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节,心肺脑复苏

第节,心肺脑复苏

时间:2022-09-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不仅是自主呼吸和心跳的恢复,更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脑复苏)。7)碳酸氢钠 适应症: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1992-78-A.心肺复苏的后期处理不包括下列哪项工作?

(1/3) 基本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CPR):即针对呼吸和循环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以人工呼吸替代病人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但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不仅是自主呼吸和心跳的恢复,更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脑复苏)。 三个阶段(八版更新):基本生命支持(BLS)、高级生命支持(ALS)和复苏后治疗(PRT) 循环骤停者的“生存链”提出5个重要环节: 早期识别和启动紧急医疗服务系统(EMS) ; 早期进行CPR; 早期以除颤器进行电除颤;早期电除颤是挽救病人生命最关键的环节。 早期由专业人员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胸外心脏按压

(2/3) 高级生命支持

1.呼吸道管理 无自主呼吸者:最佳选择气管插管进行正压通气,频率8-10次/分。 2.恢复和维持自主循环 室颤和无脉室速者→立即除颤→ CPR2分钟→ 仍然为室颤和无脉室速→ 再次除颤→ CPR2分钟,同时给予肾上腺素、建立人工气道、监测PETCO2 → 再次除颤→ CPR2分钟(如此循环) 3.监测 PETCO2:判断CPR效果,其数值主要取决于心排出量和肺组织灌注量; 自主循环恢复时,最早的变化是PETCO2:突然升高,>40mmHg以上。 4.药物治疗 注药途径:①静脉注射;②气管内注射(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用注射用水稀释成10ml);③骨内注射④心内注射(并发症多,少用) 1).肾上腺素(EP): 首选药物 机理:①具有α、β受体兴奋作用,有助于自主心律恢复;②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但不增加冠脉和脑血管阻力因而增加心肌和脑的灌流;③使细颤变为粗颤,增加除颤成功率 剂量:0.5~1mg/次,或0.01 ~0.02mg/kg,5分钟可重复一次 2).血管加压素(八版新增) 半衰期10-20分钟 收缩血管,增加器官灌注、改善脑供氧 可作为替代肾上腺素的药物 3)利多卡因 使心肌因缺血或梗死而降低的纤颤阈提高,降低易激惹性,缓解室颤的复发 适应症: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室性二联律、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 静脉1-1.5mg/Kg;5-10分钟可重复一次 4)胺碘酮(八版新增) 对钠、钾、钙离子通道有阻滞作用;治疗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都有效; 适应症:在CPR时,如果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对电除颤、CPR或血管加压药无效时可使用 5)氯化钙 机理:增加心肌收缩力,激发心肌搏动,但血浆Ca 2+过高可引起细胞内该负荷增加。 适应证:高钾血症、低钙状态、高镁血症。 剂量:10%氯化钙2.5~5ml 6)阿托品(八版更新) 拮抗迷走神经 适应症: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 2010年AHA复苏指南中不推荐在心脏静止和PEA中常规使用阿托品。 7)碳酸氢钠 适应症: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

1992-78-A.心肺复苏的后期处理(院内处里)不包括下列哪项工作? A.接替人工呼吸、心脏按摩进行生理监测 B.心律转复 C.输血输液 D.呼吸道管理 E.立即对并发的创伤或病变进行外科治疗 答案:E 1994-90-A. 关于心脏复苏,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房颤是心跳骤停的一种类型 B.心脏复苏时,首选心内注射给药 C.心脏复苏用药,首选去甲肾上腺素 D.胸外心脏按摩的正确部位是胸骨中部(成人) E.电除颤是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 答案:E 2000-75-A.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应为  A.50-60次/分  B.60-80次/分  C.80—100次/分  D.100—120次/分  E.120-140次/分  答案:C(第八版答案为>100次/分) 2002-76-A. 心肺复苏心脏按摩时,按压与放松时间之比应为  A.70%:30%  B.60%:40%  C.50%:50%  D.40%:60%  E.30%:70%  答案:C 2007-86-A. 下列关于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A .头极度后抑,托起下领 B .吹气时向后压环状软骨 C .吹气要看到胸廓抬起 D .吹气不少于20 次/分 答案:D

(3/3) 复苏后治疗

主要内容:在ICU进行,防治缺氧性脑损伤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1.呼吸管理 如有气管插管,使用机械通气,维持SpO2为94-96%,PaO2 100mmHg左右,PETCO2 35-40mmHg, PaCO2 40-45mmHg。 2.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补液+血管活性药物 维持血压在正常或稍高于正常水平,平均动脉压≥65mmHg,ScvO2≥70%为宜。 3.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防治 4.脑复苏 脑复苏:防治心脏骤停后缺氧性脑损伤所采取的措施 脑复苏原则:防止、缓解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以减轻或避免脑组织的再灌注损伤,保护脑细胞功能 脑复苏措施: 1).低温治疗:心脏停搏>4分钟,自助循环恢复仍昏迷者,尽早实施前低温(34-32℃) 2).促进脑血流灌注:脱水、降温、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要措施 3).药物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3-4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