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重结晶及过滤

重结晶及过滤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重结晶是分离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的一种方法。被结晶物质溶于热的溶剂中,经脱色后,要进行过滤,以除去吸附了有色杂质的活性炭和不溶性的杂质。为了避免在过滤时溶液冷却,结晶析出,造成操作困难和产品损失,必须使过滤尽可能快地完成,同时设法保持滤液的温度,称为热过滤。为把结晶从母液中分离出来,通常采用布氏漏斗进行抽气过滤。

重结晶(recrystallization)是分离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的一种方法。从有机反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有机化合物通常是不纯的,其中常夹杂一些反应副产物、未反应的原料及催化剂等,纯化的方法通常是用合适的溶剂进行重结晶。

1.重结晶的基本原理

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是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若把固体溶解在热的溶剂中达到饱和,冷却时或加入不良溶剂,由于溶解度下降,溶液变成过饱和溶液而析出结晶。在这一过程中,固体有机物所夹杂的杂质,或在此溶剂中不溶或溶解度很小,可以通过过滤除去;或是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大,留在结晶的母液中,从而达到提纯的目的。

2.溶剂的选择

在进行重结晶时,溶剂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操作的难易,以及经济效益的好坏。选择溶剂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条件:

(1)不与被提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在不同温度,被提纯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差较大,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加;温度降低,溶解度很小。

(3)对杂质的溶解度非常大(结晶后留在母液中),或者非常小(可以过滤除去)。

(4)容易挥发,易于结晶分离除去。

(5)能给出较好的晶形。

(6)无毒或毒性很小,便于操作,价格低廉。

常用于重结晶的溶剂见表2-4。

表2-4 常用于重结晶的溶剂

在重结晶时,应该知道哪一种溶剂最合适及物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可以通过查阅手册或其他文献来确定,若查不到,可通过实验来决定。其方法是:

取0.1g待结晶物质的粉末于一个小试管中,用滴管逐滴加入,不断振荡,待加入的溶剂约为1mL时,注意观察是否溶解,若不溶,可小心加热至沸腾(防止溶剂着火!)。若此物质在1mL冷的或温热的溶剂中已全部溶解,则此溶剂不适用。如果该溶剂不溶于1mL沸腾溶剂中,则继续加热,并分批加入溶剂,每次加入0.5 mL并加热至沸。若加入溶剂量达到4mL,而物质仍然不能全溶,则此溶剂不适用。如果该物质能够溶解在1~4mL沸腾溶剂中,则将试管冷却,观察结晶析出情况。若结晶不能析出,则该溶剂也不适用。若结晶能正常析出,还要注意结晶的回收率,应当选择回收率较好的溶剂。

若找不到合适的单一溶剂,可选用混合溶剂。所谓混合溶剂,就是把对被结晶物质溶解度很大的(称为良溶剂)和溶解度很小(称为不良溶剂)而又能互溶的两种溶剂混合起来,从而获得良好的溶解性能。常用的混合溶剂有:乙醇和水、丙酮和水、乙酸和水、乙醇和乙醚、苯和石油醚、乙醚和丙酮等。

3.实验操作

(1)溶解脱色。首先根据所选用的溶剂选择适当的装置及热源。一般选用锥形瓶作为重结晶的容器。如果是易挥发的溶剂,则还应该在锥形瓶的上面加回流冷凝管。容器的大小根据所需溶剂的体积而定,如图2-20所示。

将待结晶物质置于锥形瓶中,加入较需要量稍少的溶剂,加热至微沸。若未完全溶解,可再逐次添加溶剂。每次加溶剂后,均需再加热至沸,直至物质完全溶解。为避免热过滤时有固体析出,需再多加20%左右的溶剂。在这一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是否有不溶杂质存在,以免加入过多溶剂;被结晶物质是否在溶解前有熔化现象,而使加入的溶剂量过少。如果含有有色物质,则在全部溶解后,再加入过量20%溶剂,稍冷后加入少量活性炭(固体的1%~5%,用量太多会吸附一些被纯化的物质),再加热煮沸5~10min。注意:不能将活性炭加入正在沸腾的溶液中。

(2)趁热过滤。被结晶物质溶于热的溶剂中,经脱色后,要进行过滤,以除去吸附了有色杂质的活性炭和不溶性的杂质。为了避免在过滤时溶液冷却,结晶析出,造成操作困难和产品损失,必须使过滤尽可能快地完成,同时设法保持滤液的温度,称为热过滤。热过滤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常压过滤,另一种是减压过滤。

