产生效果。宪宗生前致力于学问研究,字写得很好,留下了《元轩集》(5卷)这一文集。

宪宗一升遐,总管国政及指定后继者的责任就落到了大王大妃纯元王后的手中。这天,大妃任命权敦仁为院相,在昌德宫的熙政堂将时原任众大臣召集而来。大妃呜咽着写下要将19岁的李元范(1831—1863)定为后继者,并在诸大臣面前宣布了此喻旨。然后,大妃指示举行垂帘听政仪式,并命令兵曹和都总府的堂上与郎官带着三营门的军校,首先前往江华岛护卫李元范。之后,大妃指派少论派人物——判府事郑元容和都承旨前往江华岛迎接李元范。

6月8日,大妃下令尽快为李元范定君号“德完君”及为德完君的祖父——恩彦君家族恢复爵位。恩彦君为思悼世子(庄献世子)与淑嫔林氏所生,是正祖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是英祖的孙子。不过,恩彦君的儿子上溪君(全溪大院君)因犯了叛逆之罪而被处罚,恩彦君遭到株连,正祖时被流配到江华岛。到了纯祖元年(1801),发生“辛酉邪狱”事件时,夫人与儿媳作为天主教人而被处死。此时,恩彦君再次遭到连累,在江华岛被处死。恩彦君家族作为逆贼之家而走向没落,现在却要恢复他们的爵位,这不能不说是情急之下所为。德完君作为如此没落的宗亲后裔,在江华岛的农村几乎像农民一样从事着农活,而后突然之间却被赋予了继承宪宗王位的重任。

据赵斗淳所撰写的《哲宗行状》记载,哲宗气宇轩昂,鼻梁高挺,并长着一双龙眼。不过,只在4岁时读过《千字文》,学识严重不足,因此无法接受王世子的教育课程。严格来说,哲宗并不适合当王世子。尽管如此,大妃却还是将其指定为后继者,这可以说是当时掌握政权的安东金氏所打的一个政治算盘。

要论当时能够延续王统的其他候补者,我们也可以想到恩彦君的亲弟弟——恩信君的孙子,即兴宣大院君李是应(1820—1898),他相当于哲宗的兄长辈分。李是应当时为30岁,具备延续王统的能力与资质。他之所以被排除在外,是因为他对安东金氏家族的势道怀有同仇敌忾之心。对于想维持安东金氏家族势道的纯元王后和其一族来说,李是应是最为顾忌的人物。因此,我们也不妨这样说,哲宗被选其实就是因为其适合充当势道政治的傀儡。

哲宗继承王位之后,宪宗与哲宗之间在宗法上出现了一点微妙问题。因为从血统上来看,哲宗与翼宗属于同一行列,哲宗实际上相当于宪宗的宗叔父。所以,在宗法上,哲宗算是纯祖与纯元王后的儿子辈分。因此,也就相当于是侄子的王位由叔叔来继承了。总而言之,德完君接到纯元王后的召旨后,6月9日进宫,并于这天来到殡殿——昌庆宫的欢庆殿进行举哀,然后在昌德宫的熙政堂行了冠礼。之后又来到欢庆殿,在此从大王大妃那儿授领大宝后,来到仁政门,举行了即位仪式。国王升遐四天之内就举行即位仪式,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因为按照惯例,通常都是五天后即位。这天,61岁的纯元王后召集了众大臣,嘱咐他们说,我将教导国王要爱戴百姓,勤奋学习,勤俭节约,礼待君臣,尊敬大臣,众大臣当好好辅佐新国王。

由于哲宗没有正式接受过王世子教育,所以,每日都要到庆筵那儿接受教育,从《小学》到《史略》、《痛鉴》、《大学》等。政治则由纯元王后通过垂帘听政来运营。纯元王后创下了在宪宗与哲宗两代国王统治期间进行垂帘听政的记录。纯元王后的背后是安东金氏家族势力在为其撑腰。

宪宗的葬礼实行的是去世后五个月安葬之礼法。10月26日出殡。28日,宪宗被合葬于孝显王后金氏的景陵之内,景陵位于今天的东九陵里。

宪宗的国葬结束后,执行葬礼的三个都监均编纂了各自的仪轨。首先,国葬都监编纂了由4册构成的《〈宪宗〉国葬都监仪轨》。按照惯例,该仪轨为都厅、一房(负责丧舆等)、二房(负责仪仗)、三房(负责谥册、谥宝、哀册、挽章)、虞主所(负责制作神主)、分长兴库(负责席子、裱糊)及分典设司(负责包装)等各部门所编仪轨的合订本,共制作了6件,现有5件尚存。外交通商部,上揭书,296-301页)。另外,藏书阁藏有《〈宪宗大王〉国恤誊录》(4册)。" class="calibre10">[1]仪轨中收录了70页的彩色“发靷班次图”,同正祖40页的“发靷班次图”及纯祖64页的“发靷班次图”相比,这是截止到目前页数最多的一个“发靷班次图”。除了“发靷班次图”之外,该仪轨中还收录了国葬时所使用的丧舆等各种器物的彩色图说。

