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姑娘们与哲学家们》

《姑娘们与哲学家们》

时间:2022-09-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姑娘们与哲学家们》这本书是菲茨杰拉德献给自己的妻子赛尔妲·莎尔的,有趣的是,在开篇《岸边的海盗》中,我们就看到了赛尔妲的小说版,一个显然是被惯坏了的富有女孩。菲茨杰拉德曾经把《姑娘们与哲学家们》中的八个故事粗略地划分为了三大类,一类是“值得阅读的”,比如上文提到的《冰宫》;一类是“有趣的”,比如开篇的故事《岸边的海盗》;还有一类则被菲茨杰拉德称为“垃圾”,《伯尼丝剪头发》就是其中之一。

说到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大多数人的第一反映或许都是那本《了不起的盖茨比》。无疑,这本书早就成了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和众人皆知的文学经典,但有趣的是,菲茨杰拉德当初的名气,更确切地说,收益,却并不来源于这本小说。那时,他的小说似乎除了评论家的褒扬以外并没有为他带来多少实质性的收入,真正让他在当时的美国大众读者中受欢迎并最终使他成为有钱人的,还是那些他为杂志报纸赚写的,在不少评论家眼中“商业化倾向严重”的小故事。在这其中,为菲茨杰拉德创下最多收益的或许就是《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他在这里发表了众多让人津津乐道的小故事,并一度被人们称为“Post Writer”。在这些短篇小说中,出版人Charles Scribner挑选出了八个别巨匠心的故事,集结成书,并于19209月出版——这就是我们现在要说的《姑娘们与哲学家们》(Flappers And Philosophers)。

有人曾经用“形式大于内容”来评价这本书——诚然,菲茨杰拉德的精巧构思和细腻的语言向来都是他文学创作中的亮点。他精雕细啄着自己的语言,为自己笔下的喧嚣时代渲染上了一层独特的美感,并让自己的小故事读上去带着音乐般的节奏和旋律。因此说,菲茨杰拉德对文字的敏感和驾御显然是他区别与一个业余作者的重要因素。但显然,这些故事并不能简单地被一句“形式大于内容”来概括,书中那些对年轻人精神世界深刻而内省的描述,对二十世纪的美国坦诚公正的看法,以及那种淡淡的怀旧情绪和作者无穷无尽的想象力,无不在作品中的人物和读者间找到了共通,以现实为根基同时又很好地超越了现实。这里有为了得到自己那个喜欢幻想的心爱人而谋划出来的温馨“海盗剧”,这里有为了进入社交圈和抵制同龄人的压力而不得不牺牲了自己一头漂亮长发的孤单女孩,这里有曾经一度辉煌却最终在冷冰冰的现实面前幻想破灭的退伍士兵,当然这里也有为了追求北方的节奏和活力而抛弃了南方的闲适和庸懒的女孩,诸如此类。菲茨杰拉德把自己的敏感和细腻融入了这些惟妙惟肖的角色中,作为一个天生的浪漫主义者和理想破灭者,菲茨杰拉德笔下的人物浓缩了一个时代。而在这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那些被作者归纳成“Flapper”的女孩们——她们蔑视传统保守的价值观,有活力有热情,敢于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她们是菲茨杰拉德笔下的女主角,也是他灵感和创作的核心。下面就让我们从书中找出三篇最为典型的作品,一起来看看,那时的美国读者们,是为什么会爱上菲茨杰拉德的。

《岸边的海盗》(The Offshore Pirate)是个有趣的小故事,有些人不喜欢它,觉得它更多只是为了赚钱而写的,没有太多感情,更没有深入挖掘人物性格的滑稽剧,不过,菲茨杰拉德独有的小情调以及他为女主角赋予的那种无可救药的浪漫情怀还是让人读完之后忍不住微微一笑——特别是文章的结尾处:

——“那些袋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呢?”

——“是佛罗里达的泥土。我只对你说过两句真话,这就是其中之一。”

——“我想,或许我能猜到另外一句是什么。”她踮起脚尖,轻轻地吻了他。

这个故事中女主角可以说是菲茨杰拉德心目中Flapper”的典型——不愿意听从家人的旨意,喜欢幻想并且异常有自信。《姑娘们与哲学家们》这本书是菲茨杰拉德献给自己的妻子赛尔妲·莎尔的,有趣的是,在开篇《岸边的海盗》中,我们就看到了赛尔妲的小说版,一个显然是被惯坏了的富有女孩。要知道,赛尔妲本人就是一个喜欢炫耀,叛逆不羁,有着迷一样性格的女孩,也正因为如此,她本人就被看作是“爵士时代”的代表人物。难怪人们要说,菲茨杰拉德一生中最大的影响,就是“抱负,文学,普林斯顿,赛尔妲·莎尔和酒精”了。

考虑到这篇故事的结局带了些牵强和刻意夸大的成分,菲茨杰拉德本来打算把整个故事干脆写成女主角一个不可思议的梦,但最终还是为了故事情节的精彩生动把这个梦境去掉了。故事中,女孩子最终被男孩子想出的夸张怪招打动了——这个主题后来也经常会被菲茨杰拉德反复地利用。 

