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议国家派遣中小学校长和老师出国

建议国家派遣中小学校长和老师出国

时间:2024-09-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那时中国还集中力量推动高等学校进步,经费主要用于高校和研究机构。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却长期比较缺乏国际交往。由国家有系统、有目的地派中小学老师出国,有组织、有计划地和欧洲、美国中小学联系。2010年3月7日新华社报道,教育部将在三年内派遣上万名中小学校长出国短期学习。如果这样,中国当年也不要送大学老师出国。

建议国家派遣中小学校长和老师出国

鉴于教育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国家领导最近也对我国教育提出问题和挑战,我提出一个建议,供你们考虑和参考。

这个建议是国家组织和派遣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出国进修。我认为,实施这个建议可以推动打开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新篇章。

就此问题,1999年4月17日我在《人民日报》发表过文章。但那时中国还集中力量推动高等学校进步,经费主要用于高校和研究机构。现在我国完全有经费派遣中小学老师出国,让他们具体比较中外教育,为我国中小学教育开创新篇章。

我自己对目前国内外中小学教育有些直接经历:我的女儿全部在美国上的中小学,儿子随我回国在北大附小念书。我知道他们上学的一些情况,有些比较和感性认识

但是,我觉得,单单作为家长看问题,角度不全。而且,与其大学老师包办代替,不如中小学老师直接去国外,蹲在国外不同中小学跟班上课,从而综合各国情况,了解不同、吸收优点,也认识我们自己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提出较适合中国而且有可能比外国都要好的教育方式。在中小学教育方面,使中国很快走到世界最前列。

中国的教育体系在高等教育、特别是在研究生教育层次,在过去30年与其他国家有较多交流。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却长期比较缺乏国际交往。

在中国和世界各方面急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改革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派一批中小学教育人员到国外,花时间深入了解欧洲和美国中小学教育,可以为中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提供借鉴。中小学老师直接到国外,吸取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发现中国教育的优点,找出缺点,提出改进办法,可以激励中国中小学教育系统出现新颖的思想,有助于制定符合现代和未来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的、比较好的教育改革方案。

具体而言,3年之中,每年派遣20位中小学校长、200位中小学老师,每批老师在国外中小学跟班两年,共880人年。这对我国目前财政来说,应该不是问题。

由国家有系统、有目的地派中小学老师出国,有组织、有计划地和欧洲、美国中小学联系。让这些老师出国后第一年和第二年集中切磋,探讨我国中小学教育应该吸收的国际经验,将极大地推动我国中小学教育。

因为国际上也没有其他国家这样做,我国可以在这方面成为世界上领先了解和比较多国教育方针、方法的国度,为我国和世界中小学教育提供宝贵意见。

有些人认为,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是国际领先的,没有什么可以向国外学习或借鉴的。应该说,中国中小学教育确实有值得肯定的方面。但是,如果观察一下国外中小学教育体系,就会发现中国中小学教育在有些方面也是有缺陷的。我自己在国外生活过20多年,从家长和大学老师的角度观察过美国中小学教育。我认为,这样的观察不够,而应该让相当数量的中小学老师出国,让他们走出国门,系统地了解并发掘各国经验。

100年前,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模式大部分是从西方直接或间接引进的。今天,非常有必要再了解一下国外的教育现状。

本文源自2009年在教育部国际交流会上的发言,2010年1月11日提交文稿。2010年3月7日新华社报道,教育部将在三年内派遣上万名中小学校长出国短期学习。(我认为应该派出老师为主、校长为辅,时间应该至少一年,最好连续两年,以便真正了解和理解优缺点)

补充:

1.提议的逻辑很简单:多年来,国家派遣大学老师出国,迄今还在派。而现在应该在有限时间(两年)内派一些中小学老师出国,省下一些派大学老师出国的经费,就足够了。

2.中国的中小学是世界上全面第一了?还是有缺点、需要博览众长?有多种证据表明中国应该可以参考其他国家的一些思路和做法,有些人认为有些方面中国中小学教育有很大的缺陷。较简单的一种是:很多国外的华人不愿回国,其中说的最多的是小孩回国后教育不如国外(这种不如,不是简单的教了什么技术内容)。这当然不是一种全面的说法,但是,如果看过不同国家的中小学,会发现国外确实有特长。那种以为中国中小学教育不用参考、学习国外的观点,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需要出去才知道天地的宽广。

3.一年送200位中小学老师出去,是很值得的花费。国家直到现在还每年以国家经费送数千名大学的老师/研究生出国,而派中小学老师出国只需相当于大学十分之一的经费就可以做到;并且只要做几年,无需长期。国家经费在增加,提议哪些事情值得用经费,供国家统筹考虑和决定。大学老师对于此类问题的决策毫无影响,也无利益,只是尽所谓匹夫有责的义务。

4.至于说中小学老师和校长出国是公费旅游,这是极端悲观的说法。如果这样,中国当年也不要送大学老师出国。引申开来,这种观点是中国什么也不用做,因为其根本思想是不相信任何中国人。我相信,将这么有限的经费给几百位中小学老师,比投给一个房地产商好多了。

5. 派遣人数一年220人,出去两年,连续派两批,相当于880人年,不是很大的数字。至于上万,不是我的建议。老师们回国后,应该集体讨论,提出一些具体并且可以推广的改革,而不是个别老师、个别学校。

6.如果说中小学老师出国的经费,不如用于其他事情。这不是讨论事情本身,而是以民粹主义激动读者。如果按照这种逻辑,那么也就可以全部关闭中国的大学、中学、小学,因为同样的逻辑可以说,与其投资教育和科技,不如给全国民工盖房子。顺着人类史再往前推,在人类刚刚有语言的时候,如果我们听从这种逻辑,那就是说与其让儿童学习少数人发明和应用的语言,不如省下时间出去打猎、配种。而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以这样短浅思想主导的群体,在人类历史中早就被淘汰了,现存的人类全部用语言—这种起初由很少人发明、起初用处非常有限的软件

通过取长补短给中国教育获得优势,有助于教育逐渐进步,长期以后也会体现于各种人群的生活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