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歌者化文人

歌者化文人

时间:2022-08-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马师曾、红线女所创造的这两个人物,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马师曾和红线女都写过文章,谈他们对于关汉卿和朱帘秀的体会,分析正确,语语中的。这就使得他们的表演艺术能够正确发挥,能够创造出一出好戏《关汉卿》。粤剧《关汉卿》是一出好戏,牢狱一场更是不朽杰作。马师曾说,他希望能把关汉卿和朱帘秀的儿女之情搞得风格更高一些。

这是粤剧《关汉卿》的第七场戏,是全剧的高潮,也是精髓所在。这两人,一个是“身落风尘二十年”、“冷却了热心肠”的行院歌女,一个是“烈魄英风万古春”的“汉家子”,漫漫长夜之中,有如明珠两颗,永照人间。这场戏,叫人永难忘记。马师曾、红线女所创造的这两个人物,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偌大一个舞台,全在两人掌握之中,一说一白,一歌一舞,情绪起伏,节奏分明,若非功力悉敌,绝难配合得这样好。无怪原作者田汉同志有“马红妙技真奇绝,恼人一曲‘双飞蝶’!”之叹了。

我不懂戏,更不懂粤剧。盛暑之中,得聆南国绝唱,忍不住想说几句外行话。因为是外行,就不足以言体会红线女的“龙头凤尾”的唱法之妙,更难谈研究马派表演艺术的精髓。作为一个观众,我被粤剧《关汉卿》征服了,尤其喜爱牢狱一场。我在想:为什么马师曾、红线女把这场戏演得那么好?

自然,这是由于他们艺术造诣高。红线女,天赋一条好嗓子,玉润珠圆,动人肺腑;马师曾,演戏传神,能撷菁华。但是,仅仅依靠这些,显然是不够的。也曾看见过嗓子很好的演员演的戏,除了好听,别无可取;所谓传神,如果体会有差,那就更糟糕。

道理究竟何在?想起了李笠翁的话,他说:“唱曲宜有曲情。”什么叫曲情?他说是“曲中之情节也。解明情节,知其意之所在,则唱出口时,俨然此种神情”。白居易也曾说过,“古人唱歌兼唱情”。这,所谓曲情,实际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演员对于剧本的理解,对于他所演的人物的分析。这,在我们今天的表演艺术领域里,早已成为当然的事了。可是,并不是所有的演员都解决了这个问题。李笠翁所说的,“有终日唱此曲,终年唱此曲,甚至一生唱此曲而不知此曲所言何事、所指何人”,这种现象,今天是没有了;但是,“口唱而心不唱,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无曲”的“无情之曲”,却也还有。在此,李笠翁提出了两句响亮的口号:“变死音为活曲,化歌者为文人。”要做到这点,是并不容易的。他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只在‘能解’二字。”

“能解”,解什么?“解明情节”。我们常用“浑身都是戏”来形容一个好演员。“浑身都是戏”,我想,绝不止于形容一个演员的表演艺术,说他举手投足之间,有多大的功夫;而是说,他对于戏的主题思想有深切的理解,对所创造的人物有深刻正确的分析,于是,他的表演艺术就能正确地为人物服务,演来恰如其分,浑身都是戏了。因此,演员的各方面的修养,就成为一项重要的手段了。不如此,就不能“化歌者为文人”,就不能“变死音为活曲”,空有一身功夫,只能徒唤奈何。这里所谓的文人,就是要具有文学艺术以及各方面的修养,要知识化,而不是文绉绉的穷酸架子。至于革命的世界观、立场观点以至深入生活等问题,那更是首要的了。

马师曾和红线女都写过文章,谈他们对于关汉卿和朱帘秀的体会,分析正确,语语中的。这就使得他们的表演艺术能够正确发挥,能够创造出一出好戏《关汉卿》。

粤剧《关汉卿》是一出好戏,牢狱一场更是不朽杰作。马师曾说,他希望能把关汉卿和朱帘秀的儿女之情搞得风格更高一些。红线女说,她体会关、朱的关系不同于一般的儿女情长,不同于梁祝的化蝶。他们的理解是一致的,他们的确创造了一出风格很高的戏,一对风格很高的人。看来,“能解”,对于一个演员,确是重要的了。

(原载一九六〇年七月六日《文汇报》,笔名闻亦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