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米达斯与黄金渴望

米达斯与黄金渴望

时间:2022-0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上,像马科斯这样贪恋黄金的人有许许多多。对黄金的渴望,还产生了许许多多血腥的故事。很快地,男爵及他的炼金术士被处以火刑,和那些可怜的姑娘们一起,成了黄金的殉葬品。至今,这还是黄金的重要用途之一。早期的人类认为,黄金是一种神圣的太阳神的金属。另据报道,1991年中国生产黄金超过100吨,居世界黄金生产国第6位。

马科斯、米达斯与黄金渴望

历史老人伸脚跨进1994年的门槛后不久,一条短短的消息在世界上掀起了波澜:英国电视节目1月20日报道说,有人已在瑞士苏黎世一座机场仓库里发现原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巨大黄金库藏。这笔黄金重达1240吨,是贪婪的马科斯执政21年间从国库里攫取的。

历史上,像马科斯这样贪恋黄金的人有许许多多。对黄金的渴望,还产生了许许多多血腥的故事。可怕的蓝胡子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1440年的一段时间里,在法国拉瓦尔男爵的城堡附近常有少女失踪,有人反映曾听到过城堡中传出少女的惨叫。不久,在得到教会的允许后,一队龙骑兵搜查了这可疑的城堡。天哪!这是多么的残忍啊——男爵要炼金术士炼取黄金,而术士们说炼得黄金必须要有少女的热血,于是几百名少女被偷偷绑架进城堡,又在那里被杀。很快地,男爵及他的炼金术士被处以火刑,和那些可怜的姑娘们一起,成了黄金的殉葬品。男爵长有很特别的蓝胡子,从此,蓝胡子的恶名就和黄金的历史联系在一起了。

几乎过了整整5个世纪之后的1925年,在早已坍塌的拉瓦尔城堡废墟中发现了石英金矿脉。看来,当年的炼金术士正是用它为蓝胡子炼取黄金的。

据考证,人类早在八九千年之前,便发现黄金了。伟大的马克思在他的名著《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写道:“黄金实际上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金属。”黄金之所以那么早就被人们发现,主要是由于它的化学惰性,使它不论在哪里,都不受空气和水的作用。在大自然中,除极少数碲化金外,它都以单质状态存在。此外,它固有黄色光辉,也很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

最早吸引人类的,是黄金的金光灿烂。古代,人们曾用⊙表示金,因为金子像太阳一样,永远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辉。现在,拉丁文中的“金”一词是Aurum,来自Aurora一词,就是“灿烂”的意思。据说,古人很早就用黄金做成饰品来佩戴。至今,这还是黄金的重要用途之一。

不过,古人钟爱这闪亮的金属,并非完全像澳洲的园丁鸟喜爱闪光的小玩意儿一样。早期的人类认为,黄金是一种神圣的太阳神的金属。据传,在古印加帝国最富饶的城市库兹,有过一座太阳神庙。正殿的墙壁和天花板上都覆盖着金箔,到处镶满了金星星、金蜻蜓、金蝴蝶、金鸟,它们仿佛翱翔在人们的头顶上,富丽堂皇,栩栩如生。庙宇周围由金色的果园环绕着,树叶、果子、栖在树上的鸟儿都是金子做的。在金树丛中的金宝座上,坐着“太阳神的儿子”——印加大帝的木乃伊

黄金——这种代表天神的金属自然是十分珍贵的,因此它后来的被用作货币使用丝毫也不令人奇怪。大约在2500年前就出现了最早的金币,是位于小亚细亚西部的奴隶主国家里底亚制造的。金币上镌刻着一只奔跑着的狐狸——里底亚主神巴萨列乌斯的象征。后来,波斯王基尔征服里底亚后,金币开始在波斯及中近东的一些国家流通。中国人用黄金作货币,大致也在那时候。战国时的楚国,曾有一种叫“郢爱”的方形金币流通。1964年在陕西临潼的秦代遗址中发现了8块金饼,考证下来也是作货币用的。

