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景宗的国葬与祔庙仪轨

景宗的国葬与祔庙仪轨

时间:2022-03-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英祖的统治时间最长,制作的仪轨多达130多种,在历代国王当中居于首位。据《景宗实录》记载,景宗的治疗虽由御医负责,但有时药房提调也参与,有时王世弟也参与。临终之前,景宗的寒热病症状一直持续着。英祖宣称,景宗与自己在“伦理上为兄弟,义理上为父子”。国葬结束后,各都监均编纂了各自的仪轨。首先,《〈景宗〉国葬都监仪轨》由2册构成,共制作了5件,现有3件尚存。
景宗的国葬与祔庙仪轨_朝鲜王朝仪轨

11.英祖时期的仪轨编纂

第21代国王英祖(在位于1724—1776)活到83岁,在位52年,在朝鲜王朝历史上创下了寿命与在位时间最长的纪录。同时,英祖也为王朝的中兴与政权的稳定奠定了基础。英祖的统治方式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宫廷外面仪礼之多,这里蕴涵着英祖降低他的至高御座,意欲走向平民化的思想。英祖不仅多次冲破宫门,自行外出,还将平民百姓频繁招进宫内,跟他们对话。这一方面体现了英祖意欲将自己的形象提升为治统、道统兼备的圣人君主,一方面也体现了其意欲以自己的权力服务于平民百姓的思想。英祖宫中的生活及其各种仪式也都追求俭朴,这可能与英祖的成长过程有关。因为青少年时期的英祖在宫外过的是平民生活,30来岁时成为景宗的世弟,这才开始了宫内生活。另外,英祖一直活到83岁,他的长寿与健康成为其心向平民的后盾。

英祖的统治时间最长,制作的仪轨多达130多种,在历代国王当中居于首位。仪轨在体裁与内容上比前代仪轨更加完备、更加成熟,分量也有所加大。英祖亲自参加的“班次图”开始出现,这里面含有炫耀英祖权威的意味。

此外,在仪轨的编纂上,出现了几点变化:第一,自英祖33年(1757)起,开始取消了议政府收藏本,这是因为议政府收藏本的利用率较低。第二,有关祔庙、出殡、亲迎等重要仪式的“班次图”依旧收录,同时,将与尊崇相关的册宝上呈至宫廷的“礼节班次图”首次出现。不过,该“班次图”中并未绘制出场人物,而只是记录了参与队列的仪仗顺序。换言之,没有人物登场的“班次图”开始出现。这表明自英祖时期起,作为王权强化的一环,尊崇活动的比重有所加大。

了解了这一点之后,下面,我们按照时代的顺序与类型的不同,来考察一下那些仪轨的编纂过程。

景宗4年(1725)8月25日,景宗(1688—1724)在昌庆宫环翠亭升遐,享年37岁。景宗为禧嫔张氏之子。景宗出生后,自世子时便经历了生母自尽等极为险恶之事。登上王位后,也是生活在忧虑与恐惧之中,据说因此而患上了疾病。景宗本性善良,是政治环境将他变成了一个废人。

无论哪个朝代,一旦国王病逝,则医术与药品便成了是非的焦点,这次也不例外。据《景宗实录》记载,景宗的治疗虽由御医负责,但有时药房提调也参与,有时王世弟也参与。两年前,景宗听说士人李公胤有名,便将其招来开药,两年来,景宗喝了一百好几十贴的柴平汤。

临终之前,景宗的寒热病症状一直持续着。去世前五天,曾胸腹绞痛,之后,腹泻与腹痛持续。御医为去寒热,而开了柴胡白虎汤、六君子汤等药。胸腹绞痛后,又立刻开了豆豉汤、藿香正气散、黄芩汤等药。不过,也有人曾经给景宗蟹酱与生柿子吃,御医认为这很危险。因此,世上流传景宗是因吃了蟹酱而被毒死的。临终前夕,药房(内医院)曾给景宗人参茶,王世弟也予以了赞成。不过,李公胤却对此加以反对。

无论如何,就在这医药、开药混乱交错之间,景宗于凌晨2时升遐。内侍拿着景宗的衣物到宫阙屋顶之上为其招魂(复)。领议政李光佐书写“上大渐”三字,下令将其挂出去,因为向外部正式昭告国王升遐一事是由领议政负责的。由此而开始的葬礼遵照《五礼仪》而进行。5个月后的12月16日,景宗被安葬在懿陵,即城北区石串洞昔日国家安全企划部所在地。葬礼的总护使由右议政李光佐负责,补土工程动员了僧军与募军。国葬结束后,按照惯例,为其间受累的任员与匠人们赐了赏,赐给任员们的是马或弓,赐给匠人们的是米和布。

景宗升遐后的第五天,即8月30日午时(12时),王世弟在昌德宫仁政门即位。因前任国王的殡殿设在昌德宫,所以王世弟来此地接领大宝(国玺)。这时的英祖已是31岁的壮年,《英祖实录》中详细介绍了当日的即位仪式场面,大概内容如下所示。

王世弟首先脱去丧服,换上礼服。然后前往供奉遗体的殡殿(宣政殿),跪拜上香。之后经由敦礼门和延英门出来,再由肃章门东侧的夹门进去,到达仁政门东侧夹门外后停下。待登上位于中间的御座后,身穿朝服的百官四次跪拜,高呼“千岁”。国王自御座下来,由仁政门东侧夹门进去,经由仁政殿鼎炉,上到仁政殿。然后又如此返回,脱掉礼服,重新换上丧服。其间,对于登上御座,英祖自然是几次辞让与痛哭。

