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不同的声音

不同的声音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公开号召非洲国家重新使用滴滴涕防止疟疾流行,但使用过程要遵循一定程序。这并不表明世界卫生组织完全认同滴滴涕。该物质可能导致肝癌,并且有研究报告发现,多种人体癌症的发生和滴滴涕有关。另外,由于滴滴涕的亲脂性,容易在母乳中富集,这很可能威胁婴幼儿的健康。

有人说,人类使用滴滴涕这类杀虫剂,就像是与魔鬼做交易:获得了短期利益,但牺牲了长远利益。但是,对于贫困的疫区而言,救命要紧,还是防治环境污染要紧?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事实上,人们已经开始科学地看待滴滴涕及其应用方法,并严格地控制滴滴涕的使用。

美国“生命科学”网站曾评出了世界上最致命的10种动物。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动物不是鳄鱼、大白鲨和非洲雄狮,而是毫不起眼的蚊子。蚊虫对人类的威胁十分严重,滴滴涕不能用,人们在找寻替代滴滴涕的东西,用来对付蚊虫,如寻找驱蚊植物。有些植物会散发出一些气味或者化学物质,以驱赶靠近人体的蚊虫,达到驱蚊的目的。驱蚊植物,虽有效果但功效不足。有科学家甚至在研究用激光炮打蚊子,这不是笑话,而是真实的。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专门用于消灭蚊子的激光灭蚊炮。这个装置能识别出蚊子翅膀振动的声音,找到蚊子后,会发射出激光束把蚊子烧死。激光灭蚊炮装在离地3米的架子上,上面有5个小电筒、1个35毫米的镜头、控制激光发射的一个小黑匣子和各种各样的小透镜和反射镜。激光灭蚊炮射出红色激光,把30米以外的蚊子一只只击落下来。不过,这种装置离实际使用还有很长的时间,远水救不了近火。

2005年,在非洲召开的一次国际性大会上,许多来自疟疾疫区的人,打着横幅:“请允许我们继续使用滴滴涕。”这并非仅仅是非洲人的呼吁。

2000年7月,《自然》杂志药物学分册发表了一篇由英美两国科学家共同撰写的文章,呼吁在发展中国家重新使用滴滴涕。文章说,目前全世界有3亿疟疾患者,每年死亡人数超过100万,其中绝大多数是地处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儿童。作者用了一个比喻:这个数字相当于每天有7架坐满儿童的波音747飞机失事。

激光灭蚊炮

非洲和一些拉美国家,地处赤道附近,天气潮热,非常适合蚊蝇繁殖,加上这些国家长期贫穷,卫生条件很差,蚊虫传播的疟疾是主要死因之一,尤其是5岁以下的孩童,更容易受到疟疾感染而死。在非洲,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儿童死于疟疾。

20世纪80年代中期,南非在缺少资金资助和环保组织的压力下停止使用滴滴涕。结果南非仅一个省的疟疾患者数量便从8 000人迅速上升至4.2万人,死亡340人。与之相邻的一个省经历了一次疟疾大爆发,至少造成了10万人死亡。

2003年,南非重新使用滴滴涕,结果同一地区每年死于疟疾的人数下降到50%以下。2009年,乌干达政府宣布将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室内喷洒滴滴涕计划,以有效抗击疟疾传播。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公开号召非洲国家重新使用滴滴涕防止疟疾流行,但使用过程要遵循一定程序。

这并不表明世界卫生组织完全认同滴滴涕。在一份关于滴滴涕影响人体健康的最新文件中,世界卫生组织总结了世界各地滴滴涕和人体健康相关研究的结果:具有神经毒性,可能导致肝脏功能紊乱,并在高剂量条件下损害肝脏。该物质可能导致肝癌,并且有研究报告发现,多种人体癌症的发生和滴滴涕有关。另外,由于滴滴涕的亲脂性,容易在母乳中富集,这很可能威胁婴幼儿的健康。另外,滴滴涕作为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会在土壤中残留较长时间,并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有关专家认为,滴滴涕富集到人体中肯定是有害的,但究竟致病的几率有多大,那是个概率问题。有人可能一点儿积累就得病了,有人可能不会。我们的目标是要减少这种富集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