黄金的珍贵还在于它的易于加工,可制成极为精致的工艺品。金是金属中最富有延展性的一种。1克金可以抽成长达4000米的金丝,也就是说,只要用区区500克的黄金,抽成的丝就可以从北京拉到广州。黄金还可以捶成比最薄的纸还要薄得多的金箔,厚度还不到十万分之一毫米,如果你把一张这样薄的金箔盖在你现在看的这页书上,照样可以看下去,因为它是透明的。只是这极薄的金箔不复可见灿烂的黄色,而会带点绿色或蓝色。可是极细的金粉构成的胶体溶液却是红色的,著名的金红玻璃便是把极细的金颗粒分散到玻璃液中制成的。

用金制成的工艺品几乎可以无限期保存下去,因为金的性质极其稳定,在空气中完全不会生锈,也难与酸咸反应,只有浸到由硝酸和盐酸混成的最厉害的酸——王水中,才会被溶解。194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丹麦物理学家玻尔为躲避德国法西斯的迫害,被迫离开哥本哈根。因无法携带诺贝尔金质奖章,使将它溶解在王水中,置放于实验室试剂架上。战后玻尔重返哥本哈根,才从王水中重新分离出黄金并复制成奖章。

不过,如此出色的黄金也有它的缺憾之处,就是硬度不高,容易磨损。19世纪时一则奇特的故事可为此佐证:欧洲一家大银行的老资格出纳员每天在清点金币时,并不像旁人那样在木制桌面上进行,而是特地从家里带来一块呢绒铺在桌面上,每星期换一块,为此还深为上司赞赏。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他每个周末将呢绒带回家后就放在坩埚中烧毁,呢绒上沾有的金币相互撞击时碰落下来的金粉,就溶解成极小的金粒。

其实,珍贵的黄金地球上到处都有:海水里约含十亿分之五;地核中黄金平均含量高达每吨2.6克;各种石头(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及煤灰、植物中均有微量的黄金。但黄金性情孤僻、不合群,大都呈游离状态的微细金粒形式存在,要提取它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沙里淘金”这个成语说明了获得它的艰难。

沙里淘金的科学依据是金的密度非常大,是水的19.3倍,是沙的数倍。人们利用金与沙密度的悬殊,用水冲洗含金的沙,较轻的沙子冲掉了,留下来的就是金粒。为了得到一小撮金沙,就得在大量沙中用簸子和水来“淘金”,真可谓“千淘万漉历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

但也有人竟会用省力得多的方法“采金”。上个世纪末在美国发生了一桩趣事:离费城造币厂不远处有一座极古老的教堂,一次维修时,有人愿出3000美元买下教堂已锈蚀不堪的铁皮屋顶。教会主持认为这个人简直是疯了,但既然他本人自愿,这笔买卖还是做成了。请看买主是如何处理这破东西的——他把铁皮上的积尘都搜刮起来,然后用大火烧灼,结果得到了大约8000克黄金,其价值远远超过了3000美元。原来他早已探明:毗邻的造币厂烟囱中冒出的大量金尘不断地飘落在周围的建筑上,日积月累,数量可观,而旧教堂作为其中最大、最老的建筑,“油水”必定也最多。

黄金虽然稀少难得,可是它不会像钢铁那样锈烂掉,所以世界上黄金的库存量总是在慢慢增加的。据估计,千百年来,全世界已开采出来的黄金大约有近10万吨,可制成15.5米见方的一块立方体。另据报道,1991年中国生产黄金超过100吨,居世界黄金生产国第6位。

在当代,虽然黄金退出了流通领域,但它的价值并不因此而减少,像马科斯这样的黄金拜物狂大有人在。对于这些人,恐怕听听下面这则希腊神话故事是有益的:宙斯的儿子狄奥尼斯,由于弗利季亚王米达斯救了他的老师西连,慷慨地表示可以满足米达斯提出的任何一个愿望。米达斯高兴地叫了起来:“我要让凡是我接触到的东西都立即变成金子!”于是,当他坐到椅子上时,椅子成了金椅;当他用手端起杯子喝水时,连杯带水立即变成了金子;面包和佳肴他都无法沾唇,因为一入口就变成了金子。这下,米达斯害怕了,哭喊道:“开开恩吧,仁慈的狄奥尼斯,我恳求您收回赏赐给我的礼物!”

这样的故事,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不无启迪的。

(张 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