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现状

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现状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西北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探索出多种节水农业发展模式,形成了保水、蓄水设施、灌溉节水、耕作栽培节水、生物节水、化学节水等五大技术体系,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目前,西北五省区和兵团都制定了“十三五”节水灌溉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与具体措施。由于西北各省区公共财力有限,各省区普遍采取上下联动统筹整合资金的方式支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目前,西北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探索出多种节水农业发展模式,形成了保水、蓄水设施、灌溉节水、耕作栽培节水、生物节水、化学节水等五大技术体系,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

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管灌、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减少了亩均耗水量,有效提高了灌溉利用系数,增加了肥料利用率,节省了人工投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克服了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紧缺、灌溉损失高的弊端,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近年来,西北各省根据本地自然经济条件和水资源状况,采取不同模式,积极探索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截至2011年年底,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6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万亩;青海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左右;甘肃省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 342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5万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 700万亩;陕西省发展节水灌溉面积90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不仅在增收富民、改善生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而且为进一步推广和扩大高效节水灌溉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甘肃省将发展节水灌溉作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摆在突出位置,成立了省长任组长的全省节水灌溉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编制了《甘肃节水灌溉发展规划》《河西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等8项专项规划。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把高效节水灌溉工作当作革命性措施来抓,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出台了《宁夏引(扬)黄灌区节约用水奖励办法》,对农业用水实行水权控制、计划约束、定额管理,强化农业节水的刚性约束。目前,西北五省区和兵团都制定了“十三五”节水灌溉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与具体措施。

由于西北各省区公共财力有限,各省区普遍采取上下联动统筹整合资金的方式支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宁夏回族自治区统筹整合小型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及固定资产投资等10.31亿元,实施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工程建设,发展高效节水补灌工程111万亩。青海省2009年以来统筹整合各级财政相关资金1.83亿元,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甘肃省通过统筹整合财政、信贷、企业投入等资金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与此同时,各省区还注重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积极性。在甘肃省永靖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过程中,农民群众积极投工投劳,拉材料、挖沟渠、填土方,参与热情高涨。陕西省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和引导,每年引导农民投入1亿元用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高效节水财政直补和财政贴息政策,调动了企业和农民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积极性。4年来,共投入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资金90多亿元,其中,自治区财政投入16.3亿元。

甘肃在沿山河水灌区(上游),以种植大田粮食等作物为主,重点推广管道输水灌溉;在河水灌溉区、井河混灌区,以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发展渠灌、管灌与滴灌结合的灌溉系统;在河西及沿黄地区井灌区,以高效经济作物为主,发展大田滴灌或管灌与微灌相结合的多功能管道供水工程,适度推广温室微灌工程;在祁连山浅山区及阴湿补充性灌溉区,以大田粮食作物、中药材为主,发展固定式及机组式喷灌工程。宁夏围绕三大农业示范区,分区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其中,北部引黄灌区发展葡萄、枸杞滴灌和蔬菜喷灌,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干旱带扬水灌区发展枣瓜、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滴喷灌,建设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南部山区发展马铃薯、西芹等低压管灌、滴灌,建设高效节水生态农业示范区。青海在发展枸杞高效滴灌和大田专用马铃薯喷灌的基础上,2013年起探索开展2 300亩膜下滴灌试点。

宁夏大力推行“公司+农户”模式,在土地流转基础上,规模化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贺兰县兰光村项目区实施膜下软管加压滴灌发展设施蔬菜,按照“支部+协会+农户+基地”的管理模式,实行统一种植、统一栽培、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入股分红、利益共享,解决了土地分散经营、产销脱节、管护缺位等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盐池县王乐井乡刘四渠村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项目区,村民以每亩60元的价格将原来基本没有产出的荒地流转给企业规模化发展马铃薯滴灌,再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收入明显增长。项目明确,国家投资形成的机电井、过滤器、首部、蓄水池、变电设备等产权国有,由企业负责更新滴灌带、地膜等易耗品,保障了工程的良性运行。甘肃永靖县健全运行管护服务体系,采取“乡水管站+提灌泵站+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方式,由专业技术人员与兼职农民负责运行管理,落实了管护责任,及时满足了灌溉用水需求。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效节水项目区经济作物亩均节水1/3,增产超过30%,中部干旱带补灌亩均节水4/5,增产50%以上。贺兰县兰光村实施膜下滴灌亩均节水245 m3,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42提高到0.9以上。水肥一体化,亩均节省化肥农药费用65元,种植工序由以前的6道变为3道,除草、田间管理等用工都大幅减少,亩均节约用工成本390元,西瓜和西红柿亩均增产750~100 kg,并使瓜菜提前上市,提高了经济收益,实现了节水、节肥、增效、增产、增收。甘肃省实施高效节水灌溉,管灌、喷灌、滴灌分别节水80 m3/亩、100 m3/亩、210 m3/亩,粮食作物增产7%,大田作物增产13%,果树增产11%,温室蔬菜增产20%,制种玉米增产28%。另一方面,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设施农业,发展特色和优势农产品生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宁夏的枸杞、硒砂瓜、葡萄、马铃薯等,甘肃的蔬菜、瓜果、葡萄、制种玉米、中药材、粮食等由于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得到长足发展,逐步形成了地区性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