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把传统设为未来】

【把传统设为未来】

时间:2022-09-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设计师张雷是米兰设计周的常客,在 2012 年凭借“From 余杭”系列作品成为首个获得米兰家具展卫星展 Salone Satellite Design Report Award 的中国设计师,之后,今年的张雷,带着“融”五年展来到了米兰 Tortona 区,同时,这也成为了米兰最受关注的中国展。“融”是一个过渡、未完成的状态。这几年,他不断继承着传统并颠覆着传统。

设计师创新的原动力其实有两大方面,一方面就是知识,另一方面就是材料和工艺。这两个方面,是水果和蔬菜,需要你吃到肚子里才能消化,消化之后才能产生出设计来。这其实是中国设计未来能产生伟大设计或者是非常经典设计的一个基础。

——张雷

 

> 骆毓芬的作品《森物改造计划》

 

每年四月,几乎大部分的产品设计师都会齐聚米兰,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决。在这场对决中,“中国设计”似乎总有人认为其是个伪命题,它有连续的发展脉络吗?它有对传统的适当的继承发展模式?它有什么可以归纳出来的明显特征吗?

 

中国设计师张雷是米兰设计周的常客,在 2012 年凭借“From 余杭”系列作品成为首个获得米兰家具展卫星展 Salone Satellite Design Report Award 的中国设计师,之后,今年的张雷,带着“融”五年展来到了米兰 Tortona 区,同时,这也成为了米兰最受关注的中国展。

  

> 陈旻作品《杭州凳》

 

“融”是一个过渡、未完成的状态。它是未定性的,充满各种可能。更是一种工艺的进化,传统手工艺在当代设计中得到了新的发展。而未来回头再看,现在的创新,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之后,又将不断被再次融化、解构,从而进化成新的工艺。张雷享受着这种“未完成”的状态,不管是设计本身,策展,还是设计图书馆的将来。这几年,他不断继承着传统并颠覆着传统。“设计师是传统文化的延续者,也是未来设计的创造者。品物流形就是把传统做成未来,将传统的东西被打散、肢解,成为我们设计的营养。

 

>“品物流行”作品《AIR CHAIR》

 

> 陈旻作品《Y BENCH》

 

而“融”,是一个承诺,是一个用 5 年时间,把中国传统手工艺和当代设计带回世界舞台的承诺。

 

说起“融”展览,不得不说它的起源,2009 年,张雷提出了“From 余杭”计划,开始了用设计为传统工艺找到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的,寻找中国的设计之源的设计之路。张雷和他的合伙人 Christoph、Jovana 走访了余杭多个古村落和传统手工艺人,从设计师的视角对自然造物重新设计,深入思考“FutureTradition(传统的未来)”这个命题,发掘传统技艺。2013 的夏天, “From 余杭”计划演变成“融 · Handmade In Hangzhou”设计展,五年的时间,五个传统材料,第一年,竹 ;第二年,丝 ;第三年,土 ; 第四年,铜 ;第五年,纸。每年邀请十多位不同领域的设计师,从不同的角度,用同一个思想“融”,对中国传统手工艺进行解构和再设计。

 

> 范承宗的作品《圆》(左图),《红》(右上)和《龟》(右下)。


此次米兰设计周上的“融”展,则集结了 5 年以来,50 位来自 12 个不同领域的设计师,他们拜访超过 30 个自然村落、研究近 2 千多种材料,设计出了 70 件作品。这 70 件作品中包括了 51 种手工艺和 300 种传统材料。同时,也可以看到“竹、丝、土、铜、纸”中国最古老常见的五大元素将被淋漓尽致诠释的魁丽。而这些设计师中,有平面设计师、产品设计师、建筑设计师、空间设计师、首饰设计师、陶瓷设计师、家具设计师、服装设计师、面料设计师、摄影师、交互设计师、艺术家等。有来自国际设计大赛中崭露头角的新贵,有在行业里被称翘楚的工作室或独立设计师。但这次,他们将抛去所有的个人身份,只为演绎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只为表达匠心之初衷。一切,回到设计之始。

> 张小川的作品《海上丝路》系列

 

> 王圣海的作品《隐》

 

