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留学生“比”字句偏误分析

日本留学生“比”字句偏误分析

时间:2022-03-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比”字句在汉语本体研究中一直备受关注,其成果很丰富。在对日本留学生“比”字句进行偏误分析时,我们依据鲁的标准,并参照前人所作的研究,从结论项、比较标记、比较项三方面再细分小类,并对所选46例偏误例句进行了统计。

日本留学生“比”字句偏误分析

郑秀玲

提要: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日本留学生的“比”字句为语料,先从“比”字句的结论项,比较标记和比较项三方面对其偏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再试着从母语迁移、教材编写、教学等方面考察偏误出现的原因。

关键词:比字句 偏误 对外汉语教学

1.引  言

“比”字句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语法项目,对于学习者学习汉语以及运用汉语进行日常交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比”字句在汉语本体研究中一直备受关注,其成果很丰富。但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出发研究“比”字句习得和教学的还很少。代雪曦(2006)对“比”字句进行了学与教的分析,胡亮节(2006)对泰国留学生的比较句习得进行考察,对日本留学生的“比”字句偏误分析则几乎没有,研究结果与教学的联系还不够紧密。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日本留学生的“比”字句错句为依据,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相关理论,从课堂教学“教”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发掘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探讨解决方法,希望能对“比”字句的教学有所帮助。文章所选例句取自“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2.日本留学生汉语“比”字句的偏误分析

鲁健骥(1999)把外国人习得汉语语法的偏误分为:遗漏、误加、误代、错序四大类。在对日本留学生“比”字句进行偏误分析时,我们依据鲁的标准,并参照前人所作的研究,从结论项、比较标记、比较项三方面再细分小类,并对所选46例偏误例句进行了统计。

(比字句错误类别统计)

img51

2.1 结论项方面的偏误

结论项中的偏误比例达58.70%,主要有:程度副词的误加、结论项中词语误用、相关成分遗漏、结论项中成分错位等。其中程度副词出现的偏误最多,占总数的26.09%,也最为复杂。

2.1.1 程度副词的误加

比字句中的谓语形容词可以带表示程度和数量的成分。但不是所有的副词都可以进入该句式,“很”、“相当”、“最”等副词就不能进入。

(1)虽然我个子比朋友们很矮,但是我每天让朋友们集合在我家院子里开始讲课。

(2)抽烟的人比不抽烟的人得肺病、气管病的几率相当高。

(3)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比三个人一起合作做一件事情做起来十分容易。

(4)但是现在我知道的文学作品比别人比较多。

(5)我反对男女分班式教育,因为我认为男女混合式教育比男女分班式有很多好处。

(6)你们可能不容易想象这样的我,因我在家时不爱学习,你们叨唠后才开始学习,现在感到我比那时候很进步了。

王力先生把程度副词分为两类:凡无所比较,但泛言程度者,叫做绝对程度副词;凡有所比较者,叫做相对程度副词。“很”是绝对程度副词,具有极限程度的意义,不具有程度变化的弹性区间[1]。而例1中的比较则是相对的,如需表达两者之间程度差异可以在比较内容后面加上相应的补语,或者更换程度副词。例(2)、例(3)“相当”、“十分”也是绝对程度副词,它也不表示两者之间差异大。而例(4)出现的“比较”虽然是相对程度副词,但是“比”字句已经表示比较了,加上“比较”则造成语义重复,所以应该去掉。

造成此类偏误大量出现的原因在于受日语的干扰。日语中在说明所比较事物性状的程度差别时,一般是用“程度副词+形容词”的形式,并不区分绝对程度副词和相对程度副词。

例(5)结论项的谓语部分是“有”+抽象名词,刘月华认为“有”+抽象名词可以出现在“比”字句的结论项中,这种动词宾语是用来描写主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形容词。[2]但“很”这样的程度副词却不能加入,不能说“我比你有很多能力”。倘若加入“很多”使得整个比字句的语法意义从描述变成判断。例(6)出现的错误则是在动词谓语前误加了副词“很”,“进步”是表示变化意义的动词,前面一般不受“很”之类的副词修饰。

