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斯达纽斯和普拉多的社会支配理论

斯达纽斯和普拉多的社会支配理论

时间:2022-03-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斯达纽斯为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是少有的能够在政治心理学界有所成就的美国非洲裔学者。普拉多基于其女性身份,对性别间关系有着深入的研究。社会支配理论是一种群体间关系的理论,受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政治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的影响。[4]斯达纽斯︵1945︱︶普拉多︵1961︱︶
斯达纽斯和普拉多的社会支配理论_西方政治心理学史

群体间的关系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大量的有关群体心理学的文章皆是有关群体关系方面的。内外群体的概念由萨姆纳(Sumner)于1906年提出。内外群体的研究多与偏见相关。马瑞林·B.布鲁尔(Marilynn B.Brewer)总结了有关外群体偏见的相关研究成果:首先,群体间的竞争影响着对外群体的敌意。相互依赖的群体间竞争越激烈,内群体越有吸引力,对外群体越有敌意。其次,经常失败或被剥夺的群体会导致过度补偿的评价,偏见会更重。最后,群体内外成员间的相似性程度对偏见也有影响。内外群体的差别突出性导致偏见,分类的突出性导致偏见的稳定性。[1]

在群体间相关性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亨利·塔吉菲尔(Henri Tajfel)和约翰·C.特纳(John C.Turner)的社会认同理论,包括以下三种主要假设:其一,个体试图维护或强化他们的自尊,他们极力寻求正面的自我概念;其二,社会群体或社会归类,以及他们的成员与正面或负面的价值内含相关,根据社会或群体内部的评估,结果可能是正面或负面的,从而影响着个体的社会认同;其三,对自己群体的评估取决于具体的参照群体,根据对价值特性和特征等的比较得出。[2]

社会认同理论受到了许多学者的批评。体制辩护理论指出存在如下的心理过程:一种占主导地位的环境,无论是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还是性别的、法律的,仅仅因为它们存在这一事实,就会被接受、解释和论证。也就是对已有的秩序进行合法化的论证,甚至以牺牲个人或群体的利益为代价。[3]有些处于社会地位较低阶层的人,譬如黑人,与白人相比会更加满足于现状。

社会支配理论(Social Dominance Theory)与此有些类似,该理论认为,社会存在着等级,有些人属于支配群体,有些人属于从属群体,群体地位的差异导致心理的差异,从属群体的成员多对自己的群体贬损,整个社会的规则利于支配群体。如果说体制辩护理论更擅长解释从属群体的心理,那么社会支配理论则更擅长解释支配群体和从属群体是如何形成的。

社会支配理论是由斯达纽斯(J.Sidanius,1945—)和普拉多(F.Pratto,1961—)提出的。斯达纽斯为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是少有的能够在政治心理学界有所成就的美国非洲裔学者。普拉多为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两人都从事群体间关系研究,斯达纽斯基于其非洲裔的身份,对非洲裔群体在美国的地位颇多关注,除此之外,他对性别关系和社会进化论也多有涉猎。普拉多基于其女性身份,对性别间关系有着深入的研究。两人合作出版了《社会支配论》一书,详细解释了社会支配理论,并用社会支配理论解释了一个社会中主要群体间的关系问题。社会支配理论是一种群体间关系的理论,受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政治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的影响。但两位学者认为,社会支配理论严格来说既不是社会学理论,也不是心理学理论,而是一种整合性的理论,综合了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政治心理学等的理论,通过社会支配理论,将个人的人格和态度与制度性行为、社会结构两个领域联系起来。[4]

斯达纽斯︵1945︱︶

普拉多︵196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