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基本笔法分析

基本笔法分析

时间:2022-09-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假如是露锋起笔的动作,毫面的方位并不发生改变。收笔环节毫面基本不发生改变。米芾算是比较早的特别关注中锋笔法的书家。中锋笔法固然很重要,但并非唯一的笔法。虽然中锋笔法在书法笔法体系中非常重要,但是将中锋夸张到绝对的程度,显然也是不妥当的。对于中锋笔法,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笔法的丰富和多变是书法作品风格多样的前提,因此,将中锋绝对到“笔笔”的程度,有悖于艺术创作多元化的目的。

第三节 基本笔法分析

(一)起笔环节

起笔环节笔锋的状态有两种:藏锋和露锋。藏锋的效果是点画的起笔处不露尖锐的锋尖,而呈现圆浑或方硬的形态。这种形态主要是通过逆锋的动作形成的。露锋的效果是起笔处呈尖锐状,这种形态是通过顺锋起笔的动作形成的。

起笔环节毫面的运动状态表现为毫面部位和着纸面积的变化。假如是藏锋状态,那么逆锋起笔的动作必然会出现毫面的转换,但不易觉察。假如是露锋起笔的动作,毫面的方位并不发生改变。如图4-9、图4-10所示。

img65

图4-9 起笔环节之藏锋(逆锋)动作

img66

图4-10 起笔环节之露锋(顺锋)动作

(二)行笔环节

行笔环节是笔毫变化最复杂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伴随着笔毫的提按、绞转等动作,笔锋、毫面会发生复杂的转换。笔锋在行笔环节主要有三种状态:中锋、侧锋和偏锋。行笔过程中,笔锋可能处于任何一种状态,并随时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其他状态。如果笔画的行笔方向不发生改变,笔毫就只有提按的变化,如一些横、竖等笔画。如果笔画的行笔方向发生了变化,笔毫就要转笔或折笔。转笔的效果是圆浑婉转,折笔的效果是方劲直截。而在转笔和折笔过程中都会伴随微小的提笔后再按的动作,转笔和折笔时毫面一般不发生改变,只是保持中锋或实现笔锋状态变化。如图4-11、图4-12所示。

行笔环节毫面的变换也很复杂。毫面可能随着笔画行笔方向的变化而变化,从一个方位转换到其他方位。实现这种转变的动作是翻笔,即“在书写过程中,使原来中锋运行的毛笔的某一毫面在折点上作毫面的翻折,使改变方向后接触纸面的另一相对应的毫面继续做中锋运行”(黄惇、庄希祖、李昌集《书法篆刻》第130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翻笔可以使笔画具有明显的立体感(见图4-13)。

(三)收笔环节

收笔环节的笔锋状态和起笔环节很相似,都只有藏锋和露锋两种状态。收笔藏锋可用回锋动作实现,露锋则用逐渐提笔出锋动作实现。收笔环节毫面基本不发生改变。如图4-14、图4-15所示。

img67

图4-11 转笔间含有微小的提笔和按笔动作

img68

图4-12 折笔处显现出明显的提笔后再按的动作

img69

图4-13 绞转、翻笔的动作使笔画呈现出明显的立体感

img70

图4-14 收笔露锋(提笔出锋动作),毫面不发生转换

img71

图4-15 收笔藏锋(回锋动作),毫面仅有微小的转换

如果将笔毫的空间与时间运动形式综合起来,便可得到全部的笔法动作表,如表4-1所示。

img72

全部的笔法动作可以概括为:藏锋与露锋、提笔与按笔、转笔与折笔、翻笔与绞转。需要说明的是,书写过程中任何笔画的起、行、收都是一气呵成的动作,并不是刻板地按上述表格的步骤进行,尤其是行草书。将用笔动作分解为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以及把笔画的书写分为三个环节,只是为了分析和叙述的方便。另外,书写速度的变化对笔画的形态与质感也有相当的影响,书写速度对基本笔法动作的依赖性很强,只要熟练掌握了基本笔法动作,对书写速度和节奏的控制并非难事。

【知识链接】

关于“八面出锋”和“笔笔中锋”

“八面出锋”说出自米芾,其实质是中锋用笔。中锋笔法出现得很早,其理论渊源可上溯到汉代蔡邕的《九势》“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米芾算是比较早的特别关注中锋笔法的书家。其实,中锋笔法与相对的侧锋笔法一直都为历代书家所关注而并未偏废。中锋笔法固然很重要,但并非唯一的笔法。碑学思想和理论兴起后,中锋笔法得到了空前的重视,甚至被夸大。“笔笔中锋”说就是其中的代表。

“笔笔中锋”出自沈尹默的《笔法论》:“笔笔中锋,点画自然无不圆满可观。所以历代书家的法书,结构短长疏密,笔画肥瘦方圆,往往因人而异,而不能不相同的,就是‘笔笔中锋’。”虽然中锋笔法在书法笔法体系中非常重要,但是将中锋夸张到绝对的程度,显然也是不妥当的。对于中锋笔法,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笔法的丰富和多变是书法作品风格多样的前提,因此,将中锋绝对到“笔笔”的程度,有悖于艺术创作多元化的目的。实际上细细观察“二王”的作品,它们并非笔笔中锋,而是呈现出侧锋、中锋,甚至出现偏锋不断转换的复杂现象。对此,黄惇也曾指出沈尹默的“笔笔中锋”说误了很多人。

【思考与练习】

1.理解并论述书法工具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2.简述三指执笔法和五指执笔法的异同。

3.理解笔毫的运动包含笔锋和毫面两方面的运动,并能从时间和空间综合的角度分析笔锋和毫面的运动方式。运用这一原理对一些经典书法作品进行技法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