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链接一:三书六礼话婚姻_冷历史

链接一:三书六礼话婚姻_冷历史

时间:2022-04-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书”是奉行“六礼”应具备的文书,也是古时保障婚姻有效的文字材料,有点类似今日的结婚证书,分别为聘书、礼书和迎亲书。请期仪式历代相同,即男家派使者去女家请期,送礼,然后致辞,说明所定婚期,女父表示接受,最后使者返回复命。“亲迎”又称迎亲,为六礼中最后一礼,指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

链接一:三书六礼话婚姻_冷历史

婚姻从古至今都是人生中的大事,古时结婚礼仪讲究颇多,有“三书六礼”之说。“三书”是奉行“六礼”应具备的文书,也是古时保障婚姻有效的文字材料,有点类似今日的结婚证书,分别为聘书、礼书和迎亲书。

聘书指“定亲之书”,是男女双方正式缔结的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礼书即“过礼之书”,是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徵(过大礼)时用;迎亲书即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所谓“六礼”则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这一娶亲程式早在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名目和内容则有更动。汉平帝元始三年(3年)曾命刘歆制婚仪。汉朝以后至南北朝,皇太子成婚无亲迎礼。而从东汉至东晋更是因社会动荡,顾不得六礼,仅行拜时(拜公婆)之礼,连合卺仪式也省略掉了。直到隋唐,皇太子才恢复行亲迎礼,帝室成婚也重新依照六礼行事。宋代官宦贵族仍依六礼,民间则嫌六礼烦琐,仅行四礼,省去问名和请期,分别归于纳采和纳徵。《朱子家礼》连纳吉也省去,仅余三礼,遂成为明代的定制。清代仅重纳采、亲迎二礼,中间加女家铺房一礼。据清代《通礼》载,汉官七品以上才实行议婚、纳采、纳币、请期、请迎五礼。清末时局动荡,社会巨变,六礼也就逐渐衰落无存了。

“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纳采时男方的礼物只用雁。其实除了纳徵礼(下聘)以外,其余五礼均需男方使者执雁为礼送予女方,因为雁是候鸟,随气候变化南北迁徙并有定时,且配偶固定,一只亡,另一只不再择偶。古人认为,雁南往北来顺乎阴阳,配偶固定合乎义礼,婚姻以雁为礼,象征一对男女的阴阳和顺,也象征婚姻的忠贞专一。后来因雁不易捕猎,便改用木刻的雁代之,到近代则用鹅、鸭、鸡三种活禽代替行奠雁礼,以定婚姻的和顺。这种用雁之礼又称“奠雁礼”,在韩国、朝鲜等国至今仍在模仿袭用。

“问名”是六礼中第二礼,即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帖后,卜吉合八字。问名的目的在于防止近亲婚姻,以及占卜其婚姻是否适宜,亦即“夹八字”。(www.guayunfan.com)古代绘画中女方接受男方的提亲。

“纳吉”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宋代民间多以合婚的形式卜吉订婚;到了明代则以媒氏通书、合婚取而代之;至清代,“纳吉”已融于问名和合婚过程中;民国时期,无纳吉仪,只有简单的卜吉习仪,多将女方庚帖放置于灶神前,如三日内无异事发生,则认为顺利,拿男女庚帖去合婚,庚帖上一般写有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等,就是俗称的“八字帖”。

“纳徵”亦称纳征或纳成、纳币,为六礼中第四礼,即男方向女方送聘礼。《礼记·昏义》孔颖达疏:“纳徵者,纳聘财也。徵,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男方在纳吉得知女方允婚后才可行纳徵礼,这也是六礼流程中唯一一个不用雁的环节。周朝聘礼“凡嫁女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士大夫以玄束帛,天子加以毂圭,诸侯加以大璋”。帛是古代丝织品的总称,圭和璋都是一种玉器,古时称生子即为“弄璋之喜”。币,意为彩色的丝,后世所谓的“彩礼”就源于这个典故。周制婚礼的聘礼取其象征意义,不像后世那样看重经济价值。先秦的彩礼很简单,士大夫仅用五两彩丝加上两张鹿皮即可。隋唐聘礼固定为九种,即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双石、棉絮、长命缕、干漆等,各项物品皆有祝福夫妻爱情永固的意义。但到了后世,彩礼就要实际多了,还包括饰物、绸缎、牲畜或现金等物,聘礼开始不再有具体的规定,成了家势家世地位的比拼。至此,周礼取聘礼的象征意义,一变成为取义取利兼得的手段,而往往后者反要重于前者,失去了“礼”的本意。

