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感受春季的气象

感受春季的气象

时间:2022-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自古以来,人们把“立春”作为春天的开始,并把农历1到3月,视为春天。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变,因此,许多地方的气候相差很大,人们逐渐发现把“立春”作为春天开始的这种方法并不科学。气象学上把冷暖空气的交界面,称为锋面。暖湿气流爬升到高空后,受冷的空气下降,发生水气凝结,形成了云层降下了雨。

感受春季的气象

天气渐渐暖和,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春天已悄然地走近了我们。

我们的身边正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是如此地司空见惯,但是你仔细地观察过春天吗?你对春天的了解是在无意中经历的,最好你能去亲近自然,去寻找春天的信息。

■观察与调查

春天气温的观测

准备:温度计、笔、记录本

过程:

(1)确定观测时间。自立春节气起,根据本地的纬度确定观测起始时间。如:吉林省地区从4月1日起便可以观测。

(2)每天早晨、中午、下午各观测一次。

(3)学校有小气象站,观测气象站的温度计即可。如果没有,可以自己用温度计观测,不过那样测得的温度和天气预报发布的气温可能不一样。

(4)经过计算,找出当地春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img1

■小贴士

地面气温的测量

气象站用来测量近地面空气温度的主要仪器是装有水银或酒精的玻璃管温度表、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等仪器。因为温度表本身吸收太阳热量的能力比空气大,在太阳光直接曝晒下指示的读数往往高于其周围空气的实际温度,所以测量近地面空气温度时,通常都把仪器放在离地约1.5米处四面通风的百叶箱里。气象部门所说的地面气温,就是指高于地面约1.5米处百叶箱中的温度。

img2

什么是体感温度?

体感温度就是人的感觉温度。人体感知温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太阳的照射、风向、风力的大小、空气的湿度、环境氛围等。

例如,在炎热的夏天,即使在同样气温的日子里,有风的那一天,你也不会感觉特别热,这是因为风迅速带走了你身体表面的热量;而无风的那一天,你才会感觉酷热,那是因为你身体表面的热量不易散发。

实验表明:气温在0℃时,如果有4级风,人的感觉就和无风时的-10℃时是一样的。

太阳的照射,也会使人的体感温度增加。如:在同等气温和风速下,晴天时的体感温度要比阴天高出6—8℃。

img3

湿度对体感温度的影响主要是决定排汗的效率,如在26℃时,相对湿度90%,人的感觉与气温32℃,相对湿度20%是一样的。当温度低、湿度大时,水汽还能吸收人体的热量,从而使人感觉到凉爽。

春天到来后万物的变化

img4

冰雪融化生活在北方,就可以观察到河里、湖里、冰雪的融化了。

img5

草变绿在向阳的地方,裸露的土地上开始长出小草,枯黄的草地也会变绿。“草是什么颜色的?小草长得高还是矮?”摸摸小草感觉一下,一起数一数小草有几片叶子,小草的形状是什么样,是细细的扁扁的叶子吗?

树木发芽抬头看看树枝,枝条开始变绿,有些地方冒出了小绿芽,再过几天,树叶就会长出来了。北方常见的杨树还会掉下许多“毛毛虫”,这就是杨树花,再过一段时间,空中还会漂浮杨絮、柳絮,它们带着种子飞来飞去。

img7

img8

春花烂漫春天的色彩丰富,因为五彩缤纷的花开了,观察每种花之间的不同。

img9

img10

生命苏醒冬眠的昆虫和一些动物苏醒了,鸟类也十分活跃,去年到南方过冬的鸟类也陆续飞回来了。

■动手DIY

画春天、写春天

img11

春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太阳暖暖的,大地更新,万物复苏,田野山峦一片翠绿。其实,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里还有许多变化,当你走出门,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时,你就会顿感心旷神怡。古往今来许多画家、诗人、摄影家都会灵感迸发,以诗画、照片表现春天,给人们留下美好的记忆。让我们学习古人,为春天画幅画、写首诗吧。

◎准备

画夹、笔、记录本或照相机等

◎过程

(1)选取适当地点。

(2)做画、写生。

(3)回家后创作一幅以“春天”为主题的画或一首诗,或诗配画。

(4)把你的作品拿给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朋友等身边的人互相交流、展评、讨论。

■思考与探究

2011年立春时,部分城市最高气温比较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北至北纬53度33分,南至北纬3度52分,东至东经135度2分30秒,西至东经73度40分,所以各地的气温差异很大,立春之时各地的冷暖不一,有的地方已经是春天,有的地方还是冰雪天地,甚至有的地方已是夏日即将来临或已经是夏日炎炎了,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全国各地在立春时的气温。

