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身份认同与社会动员

身份认同与社会动员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身份会使人们不自觉地把社群特性放在自己身上,其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要远远超过个人身份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因此,在社会认同论里,社会身份的建构过程及其对社会行动和社会思维造成的影响是尤其值得注重的。身份认同是民众参与环境类群体事件的重要原因。然而,并不是每个身份资格都会去强化。身份是社会地位的主要象征,个体身份是由其所处的人际关系来定义的。因此,以关系来界定身份,其实就是以扮演社会角色来定义自己。

1.身份认同:参与集体行动的重要动机

“身份”,英文是Identity。Identify有两种不同的意思:一种意思是等同;另一种意思是辨认、鉴别,也就是把某物或某人从众多物或人中找出来。在汉语中,身份是泛指个人在社会上的资历和地位。

社会认同论是由于社会身份论的启蒙而建立起来的理论。这两个理论有不同的侧重点,但也存在一些相同的关注点:要较完整地理解社会行为,就必须研究人们是如何树立自己和他人的身份的,而不能仅仅从个人心理素质来研究。人们会用自己或他人在一些社群的成员资格来树立自己或他人的身份,这样一种观点是社会认同论者所坚持的。社会身份(social identity)是指根据社群成员资格来树立的身份,而个人身份(personal identity)指的是依据个人的独特素质而树立的身份。[14]

社会认同论认为,如果人们接受了某社群的成员资格来树立自己的社会身份,那么,该社群内典型成员的属性与自己的属性就表现为一样的关系。比如说,在一个人认可自己是中国人的情况下,他就会认为典型中国人的性格特征、态度和价值与自己的性格特征、态度和价值是一样的。社会身份会使人们不自觉地把社群特性放在自己身上,其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要远远超过个人身份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因此,在社会认同论里,社会身份的建构过程及其对社会行动和社会思维造成的影响是尤其值得注重的。

在《经济行为和社会结构:嵌入问题》中,格兰诺维特指出“他们有目的的行为是嵌入在具体且即时的社会关系系统中的”[15],林南也提出“个人行动在结构性约束下是可能的、有意义的”[16]。在社会网络中,个体的行为选择要考虑很多层面的因素,包括个体理性的思考、集体理性或社会理性,具体来说,指群体规范、道德压力和社会价值等社会关系要素。

身份认同是民众参与环境类群体事件的重要原因。社会理论认为:“一个人可能从做出贡献的行动中得到满足感,当他把这看成是支持他信仰的目标的行动时,如果团体的政策反映了他的意识形态、宗教或道德的原则,他可能认为搭便车的选择在道德上是应该受到谴责的。在这种情况下,并不存在表现为有意义的收益来源的集体物品供应,但是存在着对有价值的集体物品的支持和追求。”[17]

社区居民之间互动频繁、关系紧密,这样将会形成一种较为持久的社会声望体系:企图贪便宜的人,会顾忌自己违背公共利益的行为给自己招致不好的影响;而想为大家服务的人也经常是因为这样能给自己带来好处。[18]社区共同体下,社会声望体系在居民之间互动越频繁的情况下,越有机会促进社区居民因为共同利益而进行合作。

2.身份认同的获取方法

任何个体都同时拥有两个或以上的社群的成员资格。然而,并不是每个身份资格都会去强化。人们在选择以某些社群成员资格树立社会身份时,其身份认同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呢?研究表明,个体在追求社会认同的背后动机有这两个方面:(1)增强自己的自尊,需求得到社会的认可。(2)减少社会生活中的无常感,使得个体在保持个性和满足归属感这两种需要间得到平衡。那么,个体如何来获得身份认同呢?

途径一是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身份是社会地位的主要象征,个体身份是由其所处的人际关系来定义的。换而言之,个人身份认同并非是由个人特性来界定的,而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结构与互相联系来定义。因此,以关系来界定身份,其实就是以扮演社会角色来定义自己。为了获得一个好的社会评价,个体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角色,使其行为符合社会的期望。

途径二是参与社区事务的治理活动。身份认同是一种社会资本,它具有很好的激励监督作用,对治理社区公共事务是能发挥作用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社区里,现在成员间相互影响,未来,就很有可能相互作用。所以社区里存在着一种激励机制,它强大地推动人们为了避免未来遭到报复而进行对社会有利的行为。第二,社区成员互相影响的频度不仅能更多地找到其他成员的特性、近期行为和未来的可能行为,而且能增加收益,降低成本。个体在这些信息越容易获取和广泛散播的情况下,就越有激情为增加集体收益而行动。第三,在信任团体、工作组、地方公共环境、居住邻居和同伴中,由同仁来实施监督和惩罚那些不属于契约强制范围内的,但危害他人利益的个人行为。这样,社区通过其成员直接惩罚其他成员的“反社会”行为而解决了“搭便车”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