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时间:2022-06-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7.2.1 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理论潜力和现实潜力进行了概念区分,并提出本部分的总体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上升相当于节省数量的土地资源。

7.2.1 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理论潜力和现实潜力进行了概念区分,并提出本部分的总体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

1)基本概念

建设用地集约潜力是指在现有技术、经济和制度条件下,通过一定的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进而提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空间。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目前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而且取决于未来一定时期内地区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其大小与目前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成反比,与科技进步贡献率成正比。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同时也是一个相对概念,对于不同的参照标准,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也有所不同。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可以分为理论潜力和现实潜力。理论潜力是指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参照既定的标准,在理论上具有的进一步提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空间。现实潜力是指在目前的自然环境、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制度供给等约束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实现的潜力。

2)分析方法

本部分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的方法。尽管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是一个相对概念,但实际操作中通常将其折算为一定条件下的绝对土地规模。其基本分析思路如下:

图7.12 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方法示意图

对于生产性用地,假设初始时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地均投入或产出)为I0,经济产出(I0E0Q0O)的土地资源总需求为Q0。根据发展经验,预测时期t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可上升至It,等量的总产出(图中矩形I0E0Q0O与矩形ItEtQtO的面积相等)所需土地资源将降至Qt,即理论上可以在不影响经济产出的条件下,将初始时期(Q0-Qt)上的经济活动转移集中到Qt规模的土地上。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上升相当于节省(Q0-Qt)数量的土地资源。现实中,由于建筑物等固定投资的耐用性,一般无法将已经开发利用的土地全部“置换”出来进行全新的开发,但是通过追加投资、提升技术等手段,提高现有用地的经济承载与产出能力同样可以达到节约土地的效果。因此,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可以从土地利用的规模或接纳经济活动的承载力两方面进行表述。对于居住用地,一般使用人均用地作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测度指标。

3)研究思路

在对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建设用地、开发区用地以及产业用地集约利用理论潜力测算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资金投入、社会文化等因素,分析和测算全省各类建设用地在2005~2010年和2011~2020年的现实潜力。

4)研究内容

就城镇用地来说,主要是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Ⅰ级、Ⅱ级和Ⅲ级标准的上限值测算了江苏省城镇用地集约利用的理论潜力;然后,结合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以全省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现有的闲置、空闲土地、批而未供土地以及旧城改造潜力作为全省未来一段时期内可能实现的现实潜力。

就农村居民点用地来说,参照《村镇规划标准》中人均建设用地标准Ⅲ级、Ⅳ级和Ⅴ级上限值测算了江苏省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理论潜力;并在农村居民点整理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估算了全省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现实潜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