海口

海口这里是常年绿色,立春之后大地已经鲜花盛开了。

img12

广州

广州在立春时,气温已经达到了10℃以上,田野一片绿浪,水稻长势喜人。

img13

上海

立春后的黄浦江畔,虽没有达到气象学上的春天气温,可河边的梅花已经含苞待放。

img14

北京

北京处在华北的中心,这里在立春时节只是感觉天气渐暖,但依然是不见绿色,河里的冰也没有完全融化,只是稍有融化的迹象而已,寒冬并没有退出。

img15

长春

长春立春时,气温仍然很低,人们在冰天雪地中迎接春节,到处一片雪白,只有带着冰霜的常绿树木黑松巍然屹立,这里仍然是冬季的收尾时段

img16

西安

西安立春之时,气温虽明显回升,阳光会让人们感觉到春天的温暖。但是早晚气温仍会在0℃左右,寒意依然,春天并没有到来。

img17

昆明

昆明有春城的美誉,其冬季时间非常短暂,这里在立春前一个月已经是冬止春始、春意盎然了,只不过早晚和日间温差大一些,这并不影响鸟儿飞翔在公园里。

img18

春回大地在何时?

img19

img20

img21

img22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自古以来,人们把“立春”作为春天的开始,并把农历1到3月,视为春天。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变,因此,许多地方的气候相差很大,人们逐渐发现把“立春”作为春天开始的这种方法并不科学

于是,气象学家提出了以“5天日平均气温升至10℃为冬尽春始”来界定春天。

按照这一规定,在公历2月初的“立春”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10℃以下,特别是北方地区,寒冬未尽,地冻天寒。这些地域只不过是刚刚听到春天的脚步声,春天还没有真正的到来。

那么,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各地域的春天到底几时到来呢?根据科学标准,长江流域多于清明前入春,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间不同:上游四川盆地因有重山围护,2月下旬入春,中游武汉3月中旬入春,下游上海3月下旬才迎来春天。由于海洋存热多,放热慢,东部沿海各地的春天姗姗来迟,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入春迟,春日也长。

华北地区入春始于4月中旬;东北大部入春时间在4月中下旬,最北部的黑龙江一带5月中旬才见到姗姗来迟的春天,黑龙江是我国入春最迟的地方。

西北大地由于气候干燥多沙漠,太阳热量几乎全部用于加热近地面大气层,因此春天来去匆匆,3月中旬入春,4月底夏至,春长仅一个半月,是我国春季最短的地区。

正当我国东部百花争艳之时,五月中旬海拔4000米高的青藏高原飞雪迎春,这里和我国最北端一样,长冬无夏,春秋相连。但在青藏高原东南坡的云南,隆冬不寒,盛夏不热,常年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至22℃之间,四时鲜花盛开,因此云南昆明素有“春城”之美称。

华南大地由于南岭山脉和武夷山阻挡,冷空气早已退避三舍,所以岭南三冬无雪,四时花开,长夏无冬,春秋相随;最冷的1月中旬可视为冬尽春始,春长三个月有余,是我国东部春季最长的地方。

从华南再向南,就是碧波千顷中的南海诸岛,这里常年日平均气温在22℃以上,是四季皆夏无春、无秋、无冬的热带。

清明时节雨纷纷吗?

唐朝大诗人杜牧在《清明》这首名诗中,写下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佳句。清明时节真的是雨纷纷吗?清明时节多雨,是否有其科学道理呢?

清明前后,我国江南一带受太阳照射的时间愈来愈多,气温升高较快,再加上东南海上的温暖潮湿气流吹拂,使这一带的暖湿气流很活跃。与此同时,北方干冷空气尚未减弱,频繁南下,常常在江南或华南一带与南来的暖湿空气相遇。

img23

img24

气象学上把冷暖空气的交界面,称为锋面。在锋面的上空,由于南来的暖湿气流温度高而轻,北方南下的干冷气流温度低而重,暖而轻的气流被干冷而重的气流抬举上升。暖湿气流爬升到高空后,受冷的空气下降,发生水气凝结,形成了云层降下了雨。

如果冷空气势力很强,能够把暖湿空气推到海面上去,那么江南一带受冷空气控制,将会是一个晴朗的天空。但是,每年的4月上、中旬,正值大陆上两股冷、暖空气势力相当,持续的局面会维持很久,相持滞留在江南或华南一带,这就造成连续不断的霏霏细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一千古佳句,就是上述自然现象的反映。诗人依据细心观察到的这一自然现象,将其写入了诗中,他如实地反映了这一自然现象。

在江南一带及某些冷暖空气相遇的地域会出现这种天气现象。可是,在我国北方及西部、南部的清明时节,却和江南的清明时节的气候大不一样,因为那里没有冷暖空气的交锋,所以,也不会出现细雨霏霏的景象。甚至正好相反,西部、北方等许多地区在清明时节气温会很低,有的地方会飘起雪花,有的地方甚至干旱、或狂风大作,有时可能还有沙尘暴来袭。“清明时节雨纷纷”指的是江南的气候特色,此时当地常常时阴时晴,充沛的水分一般可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令人烦恼和不能忽视的倒是雨水过多导致的湿渍和寡照的危害。而黄淮平原以北的广大地区,清明时节降水仍然很少,对开始旺盛生长的作物和春播来说,水分常常供不应求,此时的雨水显得十分宝贵,这些地区要在蓄水保墒的同时,适时搞好春灌,以防止春旱的威胁。