其次,殡殿魂殿都监编纂了由3册构成的《〈宪宗〉殡殿•魂殿都监仪轨》。该仪轨为都厅、一房(负责殡殿的祭祀与铭旌等)、二房(负责殡殿和魂殿的建造与修理)、三房(负责出殡与初丧)及特别工作组(制作木制物品和铁制物品)等各部门所编仪轨的合订本,共制作了6件,6件目前全部尚存。[2]仪轨中收录了殡殿和魂殿上所使用的各种器物的彩色图说。

最后,山陵都监编纂了由2册构成的《〈宪宗〉景陵山陵都监仪轨》。该仪轨为都厅、三物所、造成所、炉冶所、大小浮石所、补土所、特别工作组、分长兴库、燔瓦所及输石所等各部门所编仪轨的合订本,共制作了6件,现有5件尚存。石灰、沙子、泥土等三种物品的三物所、负责在山陵附近建造瓮家、隧道阁、及丁字阁等的造成所、负责制作铁制物品的炉冶所、负责供应大石物的大浮石所、负责挖土和培土的补土所、负责供应小石物的小浮石所、负责制作琐碎物品的特别工作组、负责供应垫子等的长兴库分所——分长兴库、及负责供应瓦片的燔瓦所等。" class="calibre10">[3]仪轨中绘制了瓮家、丁字阁、隧道阁等建筑物的彩色图说,很具有现场感。

国王或王妃升遐后,其神主要在宫中的神殿内供上三年。脱丧后,神主要供进宗庙里,即升祔太庙。宪宗的神主先供奉在宫中的孝定殿内。哲宗2年(1851)的6月6日,哲宗设置了祔庙都监。8月6日,宪宗神主与徽定殿里的孝显王后神主一同升祔了太庙。孝显王后虽先于宪宗升遐,但其神主却不能先于宪宗升祔太庙,直到宪宗升遐,其神主才与宪宗神主进行了合庙。

这时,针对英祖的长子——真宗(孝章世子)神主是否要祧迁至永宁殿一事,朝廷内掀起了一场争论,还发生了骚动,反对祧迁的领相权敦仁遭到两司和弘文馆的弹劾并被流配。真宗神主最终于这时被祧迁至永宁殿。[4]权敦仁站在维护血统的立场上,认为真宗属于哲宗的第三代先祖,所以不能祧迁。而安东金氏则站在王统的立场上,认为真宗属于哲宗的第五代先祖,已经从只供奉四代先祖的二昭二穆中脱离出来,所以祧迁较好。权敦仁被权势所挤压,最终落了个被流配的下场。首尔大学奎章阁)。" class="calibre10">[5]

宪宗祔庙后,祔庙都监编纂了由2册构成的《〈宪宗•孝显后〉祔庙都监仪轨》。该仪轨共制作了8件,8件目前全部尚存。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上揭书,513-517页)。" class="calibre10">[6]该仪轨根据格式规定依次由都厅仪轨、一房仪轨[7]、二房仪轨[8]、三房仪轨[9]、特别工作组仪轨[10]、宗庙修理所仪轨、改题主所仪轨[11]、及位版造成所仪轨[12]等8个仪轨合订而成,其中收录了76页的彩色“祔庙班次图”,反映了哲宗手捧神主,向宗庙行进,以将神主供奉于宗庙里的场面。除此之外,仪轨中还收录了很多祔庙时所使用的册宝等各种器物的彩色图说。另外,本次“祔庙班次图”的规模达76页,而纯祖的为44页,正祖的为24页。相比之下可知,宪宗的“祔庙班次图”要大出很多,这反映了时代越发展,仪式的规模越大,仪轨的体裁也就越完备。

