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弗朗兹·纽曼思想的理论背景

弗朗兹·纽曼思想的理论背景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这场争论正是纽曼思想成长的理论背景。众所周知,魏玛时期德国公法学家有“四驾马车”,除了前述的施米特、黑勒,还有凯尔森和斯门德,他们展开了思想上的较量。在这个层面上,可以说“四驾马车”是在相同历史情境下对同一问题展开的思想上的较量。

1932年7月,德意志帝国总统兴登堡以普鲁士邦公共安全社会秩序遭到破坏为由,援引魏玛宪法第四十八条,行使“紧急专制权”,中止普鲁士邦政府的一切职能,由联邦政府对该邦一切事务直接管理,并派出了“国家专员”具体负责。适时,普鲁士邦总理丧失“权力”,赶到莱比锡状告联邦政府中止普鲁士内阁的行为,认为其没有合法性。这个案件是对魏玛宪政的严重考验,官司细节无须赘述,但诉争双方的辩护代表却是公法学界鼎鼎有名的人物。代表普鲁士邦政府的乃是赫尔曼·黑勒,代表帝国政府的乃是卡尔·施米特。结果,施米特胜出,黑勒失意。但是,失意者未必失义,且这场官司的胜利者施米特也未必在思想界罕逢敌手。实际上,二者在官司之外的思想较量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该事件乃魏玛时期德国公法界关于国家学方法论争论的现实反映。而这场争论正是纽曼思想成长的理论背景。

众所周知,魏玛时期德国公法学家有“四驾马车”,除了前述的施米特、黑勒,还有凯尔森和斯门德,他们展开了思想上的较量。所谓思想之较量,大致有两种情形,要么对同一具体历史情境的判断迥异,要么对同一问题提出了不同解决途径。总之,需要围绕同一对象展开交锋。在这个层面上,可以说“四驾马车”是在相同历史情境下对同一问题展开的思想上的较量。同一历史情境,简而言之,乃德国由十九世纪后半期俾斯麦主政下的崛起历经一战战败,君主立宪政体瓦解,那个曾经貌似“无所不能”的利维坦倒下了,社会力量之“多”的事实与国家凝聚所需要之“一”的理想之间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鸿沟,二者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同一问题,乃学理上的,如19世纪中期摒弃自然法一般,20世纪出现了对实证主义的怀疑,尤其对于保障法律秩序之实质内容产生了争论。如放在更大的西方文明发展轨迹背景下,就是指现代性问题,概论之就是:现实秩序的阿基米德点在哪里?用黑勒自己的话来讲乃是:当代对国家的理解建立在哪些历史根基之上呢?[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