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青铜之冠”

“青铜之冠”

时间:2022-09-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神奇的土地总有奇迹出现,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雕塑史上绝无仅有的,而在秦兵马俑面世四年之后,两件铜车马又出土了。为此,我国于1990年6月20日发行了一套编号为T151的“秦始皇陵铜车马”邮票。据考古人员推测,铜车马坑应该是秦始皇陵陪葬坑组成的一部分。它们均为双轮单辕,前驾四匹铜马,各有一高级御手驾车。是供主人出行乘坐的,总重量达1241公斤,驾车人坐姿驾车,称作“安车”。据史书记载,当年,秦始皇出游时这样的车乘有81驾。

“青铜之冠”——秦始皇陵铜马车

神奇的土地总有奇迹出现,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雕塑史上绝无仅有的,而在秦兵马俑面世四年之后,两件铜车马又出土了。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形体最大、结构最复杂、驾具最完整、制作最精美的陪葬车马, 有“青铜之冠”的美誉。 为此,我国于1990年6月20日发行了一套编号为T151的“秦始皇陵铜车马”邮票。 

重回人间

1980年12月的一天,考古人员在距离秦始皇陵封土20米左右的地方进行钻探时,突然发现钻头从7米深的地下带出的泥土中,有一个手指大的金泡。接下来,经过近一个月的挖掘,在地下7.8米深处的一个长方形的陪葬坑中,发现了一前一后排列放置的两乘铜车,以及八匹铜马和两个铜御手。由于它们的体积实在太大了,如何将它们取上来,着实让考古人员费了一番心思。他们先在其四周挖出几条深达10米的宽沟,用木板将其连同一米多厚的土层包裹起来,组成四个大型木箱。然后,将一个特制的特大钢板簸箕用吊车放入坑中,用千斤顶将钢簸箕一点一点地从其底层顶进去,使整个木箱进入簸箕,最后用吊车吊起装入载重汽车的挂斗,然后小心翼翼地运往秦俑馆。就这样,在地下沉寂了2000多年的两乘铜车马,终于回到了人间。 

妙手回春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修复,两乘已经残破不堪的铜车马终于恢复了原状。 

据考古人员推测,铜车马坑应该是秦始皇陵陪葬坑组成的一部分。已出土的两乘铜车马的制作年代约在陵墓兴建时期,即公元前221—前210年间。它们均为双轮单辕,前驾四匹铜马,各有一高级御手驾车。其主体为青铜铸造,通体饰有精美彩绘,配有1000多件金银配饰,全面展示了中国秦代青铜器的铸造、焊接、镶嵌、销接、活铰、转轴等各种工艺技术,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达到极致的象征之一。 

在这两乘铜车马中,前乘一号车总重1061公斤,为护卫武士所乘,驾车人站立驾车,称作“立车”。其车厢中,立有一柄伞形车盖。伞的顶部是圆形,车厢是横长方形,这与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有关。每个车轮有30根辐条,当时以30天为一个月,车轮滚动象征日月轮转,所谓“轮辐三十,以象日月”。可以说,一部车子将秦人的宇宙观都涵盖在了其中。 

后乘二号车呢?是供主人出行乘坐的,总重量达1241公斤,驾车人坐姿驾车,称作“安车”。其车厢分前后两室,狭小的前室供御手乘坐,宽大的后室为主人乘坐。车室的后面有门,左、右与正前辟有三个窗户。正前窗板为镂空的菱形花纹,窗板可以开启,便于主人与御手互通信息。两侧窗可以前后推拉,窗板亦是镂空菱形纹,从室内可以观察到车外的情况,但外面的人难以看清车内。篷盖面积达2.3平方米,将御官也罩在下面。由于车窗“开之则凉,闭之则温”,所以该车也叫辒辌(wēn liáng)车。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途中病死于河北沙丘后,就是用这种车运回咸阳的。 

巧夺天工 

考古人员分析认为,大概是因为当时制作工艺方面的局限,铜车马没有被做成当时实用车马那般大小,而是按照原来车马的形制缩小了二分之一。不过,在做工方面却是非常考究的。铜车马共有3000多个零件,虽然经两千余载,有的工艺方法至今仍为现代工业所沿用。以车轮为例,密集的辐条分散了车身重量对轮圈的压力,使得轮子既轻快又结实。从侧面看,辐条靠近车毂的地方明显加宽,为的是加强轮子横向受力的强度,很像今天的自行车轮。另外,它的青铜配比也特别科学,如伞盖加铅更有延展性,直径1.5米,最薄处仅0.5毫米。还有,在车马装饰件上用铜丝环相扣组成的链条,丝径最细处竟只有0.5毫米,经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铜丝表面无任何锻打痕迹,粗细均匀,显然这是用拔丝法制作。每个链环是由铜丝的两端对接焊成,对接面合缝严密。像这样纤细的铜丝究竟是采用什么工艺焊接,至今还是待解之谜。 

铜车马的人物刻画,可谓是栩栩如生。例如,高车御手面部表情沉静,严肃中透着一丝轻松;而安车御手则跪坐于前室,面带几分恭谨的微笑,内心的自负、不安、尽职和忠诚,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据史书记载,当年,秦始皇出游时这样的车乘有81驾。其盛况,观此铜车马可想而知,而他本人乘坐的车马,不用说,更是豪华气派啦。

拓展阅读:从秦始皇陵铜车马看秦代严密的手工业法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