在“竹”部分的展览中,张雷所在的“品物流行”创意小组带来了一件由不锈钢和竹子做成的“AIR”椅子,这张椅子的座位部分用宽度相等的竹片编织而成,简约的设计让整张椅子看起来轻盈无比,仿若空气。自认为“身体里住着老灵魂的”年轻设计师范承宗受传统竹管家具的“包管”工艺之启蒙,将单一竹管借由立体切割达成造型的三种层次转换,三种截然不同的材料特质,被浓缩于极简单的单一物件上。将这件作品赋予了集镜子、相框和托盘于一体的多用途产品。他带来的另外两件作品《红》与《龟》也同样都是运用了竹作为主要材质。可以当做发簪来使用的竹器《红》以纤维聚合来看待竹材,并将其构成方式予以解构、变形与重组,用以实现红色的各种象征意义、想象与情绪,成为一件以竹材和烤弯塑形技术来表达“红色”的创作尝试。《龟》则是受传统插秧竹志农具“莳田管”的启蒙,选用四种当地竹种 :麻竹、孟宗竹、桂竹等,萃取四种竹材的生长尺寸极限,并用电脑运算,创造尺寸渐变的一套竹盘,可盛装食物也可以作为零钱盘、置物盘使用,翻转过来放在桌面上摇晃,也是一件简单的摇摆雕塑,是一次以现代化数位工具参与传统工艺制造过程与开发的一次创新尝试。

 

> 1983ASiA创意小组的作品《瑞兽之书》

 

> 张繁、柯晓琳的作品《人性面料》实验。

 

在“丝”部分的展览中,首饰设计师张小川使用了金珀、925 银、真丝线、木、磁、天然淡水珍珠和钢等材质创作出《海上丝路》系列首饰。她认为昔日的海上丝路,是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海路,而今天的海上丝路,是全球经济、文化、生态融合的大环境,时至今日,“丝”这种材质,已经不仅仅是贵重的成衣材料,它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符号,“丝”的喻意,对艺术文化已经起到“文化质感”的作用。“从东方到西方,由平面至立体,一个世界,东西两面,这是我在首饰创作中的新语言。”张小川如是说。还有一件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来自曾经得到过 A’DESIGN AWARD 意大利国际设计大奖,TDC 东京字体设计奖,HKDA 香港设计环球大奖等诸多奖项的设计品牌 1983ASIA,这件名为《瑞兽之书》的作品灵感来自黔东南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书型针线包,是古老的民族智慧和一本实至名归的“无字天书”。其结构巧妙,条理清晰,使用耐用等特点很适合衍生其他功能重新进入现代生活。而“官补”是华人图腾崇拜的凝结点,它极好的诠释了“瑞兽”对于华人的意义。1983ASIA 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将两者结合,以亚洲人的身份,将官补中不竭的故事,精妙的视觉熔炼成《瑞兽之书》这件作品,愿香火不灭,世人皆惜。

 

> 孙昕、黄海文、赛托格的作品《水磨石系列》

 

目前任教于实践大学工业产品设计学系的台湾设计师林晓瑛带来的《回家》系列作品位于“土”部分的展览, 《回家》系列,是一组骨灰盒系列,是最自然、无毒,可再循环利用,并借此把墓地变成林园“灰融植林”的自然葬法,使其与土壤融合后可恢复土地生命力的材料。原本总是被丢弃的谷壳,经过 800 度以上的碳化处理,不但没有虫卵,其中丰富的二氧化矽单体及呈碱性的碳化谷壳,不但可以补给土壤养分且矫正酸化的土壤,还能恢复干净土壤和永续生命力。而一直专注于陶器制作的“耳语”工作室此次带来的是《地质的层》系列陶器,这组陶器使用了便于快速制作和大批量生产的灌浆工艺和用不同种类或色泽的土,在灌浆过程中,自下而上逐层灌浆,像是潮水般的涨退与覆盖,或者是地层的累积与融合,使得最后在同一个物体上同时呈现出不同地域和纯度的土质,更可以感受到从宜兴黑紫砂土到景德镇高白泥的融合,同时,原本快速的“灌浆”动作变得缓慢而具有仪式感,泥浆在缓慢的转动中附着成型。如此反复数次完成的容器仿佛能触摸到“时间”的力量。他们带来的另一件作品则是用染布的方式,赋予陶瓷特殊的质感与色彩。染布与陶瓷原本是毫无关联的两种工艺,在该系列的作品中,“耳语”将染布的工艺变为一种给瓷坯上色的手段。通常陶瓷的表面上色是通过上釉的方法或者将色粉溶于泥土,“耳语”这次先用高温矿物色粉进行染布,再将布介入灌浆的模具中,给予瓷坯布的肌理与色彩,探索色彩在物体表面上的全新呈现形式。


>“耳语”工作室的《陶瓷与布染》系列

 

