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摄影的产生对视觉艺术的冲击

摄影的产生对视觉艺术的冲击

时间:2022-09-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描绘摹仿自然始终是当时的艺术主流,摄影毫无疑问地在如实反映自然世界这一方面拥有着绘画所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画作中形象的大小比例要符合观赏者以及绘画者眼睛实际观察的需要。而画面形象的大小比例透射出的是眼睛与被关注对象间的距离,而这一“距离”既被掌握在画师的头脑中,同时也是观赏者眼中接受的“距离”。而摄影术的诞生改变了这一延续了几千年的默契,人类视觉艺术的创作与欣赏的规律——视觉与对象间的常态。

第一节 摄影的产生对视觉艺术的冲击

翻开人类的艺术史我们知道,由不同的种族贡献出的千姿百态的辉煌画面,在我们的眼中缔造出这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骄傲的过去。在这众多如繁星般的历史画面之中,我们可以目睹到东方、西方、中东、非洲、印地安等等诸多不同文化的风貌,追求表现现实生活的,描绘未知冥界的,关注表现精神世界的,等等,同一个世界中的文化艺术竟有如此多的不同。但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我们就会发觉,这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在尽其所能地描绘“自然”。由于地域的差别、气候的差别、物产的差别养育出文化的差别,才令被描绘的“自然”有了这样那样的“形式”区别,并且形成不尽相同的乃至有些迥异的文化体。而不同的文化体的文化表征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可见”之物作为他们表现观念的语汇,即便是天空中的行星也会被冠以地球上物种的名字(如星座说、星宿说)。我们身处的“世界”(自然)就是我们人类的文化艺术表现的语汇资源,区别只是不同描绘的方式、方法以及期望与祈盼。但是这一切随着1580年一个可以通过小孔记录景物的盒子的出现,逐渐改变了。这一新事物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欧洲的绘画领域。“在西方的艺术中,绘画总是画在建筑的顶部……随着暗箱的出现,在画架上作画也盛行起来。”(霍克尼)此时的暗箱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摄影,但是其基本原理是一样的,直至今日也未改变。

现代摄影术要从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Daguerre)发明银版法算起,因为银版法使得“暗箱”所得到的物像能够长时间稳定地保留在可视平面上。当时在为庆祝摄影诞生的一次晚宴上,著名画家德拉罗士(Paul DELAROCHE)院士即席发表讲演,他的中心议题是:“从今天起,绘画艺术死亡了,而摄影术诞生了。”此一宣言式的结论虽有武断之嫌,但在当时的情形下不无道理。描绘摹仿自然始终是当时的艺术主流,摄影毫无疑问地在如实反映自然世界这一方面拥有着绘画所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img1

图1 学生作品

摄影术在经过百多年的发展之后,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设备上繁多的品牌,设计制造精密的机械与光学、化学成就,同时给予我们的还有审视世界时的另一双“眼睛”。以前一直是绘画承担着这部分的责任。我们在欣赏传统意义上的绘画作品时,在每一个特定的平面中形象是必然具备的条件,也许是树木,也许是人物,也许是动物,等等,当然还包括技巧、色彩、情感等等其他元素。除了在欣赏品评画作的种种令人感动、赞叹的元素之外,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观察会发现,画作所呈现出的篇幅(平方尺度)以及人欣赏画作时的距离之间,潜藏着一种物理性的“距离规律”。画面相对较小时这一“距离”就会短,画幅大时则“距离”就会增大。并且画面大小与画中形象的大小之间,也存在着一种规律性的比例关系。如图1是一幅摄影图片,我们看了是否觉得这是个令人愉快的视觉感受呢?作为一幅平面的图,它是不是显得过于饱满了?这一“规律”体现出的是:画师作画时自身的眼睛和画中形象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一距离是有利于画师掌握表达整幅画的形态、色彩、空间等要素的。不论是恢宏的历史场面还是一堆静物,抑或是肖像作品,画面中的形象总是要和画幅之间保持“一定”(合适)的大小比例关系(如图2),这一大小比例维持在绘画工具可以表达细节,并能够令眼睛观察到的比例范围内。画作中形象的大小比例要符合观赏者以及绘画者眼睛实际观察的需要。而画面形象的大小比例透射出的是眼睛与被关注对象间的距离,而这一“距离”既被掌握在画师的头脑中,同时也是观赏者眼中接受的“距离”。而摄影术的诞生改变了这一延续了几千年的默契,人类视觉艺术的创作与欣赏的规律——视觉与对象间的常态。我们借助摄影可以看到较之绘画更细节的世界,也可以看到比绘画(传统)更宏伟壮观的场面,可以了解到细菌和微生物的本来面目(如图3),也可以感受到宇宙太空的浩瀚之美(如图4),可以体味到人体运动瞬间之美(如图5),同时也可以目睹地球另一端灾难发生时的惨烈(如图6),等等。这一切如果通过传统绘画艺术家的颜料与笔来表达,充其量也只能是接近事实,而摄影所提供的是“完全”的事实,虽然它还不能使得我们了解“这一瞬”的前因后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摄影是一门超越“距离”和“极限”的艺术,它令人类的视觉得到巨大的延伸,同时也引领人类重新审视我们生活的地球与宇宙。

img2

图2 桃花坞木版年画

img3

图3 PETER ARNOLD.1NC.

img4

图4 THE STOCK SOLUTION

img5

图5 HOWARD SCHATZ

img6

图6 DMITRID BALTERMANT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