2.1.2 结论项中词语误用

(7)在日本家喻户晓的乒乓球选手松下,他虽然在他的乒乓球队中是最好的选手,但他每天比谁都早点来练习,自己去打扫,尽量积极去做各种各样的杂事。

(8)这几年来,世界上的离婚率不断地增加,以前是欧美各国的离婚率比亚洲国家多得很,不过最近亚洲国家的离婚率也大幅度地增加。

(9)西方国家的思想特别合理,而东方国家的人民比西方国家人们思想没开放。

(10)我觉得不是现在的日本已经腐败了,现在比第二次战争的时候犯的罪越来越多,但是不能避免这种情况,因为现在是男女混合的教育。

(11)跟其他动物比起来,可以说小孩子从父亲和母亲那儿能学会的事情比其他动物不很少。

例(7)表示极比,此时句中比较后项一般由任指性成分充当,如“谁”、“什么”等。这里不能用“最”,“最”一般表示三者以上的比较,没有极比的意义,此时可加上“都”来表示极比。而例(8)是结论项的形容词后加模糊数量补语时出现了偏误,表示事物之间差别较大把“得多”用作了“得很”。例(9)否定词“没”和“不”的混淆,在日语里“没……”和“不……”是同一个表达,只是时态和形式不同。这里用“没有”句显得更合适。例(10)错在用了“越来越”,“越来越”表示某事物在数量、范围、程度、情状等方面逐步产生某种变化,“比”字句和“越来越”句出现了混淆。例(11)中出现的错误在“少”上,一般“比”字句结论项中不出现表示消极意义的词语,我们一般用积极义的词语,可替换为“多”。

2.1.3 结论项相关成分遗漏

(12)有些研究表明被动吸烟比主动吸烟危害,所以谁也不应该让人被动吸烟。

(13)每次回家的时候,我发现它比以前胖得多,越来越“圆”。

(14)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消费者比重视价格重视质量、安全性。

这几例中都缺少某些成分,使得比较的结果不能成立,或者联系不紧密。例(12)结论项缺少比较的结果,造成了句子结构不完整,语义表达也不成立。例(13)中缺少表示变化后出现新情况的“了”,“越来越圆了”。例(14)缺少一个相对程度副词“更”。

2.1.4 结论项中成分错位

(15)青少年吸烟比成年人吸烟更有大的害处。

(16)因为,从一支烟的顶端出来的烟比吸烟者吐出的烟更有极浓的毒素。

这里结论项的相对程度副词位置出错。日语中对“更”这些副词的位置要求并不固定,它们一般是只接在所强调的词语之后,至于应该用在句子什么成分的前后,则没有严格规定。

2.2 比较标记方面的偏误

比较标记的错误相对结论项而言较少,占据23.91%,主要存在于比较标记的误用、比较标记的误加、比较标记的遗漏等方面。

2.2.1 比较标记误用

(17)虽然我喜欢学汉语,但是没有提高口语水平,加上我比别的同学差很大。

(18)听说吸烟的人没有旁边的人很不好,因为他会把烟吸进去,这样对身体很不好的影响。

(19)虽然价钱贵了一点,但我们都认为健康不如任何的东西重要。

这里的比较标记误用包括该用、不该用及混用。例(17)不需“比”字句来表达,例(18)不需“没有”来表达。这两个句子都不是A与B两个事物的单纯比较,与主要表示两样事物性状、程度上差别的介词“比”不同。例(19)与“不如”句混淆。

2.2.2 比较标记的误加

(20)但是现在的父母亲比以前没有那么严格的。

(21)首先,绿色食品的生产量没有普通的农作物生产量肯定少。

句中出现了两个比较标记,“没有”句和“比”字句杂糅。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跟教学中几种比较句句式讲解不清或掌握不够全面有关。

2.2.3 比较标记的遗漏

(22)所以我觉得吃汉堡包等这种东西的话,吃使用化肥和农药的食品好多了

例(22)的错误在于缺少比较标记“少”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

2.3 比较项方面的偏误

比较项方面的错误最少,只占总比例的17.39%,主要在于比较项错序、比较项不对称等。

2.3.1 比较项错序

(23)比以前我父母的头发变白了。

(24)我今天为了参加汉语水平考试又来到天津,面貌发生了改变,比以前高建筑多了。

在“比”字句中,比较的顺序是:“比较前项X比较标记比较后项Y结论项”。一般情况下,比较前项也就是比较的主体应该在比较客体的前面,“比”+被比较的对象应该位于谓语之前作状语,一般不出现在句子开头。而在日语中,比较句的顺序则是:“比较标记比较后项Y比较前项X结论项”,日语中的比较标记总是放在比较成分前面,位于句首,故易出现此类错误。

