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饮用天然矿泉水加工技术

饮用天然矿泉水加工技术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基本工艺包括引水、曝气、过滤、杀菌、充气、灌装等。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埋藏型矿泉水勘查,宜分阶段遵循地质勘查工作程序进行。对天然出露型矿泉水以及处于卫生保护性能较差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时,范围可适当的扩大。

⑤硬度。硬度是指水中离子沉淀肥皂的能力。主要由水中钙、镁离子所引起的。可用化学软化法处理、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等方法处理。

⑥铁和锰。铁和锰在地下水中一般以二价的铁盐和锰盐存在。采用氧化法使Fe2+转变为Fe3+再转化成Fe(OH)3,使Mn2+转变为MnO2加以沉淀。

高锰酸钾耗用量。高锰酸钾耗用量是指水中所含有的还原性物质的总含量,主要是由水中所含有的还原性物质形成的。可以采用氧化处理,活性炭吸附处理或者除铁锰处理的方法进行。

⑧余氯。余氯是指水质采用氯法消毒时所残留的游离氯。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即可。

⑨微生物。微生物包括水中存在或繁殖的藻类、细菌类、霉菌类和原生生物等。可采用杀菌、过滤等方法处理。

3.2 饮用天然矿泉水加工技术

3.2.1 概述

矿泉水类型主要有碳酸矿泉水、硅酸矿泉水、锶矿泉水、锌矿泉水、锂矿泉水、溴矿泉水、碘矿泉水、硒矿泉水等。我国天然矿泉水资源极为丰富,分布广泛,水质优良,已知产地4100多处,矿泉水允许开采资源量约18亿m3/年。天然饮用矿泉水分布很广,尤以东北长白山、东南、华南各省分布较多,川西、滇西以及藏南地区也较为密集,华北、西北地区相对较少,各类矿泉水中以碳酸、硅酸、锶矿泉水为数最多,约占全部矿泉水的90%,含锌、含锂矿泉水相对较少,而含碘、含硒矿泉水为数更少。

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生产矿泉水企业已超过1200个,2005年总产量突破700万吨,2005年和2006年分别达到700万吨和850多万吨,2007年突破1000万吨。2011年7月,中国饮料工业协会首次发布了中国矿泉水行业十强榜单,深圳景田实业有限公司旗下矿泉水品牌“景田百岁山”排名行业第一,四川蓝剑冰川、深圳达能益力紧随其后,分夺榜眼、探花。西藏冰川、海南椰树、青岛崂山、云南大山、雀巢、华山泉等品牌也跻身十强。高档矿泉水品牌如景田、昆仑山、西藏冰川、椰树火山岩、吉林水都碱性离子水、黑龙江健龙火山冷矿泉水等国内品牌已经打破依云一统高端矿泉水市场的局面。

1)加工工艺要求

根据GB 8537—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在加工时应注意:

①应在保证天然矿泉水原水卫生安全和符合GB 16330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开采、加工与灌装。

②在不改变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水基本特性和主要成分含量的前提下,允许通过曝气、倾析、过滤等方法去除不稳定组分;允许回收和填充同源二氧化碳;允许加入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或者除去水中的二氧化碳。

③不得用容器将原水运至异地灌装。

2)饮用天然矿泉水产品分类

根据产品中二氧化碳含量分为:

①含气天然矿泉水。包装后,在正常温度和压力下有可见同源二氧化碳自然释放起泡的天然矿泉水。

②充气天然矿泉水。按加工工艺要求,充入二氧化碳而起泡的天然矿泉水。

③无气天然矿泉水。按加工工艺要求,包装后,其游离二氧化碳含量不超过为保持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盐所必需的二氧化碳含量的一种天然矿泉水。

④脱气天然矿泉水。按加工工艺要求,包装后,在正常的温度和压力下无可见的二氧化碳自然释放的一种天然矿泉水。

3.2.2 饮用天然矿泉水生产技术

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基本工艺包括引水、曝气、过滤、杀菌、充气、灌装等。其中曝气和充气工序是根据矿泉水中的化学成分和产品的类型来决定的。在采集天然饮用矿泉水的过程中,泉井的建设、引水工程等由水文地质部门决定。采水量应低于最大采取量,过度采取会对矿泉的流量和组成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1)天然矿泉水的评价

天然矿泉水地质勘查工作,按矿泉水资源勘查工作精度要求的不同,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3个阶段,勘探阶段之后为开采阶段。普查阶段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详查阶段为勘探及建设立项提供依据;勘探阶段为水源地建设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提供依据。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需水量明显小于允许开采量,直接利用单井(泉)的矿泉水勘查,可不分阶段,依据矿泉水水源地建设需要,直接进行勘探阶段工作。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埋藏型矿泉水勘查,宜分阶段遵循地质勘查工作程序进行。天然矿泉水勘探是在已确定立项开发的矿泉水水源地进行工作,应详细查明矿泉水形成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确定矿泉水生产井位置及卫生保护区边界,取得不少于一年的水质、水量、水位、水温连续观测资料,在动态观测或生产性抽水资料基础上计算评价矿泉水允许开采量,其精度一般应满足B级要求,提出技术经济最佳开采方案。并对可能提供二期开发的远景区作出初步论证和评价。已开发的矿泉水水源地,应着重水质、水位(水量)、水温的系统监测与综合分析研究,准确划定矿泉水卫生保护区,建立经济合理的开采管理模型,核算矿泉水允许开采量,为矿泉水开发管理或扩大开采提供依据。

2)矿泉水水源地的保护

矿泉水水源地,尤其是天然出露型矿泉水水源地应严格划分卫生保护区。保护区的划分应结合水源地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含水层的天然防护能力,矿泉水的类型,以及水源地的卫生、经济等情况,因地制宜地、合理地确定。卫生保护区一般划分为Ⅰ、Ⅱ、Ⅲ级。

(1)Ⅰ级保护区(开采区)

①范围包括矿泉水取水点、引水及取水建筑物所在地区。

②保护区边界距取水点最少为10m。对天然出露型矿泉水以及处于卫生保护性能较差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时,范围可适当的扩大。

③范围内严禁无关的工作人员居住或逗留;禁止兴建与矿泉水引水无关的建筑物;消除一切可能导致矿泉水污染的因素及妨碍取水建筑物运行的活动。

(2)Ⅱ级保护区(内保护区)

①范围包括水源地的周围地区,即地表水及潜水向矿泉水取水点流动的径流地区。

②在矿泉水与潜水具有水力联系且流速很小的情况下,二级保护区界离开引水工程的上游最短距离不小于100m,产于岩溶含水层的矿泉水。二级保护区界距离不小于300m。当有条件确定矿泉水流速时,可考虑以50d的自净化范围界限作为确定二级保护区的依据。也可用计算方法确定二级保护区的范围。

③在此范围内,禁止设置可导致矿泉水水质、水量、水温改变的引水工程;禁止进行可能引起含水层污染的人类生活及经济工程活动。

(3)Ⅲ级保护区(外保护区)

①范围包括矿泉水资源补给和形成的整个地区。

②在此地区内只允许对水源地卫生情况没有危害的经济、工程活动。

3)饮用天然矿泉水工艺流程

(1)不含碳酸气的天然矿泉水生产工艺流程

这类天然矿泉水是最稳定的矿泉水,装瓶时不会发生氧化,化学成分也不会发生改变,生产工艺较为简单。如果生产的矿泉水产品中需要含二氧化碳,其工艺流程如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