《冰宫》(The Ice Palace)是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中公认的杰出代表,因为在这篇小说里,作者除了对女主角萨莉的心路历程作了最为逼真详细的描绘以外,还从中引发出了美国南方与北方之间的习俗,以及文化涵养上的冲突和矛盾,体现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独到的理解和前瞻性——在菲茨杰拉德之后,不少作家都把逐渐失落和萎靡的南方作为他们的创作灵感,这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福克纳和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当然,这篇小说的创作显然也依旧受到了妻子的影响,因为赛尔妲·莎尔本身就是个来自亚拉巴马州的活力女孩。“赛尔妲对我说,‘你永远也不会理解那些南方联盟军的坟墓之于我的意义’,我回答说,‘我对这种感情太理解了,以致于我可以把它写成故事’。”于是,我们就读到了这篇《冰宫》,而其中来自南方的女主角对着坟墓落泪的情形也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萨莉是个活泼好动的南方女孩,精力充沛的她虽然迷恋南方的优雅和闲适,但最终还是决定同一个北方小伙子订婚,因为她认为那种快节奏有活力的北方生活更适合自己的性格。她对自己的南方玩伴这么说:

“你为人处世的方式是那样的温柔甜美,即便是那些让你看上去像个失败的举动也被我爱在心中——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沉迷,那些慵懒的日子和你的漫不经心,你的慷慨,都是那样的让人迷醉——但我不能嫁给你,被束缚在古旧的南方只能让我变得焦躁不安,我会觉得——自己是在浪费生命。”

可如愿以偿地来到冰天雪地的北方之后,萨莉才发觉原来一切都不像她设想的那样完美。她不适应这里干冷的环境,不喜欢北方人对南方人的轻视,她甚至无法忍受人们不称呼她的全名……

“这是一个既怪诞又异常形象生动的地方,”菲茨杰拉德评价说。而如果说在这之后福克纳对南方的描述更多是无情的揭露,而威廉斯则是通过自己小雨般温柔的言语对那块神秘的土地做了抒发了更多的怀旧和迷恋的话,菲茨杰拉德就更像是一种中立公正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候的年轻人是如何因为家乡的不同而产生这样那样的冲突的。

菲茨杰拉德曾经把《姑娘们与哲学家们》中的八个故事粗略地划分为了三大类,一类是“值得阅读的”,比如上文提到的《冰宫》;一类是“有趣的”,比如开篇的故事《岸边的海盗》;还有一类则被菲茨杰拉德称为“垃圾”,《伯尼丝剪头发》Bernice Bobs Her Hair就是其中之一。但事实是,这个小故事却受到了最多人的拥护,也是菲茨杰拉德最为流行的短篇小说之一,勤于搜索的话你也可以找到这个故事的同名电影。

Bernice bobs her hair in the barbers in the square/All her new-found friends are there to see it done/Bernice bobs her hair/She's been driven to despair/Cause her cousin doesn't care about anyone”。如果你喜欢Divine Comedy,或许你会听过这首名为《Bernice Bobs Her Hair》的歌曲——显然,这就是小说一个不错的浓缩,虽然歌曲长度限制了它更为深入的展开。故事是这样的,伯尼丝是个漂亮又富有的女孩,却总是无法得到男孩子的认可和追求,于是,伯尼丝请求她那个自信同时又很受男孩子欢迎的表姐来出谋划策。“跳舞的时候不要总高昂着头,或许有些老淑女会告诉你那样很高贵,但这会让一起跳舞的男人很不舒服”;“对那些不太自信的男人好一些,如果你能把他们吸引住,那么接下来那些受欢迎的男孩子也会开始和你跳舞了”。当然,这其中最绝妙的一招或许就是伯尼丝后来常常在谈话中使用的“开场白”:

“你觉得,我应该把头发剪短吗?”

“我决定了,下周我会去理发店,让人把我的头发剪短。当然,如果有人想看的话,我是会收门票的,不过你们要是都来给我打气,我倒可以发一点包厢招待券。”

“我当然觉得短发是不道德的事情,可是如果你既不能让别人开心,又不能让别人吃饱的话,那你就只能学着让人吃惊了。”

…… ……

显然,作为一个内心还是很传统的女孩,伯尼丝只是嘴上这么说说以吸引人们的注意而已——这招果然奏效,越来越多的男人都开始被她吸引了,这其中也包括原来只是一心一意追求其表姐的男孩子。最后表姐因此心怀嫉妒,当着众人的面和伯尼丝较真,怂恿她去剪掉自己一头美丽的长发。于是,为了不让自己颜面丢尽,伯尼丝只能带着一种走上绞刑架的感觉让理发师剪短了自己的头发。

在这篇小说中,菲茨杰拉德把一个不合群的局外人的心理斗争刻画地淋漓尽致,也借此向人们展示,即便是那个安逸享乐的年代,身边的同龄人带给一个人的压力以及那种为了让自己受欢迎而需要采取的竞争方式之激烈程度也还是难以想象的,我们也由此看到了大多数年轻人的心理世界。有趣的是,这篇小说最初的灵感也是来自菲茨杰拉德本人写给妹妹备忘录,而其中的内容就是指导她如何受到男孩子们的关注和喜爱的。

当然,那个时代女孩子的叛逆在这篇小说中也有很好的体现:“不要再给我谈什么《小妇人》了,这个早就过时了!现代女孩怎么还能跟那里面那些愚蠢的妇人一样!”

或许,读完这些小故事,你会找到迷恋菲茨杰拉德的原因,显然这不仅仅是他天生的俊潇洒和他放荡不羁的个性。他笔下那些闪耀在纸上精力充沛躁动不安的美丽女孩,并不仅仅只属于那个独特的年代,即便是今天,她们的活力和热情还会感染到每一个读者,让他们在合上书本时会心一笑,感叹一下年轻的魅力和美好。

(文/仝欣)

(2008年2月《Hit轻音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