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长三角人口经济概况

长三角人口经济概况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泛珠三角国土约占全国20%,人口约占全国35%,创造了38.5%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12年安徽加入长三角之前,苏浙沪三地人均生产总值为69027元,远超京津冀人均生产总值53248元。2014年长三角人均生产总值因安徽的加入变成低于京津冀近10000元。人均生产总值与人均财政支出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水平,由此可知江浙皖三地与上海在公共财政支撑教育能力上的差距。

1.长三角及京津冀地区人口和经济情况比较

201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如表4-1所示,长三角四地面积约35.0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的3.6%;江浙沪皖共计2.1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创造了23.5%的国内生产总值。京津冀地区面积约21.6万平方千米,2014年总人口共计1.1亿,占全国人口的8%,创造了10.4%的国内生产总值。泛珠三角国土约占全国20%,人口约占全国35%,创造了38.5%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12年安徽加入长三角之前,苏浙沪三地人均生产总值为69027元,远超京津冀人均生产总值53248元。2014年长三角人均生产总值因安徽的加入变成低于京津冀近10000元。

表4-1 2014年全国及三大区域人口和经济情况比较

说明:本表格由2015年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分省年度经济、人口数据合成。

2.长三角及京津冀地区城镇化发展情况比较

如表4-2、表4-3所示,自2005年以来,江浙沪皖四地常住人口规模均有增长,江苏人口规模稳居第一,安徽其次,浙江紧随其后,上海市人口规模最小。四地城镇人口逐年增长,苏浙皖三地乡村人口规模逐年下降,城镇化率逐年提高;上海变化不大,城镇化率始终引领全国。2014年,上海城镇化率高达89.6%,远超江苏的65.2%和浙江的64.9%,也超过京津两地(86.3%、82.3%)。安徽城镇化率49.2%,与河北49.3%相当,均低于全国水平的54.8%。

表4-2 2005—2014年长三角地区四省市城乡人口变化(单位:万人)

说明:本表格由2015年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分省年度人口数据合成。

表4-3 2014年长三角与京津冀地区城乡人口状况比较(单位:万人)

说明:本表格由2015年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分省年度人口数据合成。

3.长三角各地及京津冀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比较

如表4-4、表4-5所示,按常住人口统计,自2000年以来,上海人均生产总值一直处于长三角地区四省市的领先地位,安徽远远落后于其他两省一市。2014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合计14.96万亿元,比京津冀多出一倍以上。长三角三大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各有不同,上海第三产业比重最大;江苏、浙江第二、第三产业相当,与天津一致;安徽第二产业比重最大,与河北大致相当。201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上海最高,与北京相当;江苏高于浙江;安徽与苏浙沪差距明显,略低于河北。2013年上海人均财政支出1.87万元,与北京(1.97万元)和天津(1.7万元)相当;江苏、浙江仅有上海的52%和46%;安徽最低,仅有7213元,高于河北(5937元)。京津冀总体人均财政支出与长三角大致相当。人均生产总值与人均财政支出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水平,由此可知江浙皖三地与上海在公共财政支撑教育能力上的差距。

表4-4 2014年长三角与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及人均生产总值

(续表)

说明:本表格由2015年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分省年度经济数据合成。

表4-5 2013年长三角与京津冀人均财政支出(单位:元)

说明:本表格由2015年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分省年度人口、财政数据合成。

4.长三角与京津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

如表4-6所示,安徽2013—2014年的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河北情况大致相同。江苏、浙江两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天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江苏略低于天津。上海与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致相当,上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北京,上海、北京的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高于本区域其他省区。由此可大致了解安徽居民在可能用于分担教育的潜力上与江浙沪的差距。

表4-6 长三角与京津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单位:元)

说明:本表格由2015年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分省年度人民生活数据合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