注释

[1]奎章阁本(175/234/145/125章)藏于巴黎。奎章阁藏有五台山本(176/230/145/126章)、江华府本(176/230/144/126章)、礼曹本(175/227/144/126章)及艺文馆本(176/229/145/126章)。规定的仪轨收藏处中并没有艺文馆,而有春秋馆和议政府,所以,艺文馆本有可能是春秋馆本或议政府本。有关法国所藏仪轨,请参考金赫的简单题解(外交通商部,上揭书,296-301页)。另外,藏书阁藏有《〈宪宗大王〉国恤誊录》(4册)。

[2]奎章阁本(134/170/220章)藏于巴黎。奎章阁藏有五台山本(131/170/219章)、春秋馆本(136/170/219章)、礼曹本(141/168/54/69/96章)及江华府本(131/170/220章)。其中的礼曹本整体上分量虽然相同,但却分成了5册。有关巴黎所藏本,请参考郑景姬的简单题解(外交通商部,上揭书,397-401页)。

[3]奎章阁本(227/233章)藏于巴黎。奎章阁藏有江华府本(225/234章)、五台山本(225/234章)、春秋馆本(226/233章)及礼曹本(213章),其中的礼曹本为没有上册的残缺本。有关巴黎所藏仪轨,请参考郑景姬的简单题解(外交通商部,上揭书,454-457页)。
该仪轨符合仪轨的格式,前一部分里收录的是座目(负责官员的名单)和各官厅间的往来文书,后一部分收录的分别为负责供应石灰、沙子、泥土等三种物品的三物所、负责在山陵附近建造瓮家、隧道阁、及丁字阁等的造成所、负责制作铁制物品的炉冶所、负责供应大石物的大浮石所、负责挖土和培土的补土所、负责供应小石物的小浮石所、负责制作琐碎物品的特别工作组、负责供应垫子等的长兴库分所——分长兴库、及负责供应瓦片的燔瓦所等。

[4]在祔庙于宗庙的诸国王神主中,业绩突出的世代在此接受祭祀,这称为“世室”。不过,业绩不突出,或无后嗣的,4代过后,其神主要从宗庙中取出,移至宗庙旁边的别庙——永宁殿里供奉,这称为“祧迁”。真宗在王统上算是哲宗的第5代先祖,所以成了祧迁的对象,因为王统延续的顺序为真宗-(庄祖)-正祖-纯祖-翼宗-宪宗-哲宗。不过,从血统上来看,哲宗与翼宗属于兄弟辈分,所以,真宗相当于哲宗的第3代先祖(曾祖父),因此,也可以说他并非祧迁的对象。当时,权敦仁提出后一论理,以此反对真宗的祧迁,而安东金氏则提出前一论理,从而赞成祧迁。论及王统,则宪宗的权威上升,宪宗的丈人安东金氏金祖根的地位也上升。而论及血统,则宪宗与安东金氏的地位均弱化。因此,祧迁争议的背后,是这种政治上的利害关系在起着敏感的作用。

[5]相关的详细争论,请参考金锺俊于2005年所撰写的〈1851年(哲宗2)时宪宗与孝显王后的祔庙及宪宗大王孝显王后祔庙都监仪轨〉《奎章阁所藏仪轨解题集(3)》(首尔大学奎章阁)。

[6]奎章阁藏有奎章阁本(206/121章)、太白山本(204/122章)、礼曹本(137/122章)、春秋馆本(203/122章)、江华府本(206/121章)、及五台山本(205/122章)。其中,礼曹本的上册中错误地收录了有关纯祖王妃纯元王后和翼宗王妃神贞王后的《尊崇都监仪轨》,礼曹本的下册正是《祔庙都监仪轨》的下册。藏书阁藏有赤裳山本和宗庙署本,其中的赤裳山本为没有上册的残缺本。有关奎章阁所藏仪轨,金锺俊的详细题解预计刊登在《奎章阁所藏仪轨解题集(3)》(首尔大学奎章阁,2005)中。另外,有关藏书阁所藏仪轨,请参考申明镐的简单题解(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上揭书,513-517页)。

[7]一房负责制作玉册、祭床、移安柜、祝文版、神舆匣及神辇等。

[8]二房负责制作玉宝、宝筒、宝盝等盖具。

[9]三房负责制作龛室(供奉神主的柜子)、神榻(安置神主的狭长床桌)、册柜(放玉册的柜子)、宝柜(放图章——玉宝的柜子)及祭器等。

[10]特别工作组负责制作业务执行时所必需的建筑、卫生间及琐碎的道具等。

[11]改题主所负责将孝显王后的版位改为“敬惠靖顺孝显王后”。

[12]位版造成所负责制作将祔祀于宪宗庙庭的功臣们的版位。担任过领议政的李相璜和赵寅永被祔祀于宪宗庙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