即位结束后的英祖重新来到仁政殿,将38岁的肃宗继妃仁元王后金氏(1687—1757)封为“大王大妃”,将20岁的景宗王妃宣懿王后鱼氏(1705—1730)封为“王大妃”,将33岁的世弟嫔徐氏(徐宗悌之女;1692—1757)封为“中宫”(王妃),然后颁布教书,赦免罪犯。教书为大提学赵泰亿所写。英祖宣称,景宗与自己在“伦理上为兄弟,义理上为父子”。

按照惯例,景宗的国葬由总管国葬的国葬都监、供奉遗体的殡殿都监、供奉神主的魂殿都监及建造山陵的山陵都监等四大都监分工合作。国葬结束后,各都监均编纂了各自的仪轨。

首先,《〈景宗〉国葬都监仪轨》由2册构成,共制作了5件,现有3件尚存。外交通商部,上揭书,248-250页)。" class="calibre10">[1]该仪轨为都厅、一房、二房、三房、分典设司、分长兴库、志石所、虞主所及特别工作组各部门所编仪轨的合订本。其中,一房仪轨末尾处收录了丧舆向懿陵行进的达32页之长的“发靷班次图”,还收录了有关国葬上所使用的丧舆等多种器物的彩色图说。仪轨超过了1400页,分量上庞大了很多,这说明其记录更加详细了。

其次,由1册构成的《〈景宗〉殡殿都监仪轨》共制作了5件,现有2件尚存,[2]其中收录了有关殡殿上所使用的各种道具的彩色图说。

再次,对魂殿业务所做的记录编纂成了由1册构成的《〈景宗〉魂殿都监仪轨》。该仪轨为总管业务的都厅、建造正殿与神门的造成所、修理御斋室的修理所、准备床桌等的特别工作组、制造祭器的三房等各部门所编仪轨的合订本,共制作了5件,现有3件尚存。[3]仪轨中没有收录图说。

最后,景宗的山陵——懿陵的建造记录编纂成了由2册构成的《〈景宗〉懿陵山陵都监仪轨》。仪轨共制作了5件,现有2件尚存。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上揭书,406-408页)。" class="calibre10">[4]该仪轨为都厅、三物所(泥土、沙子、石灰)、造成所(建造丁字阁、欑宫)、炉冶所(制作铁制物品)、大小浮石所(制作大小石物)、补土所(负责掘地、培土之事)、特别工作组(制作杂物)、分长兴库(负责席子与纸张等)、燔瓦所(制作瓦片)及输石所(搬运石物)等各部门所编仪轨的合订本,其中收录了丁字阁等建筑及以欑宫四兽图为首的众多彩色图说。

宫中为景宗的神主守丧三年之后,英祖2年(1726)10月12日,将其与端懿王后沈氏的神主一并升祔了太庙。为此,英祖设置了祔庙都监,右议政洪致中担任都提调。祔庙都监又下设了总管业务的都厅、负责制作神辇的一房、负责制作金宝的二房、负责制作玉册的三房及负责制作床桌的特别工作组,以进行业务上的分工合作。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英祖于10月12日前往供奉景宗与端懿王后神主的敬昭殿,祭告动驾。祭祀结束后,将神主送上神辇,然后直接前往宗庙。当晚,英祖在宗庙斋戒独宿一夜。次日凌晨三更一点,走出斋殿,行至板位,这时,神辇已经进来。英祖弯腰恭迎神主,将其供奉于板位处,然后举起酒杯,行了酌献礼。这时天已亮了。

之后,英祖回宫。午后2时,来到仁政殿,接受百官行贺礼,英祖的政治统治自此宣布开始。英祖向大臣们下了三道谕旨,以示嘱托。第一,警戒朋党;第二,警戒奢侈;第三,警戒饮酒过量。

上述祔庙仪式结束之后,祔庙都监将其过程记录下来,编纂成1册《〈景宗端懿后〉祔庙都监仪轨》。该仪轨为都厅、一房、二房、三房及特别工作组所编仪轨的合订本,按照惯例,制作了9件,现在有5件尚存。[5]仪轨中绘制了英祖亲自护送神辇行至宗庙的长达46页的彩色“祔庙班次图”,英祖驾临太庙的神态被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仪轨中还绘制了玉册、金宝等的彩色图说。

注释

[1]御览本(332/450章)藏于法国,奎章阁藏有江华府本(285/367章)和议政府本(290章),其中,议政府本为没有下册的影印本。春秋馆本和礼曹本行踪不明。有关法国所藏仪轨,请参考申炳周的简单题解(外交通商部,上揭书,248-250页)。

[2]御览本已经遗失,奎章阁藏有江华府本(237章)和议政府本(228章)。

[3]御览本(220章)藏于法国,奎章阁藏有江华府本(228章)和议政府本(229章)。有关法国所藏仪轨,请参考郑景姬的简单题解(外交通商部,上揭书,348-349页)。

[4]御览本(218/314章)藏于法国,藏书阁藏有赤裳山本(2册)。有关法国所藏仪轨,请参考郑景姬的简单题解(外交通商部,上揭书,429-432页)。另外,有关藏书阁所藏仪轨,请参考郑海恩的简单题解(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上揭书,406-408页)。

[5]御览本(319章)藏于法国,奎章阁藏有太白山本(252章)、五台山本(252章)及江华府本(258章),藏书阁藏有赤裳山本(256章)。宗庙本、议政府本、礼曹本及春秋馆本行踪不明。有关法国所藏仪轨,请参考金赫的简单题解(外交通商部,上揭书,505-506页)。另外,有关藏书阁所藏仪轨,请参考申明镐的简单题解(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上揭书,503-50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