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农业生产服务标准化现状

我国农业生产服务标准化现状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在服务方面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增强,相关涉及农业生产服务的国家标准正在制定过程中,如《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质量评价》《农业良种繁育与推广服务分类》等。从标准的整体情况来看,农业生产服务标准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业生产服务标准体系不完善。农业生产服务相关标准的数量较少,完全无法覆盖农业生产服务的各个环节,很多服务方面的标准还是空白。
我国农业生产服务标准化现状_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化研究

一、农业生产服务的概念与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主席令第七十四号)(2012年修正本)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规定,本次农业生产服务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综合农技推广服务:良种繁育服务,设施设备生产服务,种植(养殖)服务,投入品流通服务,病虫害防治服务,加工服务等。

②种植业农技推广服务:耕作管理服务,采收服务,专业化植保服务等。

③林业农技推广服务:造林育林服务,护林技术服务,采收采伐服务等。

④畜牧业农技推广服务:牧草饲料生产服务,养殖管理服务,屠宰服务等。

⑤渔业农技推广服务:资源养护服务,人工养殖服务,捕捞服务,水质监测服务等。

二、农业生产服务标准化的现状和问题

农业标准化是指以农业科学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理,对农业经济活动中的有关方面和有关环节制定标准、实施标准,以及对标准的实施进行有效监督的过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展开了农业标准化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到20世纪90年代,农业标准化的发展进入了综合标准化阶段,期间提出了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与农业标准化检测体系。从1996年开始,我国的农业标准化进展较快,平均每年安排国家标准100项左右,农业行业标准累计达3957项。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逐渐重视,以及全社会对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农民问题的深切关注,我国农业标准化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然而和国外业已成熟的农业经济相比,仍然存在如下的问题:

(1)标准化意识薄弱

我国长期以来受短缺经济的影响,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的市场意识和规模经济概念薄弱,农产品生产方式仍停留在数量型生产技术上,以质量争效益的观念不强;实施农业标准化还不能成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农民的自觉行动,也就无法获得由标准化带来的收益。

(2)标准的滞后性

现有的标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满足市场需求的标准又不能及时制定出来,出现了标准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使得产品标准相对滞后。标准的制定周期过长,严重影响了标准的适应性。同时,标准过多考虑国内市场因素,忽略了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要求,使得国内标准滞后于国际标准。

(3)标准的不全面性

我国产品标准虽然数量很多,但标准大多集中在产品质量和检验方法方面,标准的内容多有重叠,而对于产品的产前和产中的质量控制方法标准和管理标准涉及得非常少。从我国农业生产现行有效的相关标准来看,大部分涉及农业生产的标准都是具体技术方面的标准,而关于农业生产在服务方面的标准很少(见附录1)。但是,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在服务方面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增强,相关涉及农业生产服务的国家标准正在制定过程中,如《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质量评价》《农业良种繁育与推广服务分类》等。

同时,近年来部分省市也根据本省情况发布了农业生产服务组织等相关的标准,如DB34/T1581-201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组织资质规范》等,但是标准数量依然很少。

从标准的整体情况来看,农业生产服务标准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业生产服务标准体系不完善。农业生产服务相关标准的数量较少,完全无法覆盖农业生产服务的各个环节,很多服务方面的标准还是空白。二是农业生产服务标准体系还不能完全满足消费群体的要求。随着农业大户、农业专业化合作社等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农业生产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对于农业生产服务的环节、质量追溯、全过程服务等都有新要求,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服务标准还不能满足相关的需求。三是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服务的发展。随着我国进入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农业生产信息化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针对农业生产信息化方面的标准还比较缺乏,还不能完全满足农业生产服务发展的需要。四是由于农业生产服务涉及的主体比较多,如农业部门、各级农业生产站、农业生产企业等,所以目前部分出台的标准也存在各部门仅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编写的情况,标准的覆盖面不广。

