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略谈经济报道的兴味问题

略谈经济报道的兴味问题

时间:2022-03-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究其原因,就是经济报道比较枯燥、乏味。1988年4月2日,《辽源日报》一版头题发表了《改革不能损害职工利益》的记者述评,报道了一些企业厂长经理削减甚至取消职工各种福利待遇的问题,指出这是违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的。多发一些像《辽源日报》发表的《不用不知道“翠竹”应有的本质》这类稿子。
略谈经济报道的兴味问题_报海启悟集

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这将使经济报道成为今后报纸报道的主体内容。近几年来,报纸上经济报道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与群众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经济报道却不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出现了“版面大、篇幅多、读者少、效果差”的现象。为何报道重点不受读者重视,报道价值与读者量不相称?究其原因,就是经济报道比较枯燥、乏味。怎样把经济报道搞得有兴味些、引人入胜,这是报纸进行经济报道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选有兴味的题目,吸引读者

经济报道要吸引人,首先要选让人感兴味的题目,使读者一看题目,就产生浓厚的兴趣,非看下去不可。那么,在经济工作中,哪些题目是吸引人,哪些问题是广大读者关心的呢?

第一,每位读者都是我们国家的一名成员,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势如何,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有些什么变化,对读者关系极大,因而读者对这些问题也就十分关心。比如在推行企业承包责任制时,为什么企业要实行承包,企业实行承包后有哪些好处,我自己所在的企业会发生什么变化,职工的切身利益会不会受到损害?等等。读者对这些问题是有兴趣的。又如,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后,厂长可不可以随意辞退职工,削减或取消职工的福利待遇对不对?等等。这些都是群众所关心的。报纸上及时报道了这些内容,就满足了读者的要求。1988年4月2日,《辽源日报》一版头题发表了《改革不能损害职工利益》的记者述评,报道了一些企业厂长经理削减甚至取消职工各种福利待遇的问题,指出这是违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的。这样的报道,说出了广大职工的心里话,反映了他们的呼声,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第二,每个读者都是在物质生活中生存的人,都与衣、食、住、行分不开,因此对那些同切身生活有关的问题十分关心。如物价、就业、住房、吃饭、乘车、农副产品收购、承包责任制等问题,都是群众所关心的。这就需要我们多写一些像《北京酱油为啥脱销》《王崇伦抓豆腐》《中秋之夜月儿明》等好新闻。

第三,很多读者都是从事经济工作的,因而对那些生动而具体地介绍别人是怎样决策、怎样经营、怎样生产的报道也是十分感兴趣的。像《辽源日报》发表过的《敢驾小船闯大海》《企业兴衰与谁问》《烛光里的发明者》《唐明才李子树下聚财》等通讯和消息,具体介绍了一些厂长、工程师、工人、农民是怎样开展经营生产、发明创造、发家致富的经验和事迹。这些经济报道,对人有启发,可以效仿,很受读者欢迎。

总之,我们要选出让读者感兴趣的题目,就要经常了解和研究读者的需要,针对读者的需要做文章。要坚决克服只管办报,不管看报,只管“生产”,不管“销路”的倾向。

二、抓住读者兴趣,扩大经济报道面

报道面窄,不注意读者的兴趣,不管读者愿不愿意看,是过去经济报道的一个缺点。比如,报生产的多,报生活的少;报工艺技术的多,报流通消费的少;报“上面”的多,报基层的少;报物的多,报人的少。工业报道一年奏的是“开门红、双过半、全年超”的“三部曲”。农业报道一年唱的是“春种夏铲秋收忙,脱谷打场送公粮”的“四季歌”。这样的报道,读者自然是不欢迎的。

经济活动丰富多彩,无处不有,无时不有,与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密切相关。要想经济报道有突破,必须打开思路,放开眼界,扩大报道面。不仅要报道生产,而且要报道生活;不仅要报道上层活动,还要报道群众活动;不仅要报道党的中心工作,还要报道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不仅要报道厂内,还要报道厂外;不仅要报道职工8小时内的活动,还要报道8小时外的事,并且要深入到职工生活中去,报道他们的家庭、婚姻、邻里关系,以及业余文化生活。这些并非是与经济建设无关的小事,它直接影响着职工的情绪。影响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进程。因此,报纸要跳出报道职工8小时以内工作情况的圈子,尽量多报那些发生在工作岗位之外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多发一些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稿件,展现人们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从侧面给广大读者以教育和激励。比如,今年年初《辽源日报》在报道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时,记者深入到工厂车间班组,深入到街道居民家中,与广大职工和群众进行广泛座谈,写出了《“憋气”和“顺气”》《“钱交椅”和“铁轮椅”》等一系列报道,系统地报道了人们对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心态和思想反映,很受读者的欢迎。再比如,《辽源日报》今年3月29日发表的《养鸡村的“主心骨”和“好后勤”》一稿,就是记者深入到农户家中,与一些农民唠嗑了解到的生动事例写出来的。这篇报道发表后,很多村干部和农民纷纷效仿,成立了许多各种各样的协会,为农民发展多种经济服务。

