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平衡与新闻真实

平衡与新闻真实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属性,是新闻报道的首要标准和第一选择,是新闻理论和实践的基本原则。新闻工作者应该恪守新闻真实的原则,做到真实报道一切新闻事实。在新闻报道中公平、公正对待各方意见和观点,正是平衡报道的要求。只有坚持平衡报道才能保证新闻真实的尽可能地实现。如果对新闻事实处理失衡,必然会导致新闻失实。
平衡与新闻真实_新闻平衡报道研究

(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真实一向被誉为“新闻的生命”,这一比喻足见真实对于新闻的重要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属性,是新闻报道的首要标准和第一选择,是新闻理论和实践的基本原则。新闻工作者应该恪守新闻真实的原则,做到真实报道一切新闻事实。今日之新闻,乃明日之历史。英国著名的报人约翰德莱恩认为:“新闻记者的职责与史家相同,就是不顾一切地寻找事实真相,所以他所贡献给读者的,不是政策、国策之类,而只是尽他们力量所得到的事实真相。”[25]正如我国古代史官,“不虚美,不隐恶”,为了捍卫历史事实的真实性,秉笔直书,即使为此丧失生命也在所不辞。

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媒体都无一例外地声称自己将坚定地奉行和遵循新闻真实原则。联合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报业道德规则》第1条和第2条分别规定:“不得歪曲或隐瞒事实”、“不得以谣言当作事实”。美国报纸编辑人协会制定的《报业准则》第4条规定:“凡一切新闻事业,当以对读者之诚信为其基础,故必须诚挚、忠实与正确。报纸为争取读者之信任,不论任何情形,都要力求正确。”[26]1947年,哈钦斯新闻自由委员会得出结论说,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而言,一个自由社会所需要的是“在为新闻报道提供意义的上下文框架里,对每天的新闻实践进行真实、全面、有智慧的新闻报道。”[27]《日本报业准则》中第2条规定:“报道新闻之基本守则,对于所叙述之事,必须正确与信实。”[28]

20世纪50年代,中国新闻界就开始讨论“新闻真实是什么,如何达到新闻真实”的问题,提出了新闻报道的“现象的真实”与“本质的真实”观点。[29]“本质真实论”认为“真”是事物本质的反映,新闻报道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满足于现象的罗列,而应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30]“本质真实论”提出后,研究者们又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有“主流和支流、本质方面与非本质方面”之分。如果新闻媒体仅仅报道其中一方面,又会出现难以全面反映现实的问题,于是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宏观真实论”;近年来有学者在“宏观真实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系统和完整的“整体真实论”。[31]我国新闻界经历了从“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到“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的深入探讨和认识逐步转变过程,虽然至今仍未达成全面共识,但不容置疑的是对新闻报道中“新闻真实”的追求。这种新闻价值观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把握新闻真实性时要有辩证的观点,处理好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的平衡,要做到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的有机结合。[32]

(二)平衡才能达到“最大限度的真实”

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尽量不存偏见,不带歧视。因此,坚持真实性一定要忠于事实。在新闻工作中,马克思提出“要把我们的全部叙述都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33]列宁曾说过:“我们的报道是我党的一面镜子。它应当经常保持干净,摆放端正,它所反映的东西,都不应失真。报纸由于具有严格的真实性和严肃的原则性,因而不仅在无产阶级和一切劳动人民的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威望,甚至在我们最凶恶的敌人的心目中也具有很高的威望。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非难我们的报纸不真实。”[34]毛泽东在创刊于1925年12月5日的《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上写道: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并不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东内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连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统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35]

事实是客观存在,然而新闻却是主观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哲学家孙正聿认为“人的关于世界的图景,当然是关于‘自在世界’即世界本身的图景;但是,人关于世界的图景,却只能是以自己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为中介,从而形成的关于世界的图景。”[36]人们以各种不同方式认知世界、感受世界,经验世界,就会形成不同的“世界图景”,建构起不同的“真实图景”。[37]此外,新闻工作受外在的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事实本身的复杂多变性、报道主体的认识能力、发稿时间要求等各种主客观条件,都有可能对新闻报道产生影响,决定了新闻报道所达到的真实必然是有限度的真实,不可能实现绝对真实。正如《华盛顿邮报》的记者、撰稿人和编辑鲍勃·伍德沃德曾经在法庭上为邮报发表的一篇调查性报道做辩护时说:“这个报道是‘有可能达到的最大程度的真实’”。当考虑到现实和局限,你就能够发现对于每个记者而言,要做到可能达到的最大程度的真实,已经是一项足够的挑战。

那么怎样才能使新闻报道达到最大程度的真实呢?布雷恩·S·布鲁克斯指出:“如何证明什么时候已经达到真实的目标,对此并没有绝对答案,但是每个负责的新闻工作者在感到满意之前都会就每篇新闻报道询问两个问题:它是准确的吗?它是公正的吗?准确是最重要的特征,如果没有建立在准确报道上,将永远达不到有可能达到最大程度的真实,而公正则要求记者要去找到一个新闻报道的每个视点,不会仅有一个视点,通常都要超过两个,公正要求让任何在新闻报道中被抨击或被质疑的人有充足的机会去回应。”[38]可见,要做到新闻真实,应该保证新闻报道中各方观点得到公平表达。在新闻报道中公平、公正对待各方意见和观点,正是平衡报道的要求。只有坚持平衡报道才能保证新闻真实的尽可能地实现。

(三)失衡必然导致失实

真实报道必须要做到对新闻事实的平衡“取舍”。如果对新闻事实处理失衡,必然会导致新闻失实。2007年《中国经济时报》关于“假粉煤灰”[39]报道,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07年7月4日,《中国经济时报》分别在1版和2版刊登了本报记者的报道:《武广铁路使用假粉煤灰事件调查》、《武广铁道假粉煤灰泛滥探源》,7月25日,又刊发后续报道《武广铁路使用假粉煤灰追踪》,3篇报道刊出后,被多家媒体和网站转载,在社会上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国经济时报》报道后,铁道部高度重视,组织调查和检验武广铁道客运专线,有关部门派出6个调查组对武广线进行了全线调查。专家组对专线使用的粉煤灰、矿物掺和料的技术指标和重量标准进行了鉴定,现场调查了实体混凝土质量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所生产的混凝土质量合格,对混凝土抽样检测及外观检查均表明混凝土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性能良好。《中国经济时报》这则失实报道严重损害了武广客运专线工程建设在国内外的形象,而且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记者未进行深入采访,偏听偏信一方所给出的事实和意见,没有在报道中全面平衡地阐释各方的意见和观点,导致这则报道“从基本判断到最终定性都产生了严重失实”。[40]

因此,只有平衡报道才能达到新闻真实,否则失衡的报道势必会导致新闻失实。做到了平衡,新闻真实性的实现就又多了一重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