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胎儿心室流出道病变

胎儿心室流出道病变

时间:2022-08-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心室流出道是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最常发生的部位。已经显示胎儿期动脉圆锥畸形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于婴儿。其中法洛四联症、右室双出口及永存动脉干胎儿发生率更高,为15%~30%,较少见于完全型大动脉转位或矫正型大动脉转位胎儿。22号染色体q11缺失在法洛四联症、永存动脉干、主动脉弓离断或缩窄胎儿也较常见,右室双出口及大动脉转位胎儿较少见。矫正型大动脉转位胎儿罕见心外畸形。但多数胎儿内脏位置及房室连接关系正常。

心室流出道是先天性血管畸形最常发生的部位。包括2个范畴:单纯性病变,心脏发育一般正常;复杂畸形,伴有心室大动脉连接关系异常和大动脉相互关系异常,包括法洛四联症、完全型大动脉转位、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右室双出口、左室双出口及永存动脉干,统称为共干畸形或动脉圆锥畸形,由于心脏胚胎形成中动脉圆锥或动脉干异常发育所致。

1.伴发染色体异常及心外脏器异常 动脉圆锥畸形胎儿伴发染色体异常的几率较高(表4-3),最常见为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及13-三体综合征。已经显示胎儿期动脉圆锥畸形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于婴儿。其中法洛四联症、右室双出口及永存动脉干胎儿发生率更高,为15%~30%,较少见于完全型大动脉转位或矫正型大动脉转位胎儿。22号染色体q11缺失在法洛四联症、永存动脉干、主动脉弓离断或缩窄胎儿也较常见,右室双出口及大动脉转位胎儿较少见。

表4-3 胎儿动脉圆锥畸形伴发染色体异常

伴染色体异常的心外脏器畸形多见于法洛四联症(48%)、右室双出口(46%)、完全型大动脉转位(33%)及永存动脉干(17%)胎儿。矫正型大动脉转位胎儿罕见心外畸形。

2.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 参见本节右室流出道病变:伴有室间隔缺损的肺动脉狭窄。

3.完全型大动脉转位(complete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1)病理及血流动力学:主要解剖异常是动脉圆锥的异常及大动脉起源异常,主动脉起源于解剖学右心室,而肺动脉则起源于解剖学左心室。属于心室-大动脉连接不协调,房室连接协调。40%完全型大动脉转位伴有室间隔缺损,最常见为流出道型。左室流出道狭窄也较常见,可能由于纤维条索、纤维肌性结构或冗长的二尖瓣组织引起。主动脉瓣下狭窄较少见,但可能继发右室发育不良。

(2)胎儿超声心动图:一般心脏及内脏位置正常,心脏位于左侧胸腔。右心室位于右侧、前方,不伴发其他畸形时,四腔心一般无明显异常。

下列切面及观察内容非常有助于确立诊断。

①三血管切面,可见明显异常的大动脉起源及异常的排列关系:排列呈三角形,主动脉位于右前方,左肺动脉位于左后方。

②心室流出道切面可见异常起源的大血管呈平行排列关系,二尖瓣与起源于解剖左心室的肺动脉瓣之间存在纤维连接,清晰地显示从心室发出后不久,大动脉即分叉为两个呈锐角关系、内径接近的血管是确定大血管为肺动脉的最重要依据。

③转动探头,声束通过胸腔矢状面时,获得主动脉弓垂直观,可见其上发出的头颈侧分支,进一步追踪,可见主动脉起源于解剖右心室。

④仔细观察左室流出道,若存在明显狭窄,肺动脉内径明显小于主动脉内径,伴肺动脉瓣狭窄时,可见瓣膜回声增强,增厚,活动受限。

4.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orrected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1)病理及血流动力学:主要解剖异常是心房-心室连接不协调及心室-大动脉连接不协调,由于存在两个水平的不协调,血流最终获得生理学矫正。一般心脏及内脏位置正常,心脏位于左侧胸腔,但右位心、中位心并非罕见。绝大多数胎儿可能内脏位置正常但伴有心脏位置异常(右位心或中位心),或内脏反位而心脏位置正常或中位心。60%~70%伴有室间隔缺损。膜周部最常见。左室流出道狭窄也较常见,可能由于纤维条索、纤维肌性结构、冗长的二尖瓣组织或室间隔膜部膨出瘤所致。可伴有肺动脉狭窄或闭锁。右室流出道狭窄较少见。位于左侧的三尖瓣发育异常并伴不同程度的三尖瓣反流,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可以伴有Ebstein畸形。可以出现传导阻滞。

(2)胎儿超声心动图

①四腔心最有助于观察房室连接不协调,当内脏及心脏位置正常时,位于左侧的心室腔为形态学(解剖学)右心室,其内可见节制索,内含的房室瓣室间隔附着点更加靠近心尖。主动脉起源于位于左侧的形态学(解剖)右心室,主动脉与肌性漏斗部结构连接,主动脉瓣与三尖瓣无纤维延续。位于左侧的三尖瓣发育异常,CDFI可见不同程度的三尖瓣反流。