由于社会新闻大都有趣味,因此很吸引读者。经济报道要吸引人,也要学习社会新闻的长处。报纸应从经济新闻社会化的角度出发,多开辟一些《经济信息》《市场》《班组生活》《庄稼院》《人才信息》等专栏。多发一些像《辽源日报》发表的《不用不知道“翠竹”应有的本质》这类稿子。因此,我们在采写经济新闻时,要注重写事件中的人。不仅要写他们8小时工作内的情况,还要写他们24小时是怎样度过的;不仅要写他们的活动,还要写他们的命运、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思想。这样,就可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共鸣,缩短经济报道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如果报纸上人物报道多起来,广大读者打开报纸,迎面而来的是经济建设中的一代创业者和他们身上焕发出的勃勃生气,经济报道就一定会增添更多的活力。

三、经济报道要选“最佳”角度

所谓“最佳”角度,就是读者需要的角度。选择好读者喜爱和欢迎的经济报道角度,我们就要面向社会、面向读者,时刻想着如何使广大读者从具体的报道中,或受教育,或受启发,或受提示,或获信息,把经济报道写得喜闻乐见。如被评为全国好新闻的《从邮局看变化》,就是作者从一个侧面来观察问题,抓住邮局投递“食品包裹”发生变化这个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反映出新的形势是“政策开了花,经济结了果”,使读者乐于接受。再比如,《市场报》在报道全国录音机评比时,选取的角度是《向消费者推荐3种国产最佳录音机》,这样为读者服务的经济报道,读者的兴趣当然比“布告式新闻”浓。

恰当地运用比喻,借鉴散文笔法写经济新闻,改变经济报道枯燥、乏味、形式呆板、概念化、公式化的弊病。今年2月13日《辽源日报》发表了一条《新科技治愈老病根》的消息。作者把泰信矿主井31年漏水的问题比喻成“老病根”,然后介绍了新矿长用新技术治“老病根”。这样恰当的比喻,使消息生动活泼,十分吸引读者。再比如,新华社发过一篇报道我国灭蝗成就的消息,在介绍了“我国已经连续10多年没有发生蝗害”之后,有一段这样的描写:“今天,人们来到昔日蝗害严重的黄淮流域一些著名的飞蝗滋生地,可以看到绿林如带,稻田如毯。过去的‘蚂蚱窝’,已经成了‘鱼米乡’。鲁西南徽山湖地区的几十万亩湖滩泛水地,历来是滋生飞蝗的场所,解放前,蝗群迁飞,为害数省。如今,这里已变成大片旱涝保收的稻田……”作者若不写景,而光罗列数据,追溯历史,议论灭蝗的重要意义,那么,留给读者的印象就难免抽象、空洞和枯燥。

四、尽量转换业务用语,让读者一看就懂

搞经济报道离不开技术、业务,但不能陷进技术、业务堆里。因为经济报道不同于经济部门内的简报、总结,少数人能看懂就行,而需要广大读者都能看得懂。因此,当我们写经济报道遇到一些技术、业务术语时,就要开动脑筋,运用通俗的语言和形式来写经济新闻。有些报道内容,初看上去离读者远些,但如果采取推理算账、类比算账、分析算账等方法,就会变离读者远为离读者近,变读者不易理解为易于理解,变读者缺乏兴趣为增加兴趣。如新华社记者在报道全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仪征化纤工程时,就做了推算:“第一期工程建成后,每年生产的涤纶短纤维和供抽丝加工的聚酯切片,将达18万3千吨,相当于360万亩高产棉田的一年产量。如果把这些纤维都织成涤纶布,够全国十亿人民每人添制一件新衣服。”这样一算,就使这篇报道与每个人挂上了钩,也易于人们的口头传诵。《大连日报》在报道大连石油七厂天然气“火炬”浪费时,也做了类比算账:“火炬”浪费,相当于每分钟往火堆里扔一张5元人民币。类比十分生动,读者都知道每分钟烧5元钱的严重性,就使读者对一个陌生企业的反浪费有了兴趣,引起了重视。

有位老新闻工作者说过,一个好的作者,在报道某一项技术或业务时,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首先是钻进去,因为只有钻进去,包括对该项技术、业务工作本身也有一个透彻的了解,才能把它报道好。但又要跳出来,所谓跳出来,就是从技术、业务圈子里再出来,用通俗的语言说明白。只有往外跳出来,才能使你所报道的内容为广大读者所了解。钻进去是为了跳出来。这就要求我们作者既要成为经济工作的行家,又要保持新闻工作者本身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新闻技术、业务性太强,让读者一看就懂,把经济报道搞好。

(1997年第三期《新闻与写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