三、国内调研情况

(1)云南农业科学研究院花卉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花卉研究所(以下简称“花卉所”)是引领云南、中国最大的专业花卉研究单位,其体目标及定位是建设成为“全国领先、亚洲一流、国际知名的花卉研发机构”,四个研发领域是鲜切花、盆花、观赏园林植物、药食用及加工用花卉,三大研发方向是资源与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技术。花卉所下设木本、球根、草本、园林、盆花、药食加工花卉与景观工程等7个研发中心,在鲜切花种质资源与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标准研制等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全所现有在编在岗人员76人。

全所构建起15个多层次且互为支撑的创新及产业化研发平台、2个国际性平台、4个国家级平台、7个省级平台、2个市级平台。

花卉所自2004年建所以来,先后承担了10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其中,“十一五”期间承担了86项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国家级项目28项、省部级项目58项),获得研究经费共计1.89亿元。花卉所一直致力于自主创新,获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截至2014年12月,申请观赏园艺新品种保护262个;申请国家技术专利86项;研制标准46项(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25项、地方标准12项);检测技术规程59项;出版专著16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3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中国标准创新奖1项,云南省技术标准创新奖2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先后获国家林业局和中国花卉协会授予的“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国家计委评定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云南省政府授予的“全省花卉工作先进单位”、云南省科技厅授予的“云南省‘十一五’科技计划执行先进集体”、云南省花卉办颁发的“花卉新品种研发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花卉所立足于云南花卉产业的资源优势,秉承开放、创新、支撑、分享的办所理念,与荷兰、韩国、德国、以色列、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等花卉发达国家,越南、柬埔寨等GMS国家,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国内诸多的研究单位和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交流。今后花卉所将立足于多年取得的成果基础上,继续为花卉事业的美好未来而奋力拼搏。

(2)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是云南省农业厅下属专业从事反刍动物和草地方面应用科学技术研究的公益类事业单位。内设肉牛研究所、草地研究所等7个机构。现有助理研究员以上职称人员30人。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经过30余年的国内外广泛合作和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累计申请获得项目经费11119万元,项目90余项,登记科研成果31项,发表论文1800余篇,选育登记国审牧草品种11个,培育肉牛新品种“云岭牛”1个,获国家授权专利10余个,制定云南省地方标准13个,出版专著15部,参编专著6部,获中国农科院二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2项、云南省科技推广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8项、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1项、省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

研究院有科研示范牧场一个,人工草场5800亩,标准化舍饲场10500平方米,试验屠宰车间一个,肉牛存栏1200余头,其中纯种婆罗门牛350余头、云岭牛850余头。有科研饲料厂2000平方米,年生产能力10000吨。有集科研、试验、教学实习为一体的牧草种质资源圃500亩,保存云南野生及引进牧草种质资源1000余份。

经云南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云南省肉牛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研究院为盟主,成员包括云南省30余家肉牛规模养殖企业,研究院直接面向企业标准化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等,实现了草地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从优质牧草、优质肉牛新品种的应用,到高标准建植人工草地及管理利用、标准化牛舍建设及饲养管理等系列技术标准均得到有效应用,累计指导建植各类优质人工草地30余万亩,向云南马龙双友牧业公司、云南爱伲农牧公司、德宏彩云琵琶食品公司、大姚齐合牧业公司、禄丰彩云印象农产品公司养牛场,以及南方省区的贵州、广西等累计推广云岭牛种公牛1266头、母牛2688头,冻精36.6万剂、胚胎5561枚。

(3)辽宁省小戴子农民专业合作社

辽宁省灯塔市小戴子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员工200余人,其中核心力量有50余人。作为机械设备齐全、服务范围广泛、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现已拥有水稻收割机4台、大型拖拉机6台、旱田播种机8台、喷药机械90台及各种配套农机具50多台件。服务范围涉及两个方面,农艺方面:经销农用生产资料种子、化肥、农药;农机方面:水田翻地、耙地、机抛秧、机打药、机收脱粒。旱田从翻地、起垅、播种到收割脱粒全程系列作业。2012年,该合作社也被评选为农业部“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服务组织”。近年来,该合作社为本地及周边乡、镇乃至外市县的广大农户,在农业机械系列化作业和农用生产资料服务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