【西汉】窦绾墓中的青铜合卺杯

1968年出土于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妻墓,应该是二人的信物。明人胡应麟《甲乙剩言》中提到“合卺玉杯”时说:“形制奇特,以两杯对峙……凤立于蹲兽之上。”此杯造型完全吻合当时的规制。

“请期”又称告期,俗称选日子,即选定良辰吉日,为六礼中第五礼,一般为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亲迎娶的日期。《仪礼·士昏礼》:“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请期仪式历代相同,即男家派使者去女家请期,送礼,然后致辞,说明所定婚期,女父表示接受,最后使者返回复命。至清代,请期多称通信,即男家用红笺将过礼日、迎娶日等有关事项一一写明,由媒人或亲自送到女家,并与女家商议婚礼事宜。

“亲迎”又称迎亲,为六礼中最后一礼,指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诗经·大雅·大明》:“大邦有子,伣天之妹,女定阙祥,亲迎于渭。”亲迎礼始于周代,历代沿袭,为婚礼仪式的开端。亲迎礼形式多样,至清代,新郎亲迎需披红戴花,乘马或坐轿到女家,由傧相引领拜其岳父母以及诸亲,岳家则加双花披红作交文。迎新妇出门上车后,准夫婿需先亲驾车并“御轮三周”,也即让车轮转三圈,据清朝王夫之说,“轮三周”的距离约为五丈六尺四寸。最后新娘由其兄长等用锦被裹抱至轿内,轿起则女家亲属数人伴送,称“送亲”,新郎在家迎候。

六礼之外,古时还有“安床”和“搬嫁妆”的程序。在婚礼前数天的吉日,由好命婆将新床在有利于新人的吉位安放,然后铺上龙凤被,并撒上红绿豆莲子、红枣、桂圆、核桃等喜果。安床后新人便不可睡新床,孕妇、戴孝者及有月事之女性更不可入内。此外,安床后要请生肖属龙的孩童在床上翻转,俗称翻床、翻铺,为早生贵子的象征,并于晚间祭拜“床母”。安床后不能安房,亦忌单人独睡,所以大喜之前,准新郎睡觉时,需由一少男陪伴。“安床日”起至“亲迎”前,嫁娶之家通常会剪贴红双喜字,中堂、门上要贴,棉被、枕头上也要绣“喜”,以兆吉祥,古称“压床”,有开枝散叶、人丁兴旺之意。

婚礼前一天,男方要去女方家“搬嫁妆”。女方将嫁妆陈列在庭院中,让人观赏。发妆前,男方要送一笔礼金给女方父母,发妆开始先后有序,要先马桶再被褥。搬妆队伍以鞭炮送行,富裕之家搬妆队伍绵延一里多长,以显阔气。嫁妆进入男方大门前,要放鞭炮迎接,请夫妇双全、子孙满堂或家境富裕的“福气婆”来铺床,以求吉利。

举行婚礼前最重要的仪式是“上阁”及“上头”。“上阁”是准新娘出嫁前一段时间留在家中一角,通常是闺房或阁楼之内,并由一班闺中密友陪伴。此刻要暂时摆脱平日的生活习惯,作好心理准备,以求日后能适应男家陌生的生活环境。新娘直至出嫁当日才被允许离开阁楼,因此俗称姑娘出嫁为“出阁”。现代人亦有类似“上阁”的活动,新娘于婚礼前一晚邀请姐妹、密友在女家留宿整晚互诉心事,为第二天踏上人生另一阶段作好准备。虽然偶尔也有姐妹们情绪激动落泪的情况,但这眼泪却并非一味苦涩,而是有着种种复杂的情绪,就如同上花轿前的那几滴“离娘泪”一般,既有对闺阁生活的眷恋,也自饱含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