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战争带来的发明

战争带来的发明

时间:2022-08-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39年9月1日,德国发动了对邻国波兰的侵略战争,从此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第二天,德国、意大利、日本同时对美国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如此激烈的战争当然需要使用大量的武器,其中包括大量的炮弹。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兴起,电的发现与应用掀起了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浪潮,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则拉开了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序幕。

我们平时使用的电脑,学名叫做电子计算机。说起它的发明,还得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说起。

1939年9月1日,德国发动了对邻国波兰的侵略战争,从此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西欧处处都是一片战火。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微小的代价重创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第二天,德国、意大利、日本同时对美国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如此激烈的战争当然需要使用大量的武器,其中包括大量的炮弹。但是每一颗炮弹的制作都需要耗费很多的金钱、资源和时间,如果发射出去之后不能准确地击中目标,就会造成浪费。所以,军工厂制作出来的炮弹在使用之前要进行多次试射。工作人员要算出精确的弹道表,一张正规的弹道表包括气温、风速、火炮的类型等3000多个参数。

当时,美国陆军军械部每天要向前线提供6张弹道表,每张弹道表的计算量都非常大,要计算几百条弹道。军械部弹道实验室的上尉叫赫尔曼·哥德斯坦,他抽调了一些陆军加入运算行列,可还是难以满足前线的需求。

前线总是不能准时拿到弹道表,使军事行动受到很大的延误。于是,上司命令哥德斯坦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提高运算效率。

哥德斯坦心急如焚,他找到协助他一同负责弹道计算工作的两位专家一块儿想办法。这两位专家一位是物理学教授莫奇利,另一位是电气工程师埃克特。莫奇利精通计算机理论,埃克特则专长于电子技术。莫奇利的每一种构思,埃克特总能在电路上具体实施出来。于是,两人经过夜以继日的讨论,向哥德斯坦提交了一份“高速电子管计算装置”的设计草案。

如果草案正确无误的话,那么就能研制出一种高速计算装置。弹道计算的效率将会提高成百上千倍!哥德斯坦非常振奋,尽管研制这种装置需要巨额的经费,他依然决定向军械部申请这笔费用。

过了一个星期,一场决定是否研制这种装置的讨论会正式开始了。由于所申请的经费数额巨大,大家都不敢轻易开口。这时,科技顾问维伯伦教授猛然起立,毅然地对坐在主席台的西蒙上校说:“批给他们研制经费,上校先生!”教授的这句话是历史性的,当时是1943年4月9日,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试制工作的序幕,就这样被拉开了。

军方和科学家们随即达成协议,成立了一个由200多人组成的项目攻关组研制这种装置,并为这种尚未发明的装置起好了名字,叫做“电子数字积分机和计算机”,英文缩写为“ENIAC”,中文译名为“爱尼亚克”。两年多过去了,“爱尼亚克”终于横空出世了!这两年多,攻关组的人员们不知道付出了多少辛苦的劳动,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爱尼亚克”是世界上第一台实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它可是个“庞然大物”,占地达140万平方米,总重量达30吨,里面有大量的电子管、继电器等,耗电量大得惊人。每当它开始工作的时候,居住在附近的人家的电灯都会变得暗淡下来。它在运算过程中散发出巨大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用来烧水的话,每小时就能把近两吨的水烧开!

“爱尼亚克”虽然如此笨重,但在当时,它的运算速度是无与伦比的,要比最快的继电器式计算机快上1000倍。不过“爱尼亚克”的制造者们并没有就此满足,他们不断地思考如何制造出更先进的计算机。1956年,第二代计算机问世,它是用晶体管制造的,运算速度成百倍增长。

后来,计算机又进行了第三代、第四代的更新,并开始向小型化和微型化发展。如今计算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了,它已经成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知识加油站

以科学技术为标志,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三次产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兴起,电的发现与应用掀起了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浪潮,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则拉开了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序幕。

读故事长知识

在计算机的发明历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永不满足的探索精神。正是这种永不满足的探索精神,推动着一个又一个科学发明的出现,推动着我们的社会不断发展。因此做事要想成功,就要有这种永不满足的探索精神,并且付出艰辛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