②位于右侧的心室腔为形态学(解剖学)左心室,其内壁光滑,内含的房室瓣室间隔附着点距心尖较远。肺动脉起源于位于右侧的形态学(解剖学)左心室。肺动脉瓣与二尖瓣存在纤维连接。

③主动脉与肺动脉相互关系异常,呈相互平行排列关系。

④三血管切面,可见明显异常的大动脉起源及异常的排列关系:主动脉位于肺动脉的左前方,肺动脉位于主动脉的右后方。

5.心室双出口(double-outlet ventricle)

(1)病理及血流动力学:主要解剖异常是心室大动脉连接异常,两个大动脉同时完全或大于50%起源于形态学(解剖)左心室(左室双出口)或右心室(双出口)。右室双出口可以伴有正位或反位心房连接,常见于内脏异位综合征。但多数胎儿内脏位置及房室连接关系正常。几乎所有患者均伴有较大的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可以位于主动脉瓣下,肺动脉瓣下,或与两大血管均相关(双关型),或远离两个大动脉瓣口(无关型)。主动脉瓣下型,血流动力学改变同单纯型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下型血流动力学改变同完全型大动脉转位伴室间隔缺损。双关型室间隔缺损较大,位于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下,存在流出道室间隔缺损或发育不良,共同右室流出道与两大动脉两连。无关型室间隔缺损位置远离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累及流入道部或小梁部室间隔,房室间隔缺损是无关型的一种。主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的右室双出口患者,常伴有肺动脉瓣下狭窄。同时,肺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的右室双出口患者,常伴有主动脉瓣下狭窄及主动脉弓梗阻性病变。左室双出口罕见,主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最多见,肺动脉瓣下型、双关型及无关型室间隔缺损均少见。

(2)胎儿超声心动图(图4-68):四腔心或流出道长轴切面显示明显异常的大动脉起源及相互关系,右室双出口胎儿可见平行走行的肺动脉及主动脉同时起源于右心室,主动脉多数位于肺动脉的右前方,肺动脉位于主动脉的左后方,二尖瓣与肺动脉瓣之间被圆锥组织分隔。室间隔缺损较大,CDFI可见双向分流信号。

图4-68 右室双出口(见彩图28)
A:左心长轴切面显示主动脉大部分起源于右心室,并可见室间隔缺损;B:左心长轴切面显示主动脉位于肺动脉的右前方,肺动脉则位于主动脉的左后方;C:心底短轴切面显示主动脉弓环抱肺动脉,并清晰显示主动脉弓上3个分支;D:心底短轴切面显示位于中央的肺动脉及其2个分支;E:CDFI显示舒张期室间隔缺损分流信号;F:PW测量收缩期室间隔双向分流信号

6.永存动脉干(truncus arteious)

(1)病理及血流动力学:主要解剖异常是单一动脉干从心底发出,通过一组动脉瓣膜将两个心室射出的血液供给体循环、冠状循环及一支或双支肺动脉。Collett及Edwards将其分为3型:Ⅰ型存在短肺动脉干,然后分为左右肺动脉,Ⅱ型及Ⅲ型无肺动脉主干,Ⅱ型左右肺动脉起源于动脉干的后面,相距较近;Ⅲ型左右肺动脉起源于动脉干的两侧,相距较远。目前所谓Ⅳ型应该称为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肺循环由主动脉-肺动脉侧支提供血供。几乎所有患者在动脉干下存在大的室间隔缺损,正对共同动脉瓣膜。动脉瓣膜一般与二尖瓣存在纤维连续,极少存在瓣膜狭窄,但多伴有瓣膜关闭不全。

(2)胎儿超声心动图(图4-69)

图4-69 永存动脉干(见彩图29)
A:五腔心切面显示一大血管主要起源于左心室,部分骑跨在室间隔缺损之上;B:四腔心切面显示大血管下方较大的室间隔缺损;C:CDFI显示动脉干内蓝色为主的五彩高速血流信号;D:CW频谱显示动脉干瓣膜狭窄及关闭不全

①左心长轴切面显示异常扩张的大动脉,其内径往往超过相应孕龄正常胎儿的主动脉或肺动脉内径,此大动脉骑跨在大的室间隔缺损之上。

②心底短轴切面不能显示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

③3血管切面仅见2个血管结构,同时可见动脉干发出肺动脉干或左右肺动脉。

④共干动脉瓣发育异常,往往超过3个瓣叶,一般4~6个,回声增强增厚,CDFI收缩期左右心室同时向动脉干射血,舒张期共同动脉瓣心室侧探及不同程度反流信号。

7.预后确立动脉圆锥畸形后,30%~50%胎儿终止妊娠,宫内死亡及新生儿期死亡率较高(表4-4)。终止妊娠的主要原因是伴发染色体异常及心外脏器畸形。

表4-4 胎儿动脉圆锥畸形的预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