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孤独感的结构

孤独感的结构

时间:2022-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孤独感的结构始终是与孤独感的内涵紧密相连的。对孤独感内涵与特征的理解不同,其孤独感的结构的提法也不尽相同。我国学者对于孤独感结构的探讨多数都是在国外孤独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提出来的。邹泓等人研究了我国青少年的孤独感现状,并提出孤独感的四维结构即纯孤独感、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知觉、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和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
孤独感的结构_青少年孤独感略论

对于孤独感结构的研究与讨论,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提法也有所差异。但是,孤独感的结构始终是与孤独感的内涵紧密相连的。对孤独感内涵与特征的理解不同,其孤独感的结构的提法也不尽相同。到底孤独感的结构模型是一维、二维还是多维度的?国内外心理学家、学者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探索与论证。

一、孤独感的一维结构

Russell,Peplau & Cutrona(1980),Russell & Cutrona(1988)研究指出,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这种孤独被定义为一维的情感状态,即自我孤独。自我孤独,主要通过孤独体验的描述来探讨人们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质与量(性爱、友谊、同家人的关系、同集体或团体的关系):它与每天独处的时间、独自进餐的次数、独自过周末的次数呈正相关;与朋友交往的频度、好朋友(知己)的多少呈负相关;与孤立感、空虚感、被抛弃感、自闭感、抑郁、疏离感、不好交际或不满显著相关。

二、孤独感的二维结构

Weiss(1973)对孤独感的结构进行了探索,区分出两种孤独,即情绪孤立和社会孤立,并编制了一些量表试图把握这种区分。这也是研究孤独感结构模型的开始。Cerson &Perlman(1979);Shaver,Fueman & Buhrmester(1985)认为孤独应该是二维的,孤独感主要分为短期的、可能为一过性、境遇性的孤独(状态性孤独)和长期的、特质性的孤独(特质性孤独);状态性孤独较特质性孤独不稳定,特质性孤独的稳定性较好,而状态性孤独变化最大;特质性孤独与社交拙劣、应付能力以及归咎于社会性失败相关显著;状态性孤独也与社会交往技巧有关,并且一部分状态性孤独者有尽力与人交往的倾向。

三、孤独感的多维结构

(一)国外关于孤独感多维结构的研究

Scalis,Ginter&Gerstein(1984)编制完成的孤独量表是一个多维量表,主要针对孤独者的各种情感体验,评价孤独者特殊情感的频度与强度,即把孤独感的结构概括为衰竭频度与强度、孤立频度与强度、激越频度与强度、颓废频度与强度四个方面。他们认为,孤独感的评定与抑郁、焦虑的评定相关,衰竭、颓废因子几乎与抑郁情感是同义词,激越因子与焦虑有关,孤立因子可能与抑郁、焦虑有关系。

1987年,Vincenzi& Grabosky则把孤独感分为四维结构,即情绪孤立、社交孤立、情绪孤独和社交孤独,其中孤立主要描述“现在我的生活如何”,孤独主要描述“现在我对生活感受如何”。Gierveld &Tilberg(1990)通过探讨孤独者对孤独的感知、体验及对缺乏人际交流的评价,把孤独分成三维结构:强度(社会剥夺感的性质及强度)、时程(孤独的易变性或稳定性)、情绪特征(缺乏正性情感,如幸福与爱;以及存在负性情感,如害怕与不确定感,等等)。

(二)国内关于孤独感多维结构的研究

孤独感定义的多元性似乎反映了人们对孤独个体在所处环境的社会缺失的本质的看法不同。我国学者对于孤独感结构的探讨多数都是在国外孤独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提出来的。邹泓(2003)等人研究了我国青少年的孤独感现状,并提出孤独感的四维结构即纯孤独感、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知觉、对目前同伴关系的评价和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李艺敏等人探讨大学生的孤独感结构,指出我国大学生的孤独感“四模型”结构:社会孤独感(个体由于缺乏对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的积极信念,而导致的孤独感)、人际孤独(对人际交往和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持消极观点,导致的孤独感)、自我孤独感(个体对自己评价低导致的孤独感)和发展孤独感(主要与个体特定阶段的发展任务以及个体对于发展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有关的孤独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