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注意并参与网络讨论

注意并参与网络讨论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出于对自身与国家处境的关心,公众开始自主参与有关外交政策的讨论,尤其是在中国面临的重大政治、经济问题上,国内公众舆论开始有了相当认真、广泛和深刻的思考。网络意见和网络舆论引起了外交层的高度关注。而国新办网络局副局长刘正荣也认为,网络舆论的渠道是畅通的,在中国外交决策与执行的全过程中,都会注意网络舆论的反馈。同时,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参与网络舆论的讨论。一是主动进行舆论调查,以掌握实际情况。

第一节 政府允许、注意并参与网络讨论

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与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出于对自身与国家处境的关心,公众开始自主参与有关外交政策的讨论,尤其是在中国面临的重大政治、经济问题上,国内公众舆论开始有了相当认真、广泛和深刻的思考。

在这种情况下,外交领域的舆论一律有了变化。很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与学生开始改变对中国外交政策“敬而远之”或“站脚助威”的态度,开始参与讨论,提出建议或不同意见。互联网的出现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在深度与广度上加速了这种改变。

因为中日双方矛盾较多[2],日本国内的种种不良动向[3]、中日之间的摩擦[4],都会引起所有关心国家命运的中国人的注意、讨论、警觉和疑虑,甚至是情感对立,对日关系问题就成了舆论和网络舆论关注的核心焦点之一。中国学界、政界和媒体界对双边关系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关注、讨论多种多样。许多年来,《人民日报》的涉日报道从量上来说长期占第二位(第一位是涉美报道)。[5]

中国普通公民借助网络这个表达意见和展示情绪的平台也开始对中日关系发表看法和感受。在几乎所有的网络社区中,都有关于日本问题和中日关系的讨论。一些以“不忘民族屈辱,反思历史教训”为主旨的网站纷纷建立,这其中包括:“中国918爱国网”、“爱国者同盟网”、“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反日货论坛”、“勿忘国耻网”、“独立师网”、“鹰缘网”、“广东爱国志愿者网”、“中日网”、“中国国旗网”、“爱国宣传志愿者网”、“抗日战争网”、“对日索赔网”、“祖国网”、“铁血军事”、“我爱中国”、“中国在线”、“汉韵唐魂”、“炎黄论坛”、“中华魂”、“兴华网论坛”、“炎黄神圣网”、“抗日根据地”等。

很显然,这些网站的存在是得到官方允许和认可的。以“中国918爱国网”[6]为例,2000年9月以前,由文化部下属的网络中心为该网站提供免费空间。在“九一八事变”七十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在2001年9月14—18日播放了5期的专题节目,第一期就是采访“中国918爱国网”,题目是《历史不能忘记》。2002年,“中国918爱国网”在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取得ICP备案:沪ICP备020858。同时,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教科书《高校“两课”案例教学丛书·第一辑》在“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案例”中收录了《劳动报》2003年9月19日对该网站站长吴祖康事迹的报道:《一个工人与爱国网站的故事》。

2000年7月7日,《南京大屠杀》画册正式由“中国918爱国网”发布,这是国内第一次把反映抗日战争历史的图片上网发布,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中新社首先以《南京大屠杀铁证网上可查》为题发布了这一消息。随即,国内一些媒体跟进报道。2001年“九一八事变”七十周年纪念日期间,该网和“历史与和平协作网”、“网同纪念网”、“英特公墓网”、“中国鹰派联盟网”成功策划了“全球中文网站网络共祭日活动”。通过该活动建立的“抗战死难先辈祭奠堂”[7]如今已经成为互联网上一个永久悼念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献身的战士、惨遭日本军国主义杀害的同胞,并且教育子孙后代、揭露日本右翼分子复活军国主义企图的阵地。凤凰卫视以《网上筑长城》和《吴祖康:追求历史真相》为题进行报道。日本NHK在中国摄制《二十一世纪的中日关系》时,对“中国918爱国网”进行了采访。

网络意见和网络舆论引起了外交层的高度关注。时任中国外长李肇星在与网民互动时表示,“网上有许多观点很有参考价值。比如说,关于中国的外交‘软’、‘硬’之争就能促使我们经常反省和深思。我们的外交官都有很强的爱国情感。”[8]作为网络时代的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每次发布会后必做的功课就是看网友评论。他说,对发布会的评论,说好的有说坏的也有,说你强硬的有说你软弱的也有。如果有一个回答被“群起而攻之”时就得想想,是不是自己没说明白。而国新办网络局副局长刘正荣也认为,网络舆论的渠道是畅通的,在中国外交决策与执行的全过程中,都会注意网络舆论的反馈。

同时,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参与网络舆论的讨论。一是主动进行舆论调查,以掌握实际情况。中国社科院与人民网曾就中日关系等问题多次对网民进行调查。二是积极介入网络舆论,加以引导,包括:外交官与网民互动、请专家释疑解惑等。三是关注网友的合理意见。李肇星在与公众进行在线交流时表示,中国政府的观点从民间言论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9]据与外交部门联系密切的外交学院张历历教授介绍,现在外交部门对社会媒体,特别是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观点和评论相当重视。由于互联网的时效性、广泛性,它已经成为外交部门必须时时关注的一种新兴媒体。[10]可以说,外交决策部门对网络舆论高度关注,并在很大程度上用网络民意来衡量舆论的动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