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派遣留学生

派遣留学生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1877年3月到1896年,清政府先后向欧洲派遣了四届留学生80余人。派遣留学生开辟了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先河,为以后的留学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总之,洋务派派遣留学生的措施,揭开了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帷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派遣留学生

在创办新式学堂的过程中,洋务派逐渐认识到,只在国内办学堂无法满足对新式人才的需求,学习西方的最先进科学技术,需要到西方先进国家主动感受和汲取。因此,求知于世界、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成为洋务派创办洋务教育的一项重要议题。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由此迈出了第一步。

(一)幼童留美

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倡始人是容闳。容闳(1828—1912年),字达萌,号纯甫,广东香山人。容闳曾在马礼逊学堂学习六年,后赴美国学习,并考入耶鲁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成为近代中国受过美国系统高等教育的第一人。这些都让他对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立誓献身于中美文化教育交流事业。

img66

图7-10 容闳

1870年,容闳作为译员协助丁日昌、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借此机会他向曾国藩提出派遣留学生的计划:“政府宜选派颖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学,以为国家储蓄人才。派遣之法,初次可先定一百二十名学额以试行之。此百二十人中,又分为四批,按年递派,每年派送三十人。留学期限定为十五年。学生年龄,须以十二岁至十四岁为度。视第一、第二批学生出洋留学著有成效,则以后即永为定例,每年派出此数。派出时并须以汉文教习同往,庶幼年学生在美,仍可兼习汉文。至学生在外国膳宿入学等事,当另设留学生监督二人以管理之。此项留学经费,可于上海关税项下,提拨数成以充之。”[9]容闳的计划得到了曾、李二人的赞许,他们反复论证出国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组织人员拟定了《挑选幼童赴泰西肄业章程》和《挑选幼童及驻洋应办事宜》,对幼童赴美留学的相关事宜作了具体的规定,分别于1871年和1872年上奏清政府,很快得到清政府的支持,决定在上海设局具体办理幼童出国留学的相关事宜。

1871年,曾国藩命翰林出身的刑部候补主事陈兰彬为赴美留学正监督委员,容闳为副监督委员,驻美国负责管理幼童留学工作。1872年,第一批官派赴美留学幼童30人,从上海登船,在陈兰彬的带领下赴美,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等。为尽快提高外语水平和适应美国生活,这些幼童先被分配到美国教师家中接受英文语言学习,合格者进入美国学校学习,个别不合格者继续在教师家中接受教育。这些幼童很快就接受了美国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1873年6月、1874年11月、1875年10月,第二、三、四批官派赴美留学幼童各30人也陆续赴美。其中第二批和第四批还各有7名和3名自费学生。

留学幼童勤奋好学的精神和优异的成绩,赢得了中外人士的赞誉,然而,他们并没有按计划完成学业而是被中途撤回。由于幼童受美国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影响,有些剪去了长辫,不再躬行封建社会的繁文缛节,清政府惧怕这些人忘记祖国,不能为清王朝出力,于1881年下令撤回全部留学幼童,关闭留学事务所。这些人分三批凄然回国,除詹天佑、欧阳庚两人获得学士学位外,大多学业半途而废,留学教育被迫夭折,时人为之愤慨和惋惜。然而,即使是这些未完成学业的留学生,仍然在中国科技、实业、管理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谱写了中外教育交流的辉煌开篇。

(二)派遣留欧

派遣赴欧洲留学生源于洋务运动对科学技术,特别是驾驶及制造船炮的需要,最早始于船政大臣沈葆桢的建议,以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为主。1875年,沈葆桢上《奏派生徒赴英法游历折》,奏请:“涉历欧洲,开扩耳目,既可以印证旧学,又可以增长心思。”[10]沈葆桢的提议得到李鸿章的赞许,1876年,他上奏朝廷,请求派遣留学生赴欧洲学习驾驶、制造,如果派遣出去的学生有天资杰出的,也可以学习矿学、化学及交涉公法等专业。李鸿章的这个奏议很快得到清政府的批准。

1875年3月,沈葆桢委派担任福州船政局正监督的法国工程师日意格回国采办机械之便带5名学生游历英法等国,开阔耳目。1876年春天,李鸿章派卞长胜等7人赴德国学习“陆军技艺”,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赴德国留学,也是最早的一批陆军留学生,为此后成批派遣留学生赴欧留学提供了经验。从1877年3月到1896年,清政府先后向欧洲派遣了四届留学生80余人。[11]他们分赴英、法、德、比利时等国家,学习营造、枪炮、火药、轮机、驾驶、鱼雷、炼钢等技术。

沈葆桢和李鸿章派遣留欧学生时,吸取了幼童留美的经验教训,对留欧学生的课程设置、实习安排、成绩考核鉴定以及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的具体目标,都有明确的要求和检查措施;在挑选出国人员上把关较严,要通过外语和专业基础考试;出国学生年龄也多在20岁左右,志向坚定、学习目的明确。因此,留欧学生的派遣在当时规模最大、准备最充分、组织管理最有成效,取得的成绩也最显著。从1879年开始,这些留欧学生陆续学成归国,成为近代中国海军的重要骨干,如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12艘主力舰管带,有一半以上是留欧学生。他们中很多人从事海军教习,如严复、蒋超英等,为中国近代海军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除培养了一大批海军人才外,还培养出了近代中国造船厂的技术骨干,为中国的造船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还有一批留欧学生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代实业人才,他们在中国开办煤矿、铁矿,为中国近代实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留学教育尽管筚路蓝缕,却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科学技术、企业管理、外交和海军人才,对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传播者的作用,而且他们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在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派遣留学生开辟了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先河,为以后的留学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总之,洋务派派遣留学生的措施,揭开了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帷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