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经济学界一直推崇“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型”,在这一模型中,个体都直接和市场联系,不能够对其他个体施加影响力,个体之间的关系当然没有存在的价值,这里经济学神化了个体。同时,经济学分析,如生产函数,把现实经济中异质的要素都假定为是同质的,要素同质的假设否认了关系的存在。而且,当代经济学理论将经济视为一种具备其自身律则的领域,经济学可以完全独立于社会生活的其他层面。总体上,主流经济学回避对关系网络的研究。
近年来,系统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有了较大的发展。社会经济学家们认为,任何一个组织所在的环境的主要特征是组织和外界联系的社会网络。他们强调,所有的经济活动如同其他社会活动一样,都不是在“真空”环境中发生的,相反,是在社会网络中发生的。所谓社会网络是指,由一系列社会关系联结在一起的结点(个体或组织)的总和,市场中的交易关系只是社会网络关系的一个子集。社会网络中的个体和组织的经济行为,不仅受其所处的总体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也受其在社会网络中所处的位置的影响。
从新创企业来看,创业者的知识和技能不是一种可以在市场上很方便地买卖的商品。知识的交换和转移很大程度上不在市场上发生。一些知识被看成是一种公共产品,因为其一旦产生,一个人或企业的使用并不会限制其他人或企业的同时使用。但是知识的转移,尤其是内隐知识的转移,往往伴随着高昂的交易成本。而且,知识的转移往往不是在市场中发生,而大多通过非市场化的交流完成。往往是知识越密集的活动,越依赖于非市场化的交流。因此,市场竞争不再是创业过程中知识管理的核心,各种交流和沟通在知识的交换和转移中更为重要。
创业的过程是创业者以其掌握的创意为杠杆吸引和组合外部的企业能力和资源的过程,获取这些资源和企业能力的渠道就变得非常重要。企业孵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帮助新创企业组织和协调其所需要的资源和企业能力,企业孵化过程就是将新创企业与各种社会网络链接的过程。因此,社会网络在知识传播方面具有市场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决定了社会网络在企业孵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企业孵化的过程中涉及的三种社会网络,即购买者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网络和非正式的网络。这三种社会网络是根据其功能来区分的。一般而言,创业企业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他们能动地学习和建立企业能力的过程,对于形成企业的竞争力非常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创业过程中问题的社会网络决定了创业支持网络的性质和边界:在解决新创企业问题的过程中,各种组织是从什么地方寻求知识技能和企业能力的支持的?投入产出关系当然是重要的,当新创企业的知识在市场关系中传输的频率越高,投入产出的关系就越重要,相反,交易关系越倾向于一般的商品,就相对不重要。很多时候,追求精确的股价和价值分配对新创企业来说是灾难性的,因为新创企业常常采用期权这种激励机制和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通过职业协会、学术会议、论文发表等形式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网络是信息收集和分享的渠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