2.3.2 比较项不对称

(25)我的父母是比同学的父母年龄大,所以他们的思想比较古典。

(26)这个方法比团体旅游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

例(25)是比较前项不完整,“我父母的年龄”比“同学父母的年龄大”,比较前项“的年龄”不能省略,如果“比”前后的成分A和B都是代词定语+的+名词中心语,并且中心语相同,多数情况下可省略B项中的中心语,但要保留定语部分。例(26)是比较后项不完整,“比”字句以比较项为参照项,如无特殊语境,比较项一般都需完整出现。

3.偏误原因考察

3.1 母语迁移与目的语的影响

二语习得与母语习得有很大的不同。日语中虽使用大量汉字和汉语词汇,但与汉语却是性质完全不同的语言。这相异的性质突出地表现在语言结构上,而语言结构是思维模式、思维过程的反映。日本人学汉语时常受到母语的结构方式、表述方式的干扰,而导致种种语法上的问题。日语的语序和汉语不一样,前面已经提到“比”字句中比较项和比较标记的位置与汉语的顺序不同。同时日语中表示补充说明的成分也和汉语不一样。

其次,已经学过的不完全的汉语知识也会对留学生继续学习产生干扰,例如各种比较句之间的混用,就是掌握不够扎实造成的。

3.2 教材编写的影响

通过第二部分的分析我们发现“比”字句结论项的偏误占据最多,这与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在“比”字句习得过程出现的问题一样,为什么留学生普遍在此出现大量错误,我们的教材编写或者教学是否有问题?比照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几套教材:

汉语综合课初级教材《初级汉语课本》(1-3)介绍了包括:X比Y+ADJ;X没有Y这么/那么+ADJ;X比Y+ADJ一点/得多/具体的数字;X比Y多/少/早/晚+V;X+V+得+比Y+ADJ;主语+一+量词+比+一+量词+ADJ/V等句式,但它只给出了句式结构和简单例句,并没有讲解句式的语义类型和语用特征等。中级教材《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上、下)中只在语法注释中列出了“X+比+Y+还+ADJ/V”。而《新实用汉语课本》在(2)中介绍了:“S+ Prep”比“+N/Pr+A”,“S+Prep”比“+N/Pr+VP”两种句型。

各套教材中选用的句式不尽相同,也不全面,与陈珺、周小兵(2005)列出的14个“比”字句句式相比差很多,与他们的排列的习得顺序更不一样。虽然各教材按照一定顺序列出比字句的教学顺序,但是实际上留学生的流动性很大,跳级现象存在,那么如何编排教材让学生最大程度掌握“比”字句,这对教学和学习来说都是个问题。

3.3 教学策略与学习策略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也可能造成学生的语法偏误。大部分对外汉语教师可能不懂日语,不了解学生的母语,缺乏理论化的规律的认识。因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克服干扰,防患于未然比较困难。其次教学中也可能有疏漏,一个语法项目应该从易到难,由简及繁,逐步深化和扩展,因而教学中需要对语法点进行适当的切分,不忽略细小的语法项目。“比”字句的各个句式应该加以排列,根据需要和常用程度,进行选择,最大程度地减少学生盲目类推的机会。

4.结  语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整个教学的生命。“比”字句结论项的偏误最多,在教学中应加重“比”字句结论项的训练,兼顾比较标记和比较项的训练。此外,语言的基础是词汇,核心是词义,词义与文化的关系最真切,词汇也就成为体现民族文化精神最明显的语言结构形式,如果能指出日汉中相对应的词或表达,有助于学生理解汉语与日语的差异,牢固掌握知识点。

“比”字句偏误分析的研究有助于“比”字句教学,因而有待进一步研究。日本留学生学汉语,如果能充分利用有利的一面,并有针对性地排除来自母语的干扰,教学将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陈 珺 周小兵 2005比较句语法项目的选取和排序,《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代雪曦 2006《对外汉语”比”字句的学与教》

胡亮节 2006《泰国学生汉语比较句习得偏误分析》

鲁健骥 1999《对外汉语教学思考集》,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王 力 1985《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注释】

[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31~132页

[2]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第83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