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防空的性质
人民防空不但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切实加强人民防空建设,全面提高人民防空能力,有利于增强国防实力,促进经济发展,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人民防空包括两个基本内涵:
一是和平时期为防备敌方空袭的需要,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所采取的相关准备措施和行动,即进行人民防空建设;二是战时为防御敌方空袭的需要,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所采取的防护措施和行动,即开展人民防空袭斗争。
二、人民防空的地位和作用
人民防空事业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千秋大业,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与全体公民的福祉息息相关。
1. 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威慑作用
人民防空作为一种相对消极的防空手段,产生之初只是在局部地区,通过采取简单的措施,防范敌方空袭的直接打击,降低损失,减轻危害。随着空袭特别是高技术空袭的兵器发展,空袭的破坏效能迅速提高,空袭已成为高技术克敌制胜的主要手段,防空不仅越来越困难,而且越来越重要。防空作战的成败已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人民防空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2. 人民防空是国家防空的重要分支,对于保存战争潜力具有战略意义
人民防空和要地防空、野战防空三者相辅相成,同为国家防空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担负战时防空、保存战争潜力的任务。人民防空能有效地保存国家经济潜力;能有效保存人力资源;能有效稳定民心、士气。由于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突出表现为综合国力的较量,对战争潜力的大小及其向战争实力转换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人民防空承担的保存战争潜力的任务更为繁重,意义更为重大。
3. 人民防空是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重要内容,对配合军队作战具有重要作用
人民防空经过平时的长期建设,不仅具有保护人民群众和国民经济潜力的功能,而且还有配合和支援军队作战的重要作用。利用人民防空通信警报系统可以为军队提供情报信息;利用人防工程可为军队提供必要的掩蔽场所;人防专业队伍可为军队作战提供大量的人力支援;可靠的人民防空,可以消除官兵的后顾之忧,激励斗志。
4. 人民防空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人民防空建设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它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人防工程平时用于商业开发,有利于拉动城市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活跃区域经济;还可以增加就业岗位,有利于吸收和安置下岗待业人员就业,为改善城市就业状况,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的联系更加密切。从地下空间的商业化开发到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从灾害管理到应急救援,高效的人民防空系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5. 人民防空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将极大地促进城市的合理协调发展,有利于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符合地下化、多功能化的未来城市发展趋势;有利于城市在人口分布、发展结构、经济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调整;解决交通、能源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形成城市的整体发展活力,增强城市战时或遭遇到自然灾害以及发生突发事件时的整体防护能力。
三、人民防空的任务
1. 平时的主要任务
① 建立健全人民防空组织指挥体系。
② 组织防护工程和疏散体系建设。
③ 组织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建设。
④ 建立健全通信警报系统。
⑤ 组建和训练人民防空专业队伍。
⑥ 制定有关人民防空的法规和规章制度。
⑦ 组织人民防空教育和训练。
⑧ 开展人民防空科研,培养人民防空专业人才。
⑨ 管理人民防空经费和国有资产。
⑩ 防范和减轻灾害事故危害。
2. 战时的主要任务
① 收集、整合空袭的有关信息,制订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的行动计划和方案。
② 发布空袭的预报和警报。
③ 综合和协调军队和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信息防护和人员疏散隐蔽、物资转移以及重要目标的伪装、防护,协助将城市转入战时管理体制。
④ 组织人防专业队伍开展抢救、抢修行动,指导人民群众开展自救、互救活动,组织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等,尽快消除空袭后果。
⑤ 必要时,人民防空还负有抗敌空袭作战的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