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大代表心声,一言一策总关情

人大代表心声,一言一策总关情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98年,周瑶琪教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2003年和2008年,他又两次当选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连续15年的人大代表生涯,使他对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有着切身的体会。虽然已是“老代表”了,周瑶琪形容自己“热情不减当年”。他说,“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就是为国家建言献策。否则,就是不称职嘛!”

1998年,周瑶琪教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2003年和2008年,他又两次当选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连续15年的人大代表生涯,使他对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有着切身的体会。

虽然已是“老代表”了,周瑶琪形容自己“热情不减当年”。他说,“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就是为国家建言献策。否则,就是不称职嘛!”他一打开话匣子,就像拧开的水龙头,滔滔不绝。

15年来,周瑶琪每年都要花两个月以上的时间参加全国人大会,做社会调查,准备提案。他主持和参与提交的提案涉及山东河北交界埕口大桥的修建、修改国家宪法、石油立法、私有财产保护、保护私营经济、校园安全立法、减免农业税、环渤海高速公路、黄河三角洲开发、乡镇政府财政难题等诸多方面,其中大部分都被国家或地方政府采纳。这鼓舞着他以更大的积极性参政议政,更让他看到了国家发展的光明前途。他的努力,展示了一名代表的良好形象和作为,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关心国是、参政议政,是我的神圣使命。”能够亲身经历国家十几年的发展变化,亲眼目睹国家在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就,尤其是有机会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建言献策,周瑶琪倍感荣幸。谈及10余年的参会经历,他说道,我亲身经历国家十几年的发展变化,亲眼目睹了国家在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就,更荣幸的是有机会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建言献策。关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他则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堆放在码头上的货物,“他们终究是要被运走的”。他希望大家客观的认识,越发展问题就会越多,或许时间比较漫长,但是问题总归是会随着发展而不断被解决的。

不求名利,做实事、做好事,脚踏实地为社会做贡献是周瑶琪一贯遵循的原则。他以他特有的严谨、务实、求真和勤奋,默默为社会做贡献。

周瑶琪在野外考察

作为从事能源研究的科学家,周瑶琪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辛勤耕耘,不断研制成功切实有用的新成果;作为连续3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周瑶琪为我国的能源发展问题深入调查、不断呼吁、竭尽所能。在多次人大会议中,他强烈呼吁:在当今能源高度紧张、国内外能源市场风云变幻的形势下,中国调整国家能源战略已迫在眉睫。周瑶琪表示,针对中国的发展状况和制约条件,正确答案是走可持续的低成本的能源发展之路。

当正确的意见和主张被政府采纳,当先进的新技术新方法在能源领域得到正确应用,当全社会认识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当清洁能源、绿色生活离我们不再遥远。我们应该想到,这其中,有着周瑶琪教授的力量和功劳;而这些成果,也是他最大的欣慰,鼓舞着他在我国能源发展的道路上,无怨无悔、不折不挠地继续努力。

周瑶琪少年成才,多次转换专业背景,在多个领域都做出成绩。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所求与所得,坚守内心理想。他是个责任感极强的人,人大代表的身份使他在多个场合强烈呼吁调整国家能源战略。骨子里,他视理想重于一切,甘于寂寞,百折不回。对于工作、事业,他不刻意去追求,不问收获、献身科学、只求耕耘的胸怀值得我们敬佩!

【作者简介】

张富祺,男,1994年11月生,广西崇左人。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记者团学生记者、2013级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先后获得三星级志愿者,社团活动积极分子,共青团优秀学生记者,新闻宣传先进个人,优秀共青团员、石大优秀学生记者等荣誉称号。在《中国石油大学报》、“齐鲁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媒体发表过多篇新闻通讯。代表作有《六零九宿舍》《谁当住了我的就业之路》《青春年华醉书香》《上大学是一种诗意的选择》等。

杨安,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宣传部记者,主要从事校园新闻采写和编辑工作。截止目前,累计在校内外媒体发表文章千余篇,累计80余万字。曾获得中国石油新闻奖、山东省高校校报好新闻奖、山东省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陈国明

陈国明,男,1962年生,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5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7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006年)。任山东省高校海洋油气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青岛市石油机械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海洋油气装备及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五届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第七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机电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Petroleum Science、《中国海上油气》等杂志编委。长期致力于油气安全工程和海洋石油装备等领域的科研及教学工作。主讲“安全工程信息化技术基础”等多门本科和硕、博士生课程,指导出硕士82名、博士31名,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1999年,主持创办面向石油、石化行业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负责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学科、安全工程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围绕国家油气工业安全生产的重大需求,构建油气安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先后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纵向科研课题40余项,包括国家油气专项子课题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863计划”课题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3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EI、SCI收录140篇),合作出版3部专著、教材,获国家发明专利16项、软件版权5项。取得近海石油结构安全分析与评估理论及工程应用、冰区平台疲劳断裂及可靠性评估理论及应用和深水隔水管与井口系统设计及安全分析等多项创新成果。现主持承担多项国家油气专项、“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重点致力于海洋(深水)油气资源开采装备与安全保障技术、安全工程信息化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