在本次展览中,作品最多的部分应该就是“纸”和“铜”两部分了。在这两部分的作品中,有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年轻设计师罗黛诗与谭志鹏的作品《行走的花器》用黄铜制成,他们将石蜡浇铸工艺与铜着色工艺结合,铜的刚与柔在“形”与“色”之间自由生长,生长出顽皮的细胞生物。来自台湾的设计工作室 BUT 在剪纸工艺的启发下,领悟到一种特别的切割方式,可以将 2D的平面拓形为立体的 3D 凸面。凸出的表面和几何裂缝相互搭配,在光影交错让普通的金属片材产生新的蜕变。他们的另一件作品《AO》Chair 是一个会随着使用而产生变化的椅子,椅面起初是平整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延展性的椅面会因为受到人体的重量而被压下去,贴合臀部而产生形变,行成一个微凹的弧度,六边形构成的花纹图样从边上往中间慢慢增大,从而得到自然且具有形式感的椅面。

 

> 孙昕、黄海文、赛托格的作品《2016 made by time》

 

> 林晓瑛的作品《回家》系列/ 碳化谷坛

 

主要研究金属编织工艺的“一物设计工作室”擅长用铜丝来设计灯具。一卷极细的铜丝,一根钩针,便可以开始编织。铜丝经过编织后产生出织物肌理,同时兼具织物的柔软细腻和金属的韧性,单个螺旋状线圈规则排列呈现出一种韵律的美感。一件作品需要千万次的重复的编织动作,需要制作者有极大的耐心去完成。每一针编织都是修行,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因此,观众们才看到了现在的《纤》系列灯具。

 

> 林晓瑛的作品《光的重量》

 

展览中有一个有意思的设计作品出现在有关于“纸”的部分。乍一看,这件作品所用的材料均是食物,比如猕猴桃、草莓、香蕉、覆盆子、柠檬、杏仁、糖等,这是来自中国的食物和产品设计师袁瑗的作品《可吃的剪纸》。这位在法国巴黎生活和工作的华人设计师 2010 年毕业于法国兰斯艺术与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2014 年在巴黎创立了 Yuan Yuan 设计工作室,不断发展自己的设计思想,专注于人与物之间的互动。作为食品设计师,她的工作室通过设计的实验来探寻人与食物之间的感官和情感联系。她相信食物设计能深入体现人与物的互动,因为它可以被任何人想用。她设计的食物场景创造出一个环境,一个人们可以用新的方式吃和玩的环境,开放了一个触及所有感官的实验。这次她的作品用了食物做成纸来完成。食物纸是用鲜生的食材低温烘干制成,可以保存几个星期,并保持原有的味道。它尊重食物的自然特性,纯天然。这件作品将纸的特性应用到食物上,在新的食物形式下发生的人和食物的新的互动的探索。灵感来自于中国的民间艺术——剪纸。

  

> BUT工作室的作品《变化的凸面》

> 孙昕、黄海文、赛托格的作品 《HELLO》动物挂钩

 

还有一件跟剪纸有关的作品来自“品物流性”的主设计师 Jovana Zhang, 她是塞尔维亚家具和空间设计师,曾在贝尔格莱德、伦敦、米兰工作过。从杭州的京杭运河到米兰的运河,从京杭运河边的柳树,到米兰运河边盛开的紫藤,Jovana 的作品《乐堤花园》用 15 张巨大的剪纸作品,完成了这个空间上的穿越,同时,也用当代的设计语言重新演绎成了一幅立体的剪纸花园。

 

> 罗黛诗、谭志鹏的作品《行走的花器》

 

> 陈尚仪的《纤》系列作品。

 

“如果说,‘融’的第一年是一枝盛开的花;第二年,我们期待‘融’是一颗恒星;而现在,我真的期待‘融’是一个五年为一周期滚动的车轮,希望它永远不要停下来。”张雷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 刘伟学、汤薇的作品“纸伞”系列

 

> JOVANA ZHANG(品物流形) 的作品《乐堤花园》

 

“也许产品做成后,我们已经很难意识到这究竟来源于哪一类中国传统文化,但我们仍能感觉到一种明显的中国气质。我们想从精髓上去做。希望 10 年 20年之后,它会像瑞士制造一样深入人心,并成为余杭高端制造业和文创的标识。”这是张雷的期望。但如何让更多传统文化及手工艺在得到保护的基础上,通过产业化推广获得“重生”,则需要更多人一起努力。(文:九月   图:本刊编辑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