在进行常压过滤时,一般选用颈短而粗的漏斗。在热过滤以前,要把漏斗预热或使用热水漏斗过滤,如图2-21所示。

图2-20 重结晶的装置图

图2-21 热过滤装置
(a)短颈漏斗;(b)热水漏斗

使用热过滤漏斗时,先在金属漏斗夹层内加水,将过滤用玻璃漏斗放在金属漏斗内,然后在侧管处加热。如果用易燃溶剂,在过滤前务必将火熄灭。

热过滤时,滤纸应妥帖地放置于漏斗中,过滤开始前,先用少量热溶剂湿润滤纸,以免干滤纸吸收溶液中的溶剂。漏斗下用锥形瓶接收(仅在用水作溶剂时才能用烧杯接收),并使漏斗紧贴住瓶颈壁。将待过滤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倒入漏斗中,全部滤毕后,用少量热溶剂洗一下滤纸,把滤纸上的少量结晶洗下去。如果滤纸上的结晶较多,需用刮刀将结晶刮回原来的瓶中,再用适量溶剂溶解过滤。把盛有溶液的锥形瓶用洁净的塞子塞住,放置冷却结晶。

减压热过滤的特点是过滤快,但遇到沸点较低的溶剂,会因减压而使热溶剂沸腾挥发,导致溶液的浓度改变,使结晶过早析出。

减压抽滤使用布氏漏斗,如图2-22所示。所用滤纸大小应和布氏漏斗的底部恰好合适。减压抽紧滤纸后,迅速将热溶液倒入布氏漏斗中,在过滤的过程中,漏斗里应一直保持较多的溶液。在未过滤完以前不要抽干,也不要使压力降得过低,防止溶剂被抽走。

图2-22 减压热过滤装置

(3)冷却结晶。把滤液放在冷水浴中迅速冷却并搅拌,则得到很小颗粒的晶体。小晶体由于表面积较大,吸附其表面的杂质较多。如果要得到均匀而较大的晶体,可将滤液在室温或保温下静置,使之缓慢冷却。

有时滤液形成过饱和溶液而不析出晶体,在这种情况下,可用玻璃棒摩擦器壁,使溶质分子成定向排列,而形成结晶的过程较在平滑面上迅速和容易。或者加少许晶种,使晶体迅速形成。

有时被结晶物质呈油状物析出,油状物长期放置也可以固化,但往往含有较多杂质,纯度不高。这时可将析出油状物的溶液重新加热溶解,然后慢慢冷却。当油状物析出时,应剧烈搅拌,使油状物均匀分散而固化,这样包含的母液就大大减少。但最好是重新选择溶剂,从而得到晶形较好的产物。

(4)过滤。为把结晶从母液中分离出来,通常采用布氏漏斗进行抽气过滤。布氏漏斗中的滤纸要比漏斗内径略小,使其紧贴于漏斗的底壁。在抽滤前先用少量溶剂把滤纸润湿吸紧,防止吸滤时固体从滤纸边吸入瓶中。用玻璃棒将容器中的液体和晶体分批倒入漏斗中进行抽滤。如果结晶容器中还有较多的固体,则需要打开安全瓶活塞,用吸滤瓶中的滤液洗出容器中的晶体,再按前述方法滤出。关闭水泵前先打开安全瓶的活塞通大气,将抽滤瓶与水泵间断开,防止水倒流入吸滤瓶中。

布氏漏斗中的晶体用溶剂洗涤,除去结晶表面存在的母液;为减少溶解损失,溶剂用量应尽可能少。洗涤时先要将抽气暂时停止,在晶体表面加少量溶剂,用玻璃棒小心搅动,但不要使滤纸松动或弄破,使所有晶体都润湿。静止一会儿后,再进行抽气。在抽气的同时,用干净的玻璃塞挤压晶体。一般重复洗涤1~2次。

如果重结晶的溶剂沸点较高,在用原溶剂洗涤一次后,可用低沸点溶剂(不良溶剂)洗涤,以使最后的产品容易干燥(此溶剂必须与原溶剂互溶而对晶体不溶或微溶)。

如果母液中的溶质较多,可将母液浓缩,回收一部分纯度较低的晶体,再进行重结晶。

(5)结晶的干燥。抽滤后得到的晶体吸附了少量溶剂,必须干燥后才能进行测熔点、定性及定量分析和波谱分析,以免影响鉴定。固体样品的干燥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空气晾干:将抽干的晶体放在表面皿上铺开晾干,上面用滤纸盖上,以防污染,在室温下放置几天后,就彻底干燥了。

烘干:对热稳定的化合物可以在低于其熔点的温度下用红外灯、蒸汽浴或烘箱等烘干。因存在一些溶剂,晶体可能在较其熔点低的温度下熔融,所以必须注意控制温度并经常翻动晶体。

4.混合溶剂重结晶

用混合溶剂重结晶时,可以先将两种溶剂按比例混合好,再按单一溶剂操作。也可以按如下方法操作:

(1)按照选择溶剂的方法,试出混合溶剂各自量的比例;

(2)将被重结晶物质加热溶解于适量的良溶剂中;

(3)如果有颜色,加入活性炭脱色;

(4)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或活性炭;

(5)用滴管逐滴加入热的不良溶剂,直至出现混浊,且不再消失为止;

(6)再加热使其澄清,若不澄清,可再加极少量的良溶剂,使其刚好澄清;

(7)将此热溶液在室温下放置,冷却析出结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