■相关链接

我国北方冷暖多变的早春天气

立春过后,我国南方有些地方会有一场强南风吹过,从此“一场春风一场暖”,气温渐渐升高,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春风吹绿了江河岸边的杨柳,吹绿了山坡上的小草。

可是,北方的春天并不是象南方那样,虽然春天的脚步渐渐走近了,但早春的天气却是冷暖多变,很不稳定。有时甚至还会下起春雪,春雪当然也会给大地作物播种带来益处。这种北方冷暖多变的早春天气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国北方境外接壤的是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低纬度地区。立春之后,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逐渐北移,地面气温回升。南方暖湿空气逐渐向北推移;北方由来自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的干冷空气,仍不示弱地由我国北方向南吹去,这种暖湿空气在江南一带只要有机会遇到干冷空气就会抬升,便会成云至雨。

来自我国境外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的冷空气和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在我国境内频繁出现或交锋,至使早春的天气冷暖多变,很不稳定的。因此,就有了北方春季天气变化多端,忽阴忽晴,忽风忽雨的天气,这就像人们说的,春天的天气好像小孩子脸一样,“哭笑”无常,因此,“春天孩儿面,一天脸三变”就成为了春天天气的民间流行说法。

img25

在春季里,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天气是多风干旱少雨气候,会给工农业生产、交通等方面和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例如,早春的干旱不利于播种,早春的雨雪、大雾会使路面湿滑或降低能见度,不利于车辆行驶和行人出行。所以,要注意春季天气多变,安排好出行和生产、生活。

北方的春旱

到了春季,大地复苏,一切生命都渴望着春雨。因为我国南北方的地域差异,气温和降雨也都差异很大。这时会出现南方江南一带,湿润多雨,而东北、西北、华北一带少雨干旱的天气现象。因此,春雨贵如油指的是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一带。

img26

我国北方在春季到来时,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使得地表升温迅速,但地表空气只能得到地表的热量却得不到地表释放的水汽,气温回升较快、有风天多,在阳光照射下,土壤水分蒸发强烈,造成水分散失,往往易形成秋、冬、春连续干旱。另外,北方大陆的干空气和境外的冷空气依旧控制北方地区,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较弱,在我国南方登陆后还不能强劲北上,而到了江南一带就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交锋,因此为华南、江南一带带来丰沛的降雨。

东北、华北、西北等地经常发生春旱,使得空气干燥,不易成云致雨,且此时虽然暖空气开始活跃但一般活动在南方地区,到不了北方,也使得该地区降水稀少,出现旱情。春旱是北方地区春季常见的灾害,时间长时,地表水干涸,地表龟裂,人畜饮水困难。做好预报工作,实时检测天气变化,节约用水,实行人工降雨,以及南水北调均可以缓解春旱。

春季里的节气

立春

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所以,人们常常以一年之计在于春来比喻春季的重要作用。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这时,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南方降雨也逐渐增多。

虽然立春节气到了,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冬季。不过,立春之后南方地区居民已经开始繁忙的从事农业活动,进行春耕、春种、春管。

至于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真正气象学意义的春天还没有到来,只不过是有的地方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

img27

img28

雨水

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节气——雨水。此时,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间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此同时,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并不示弱,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既不甘退出主导的地位,也不肯收去余寒,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

此时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之时已过,雨季开始,雨量渐渐增多,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

img29

img30

惊蛰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现代气象科学探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

img31

img32

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的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

惊蛰节气人们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活动的预报,注意冷暖变化,预防感冒等季节性疾病的流行。

除东北、西北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江南一带的气温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img33

img34

春分

春分是从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这天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昼夜长短平均,故称“春分”。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了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春分时节,在我国的西北大部、华北北部和东北地区还处在冬去春来的过渡阶段,晴日多风,乍暖还寒。

这些地区常常大风呼啸,夹带扬沙、浮尘和沙尘暴不时来袭,造成大气污染,并因多风少雨而造成春旱。江南一带冷空气不断入侵,会出现气温持续偏低,并相伴连阴雨,有时甚至出现寒潮、霜冻,甚至出现春汛。

清明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清明时节,气温转暖,草木萌动,万物欣欣向荣,清明含有明洁之意。到了清明时节,东亚大气环流已实现从冬到春的转变。西风带槽脊移动频繁,低层高低气压交替出现。江淮地区冷暖变化幅度较大,雷雨等不稳定降水逐渐增多。

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花已经盛开,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北方的旱作、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

img35

这时北方冷空气仍有一定势力,天气冷暖多变,尤其北方地区常常刮起干燥的、甚至夹带沙尘的春风,除少数地方的过冬小麦嫩绿诱人外,大地仍是一片春日苏醒前的沉寂现象。

谷雨

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华南东部常会有一两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此时低海拔河谷地带已经进入夏季。

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会再一次发生明显减弱和北移,华南暖湿气团比较活跃,西风带自西向东环流波动比较频繁,低气压和江淮气旋活动逐渐增多。受其影响,江淮地区会出现连续阴雨或大风暴雨。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时雨水较多,雨量约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

img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