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南口的风沙

南口的风沙

时间:2022-08-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南口的风果真名不虚传!意思是南口以风大而闻名北京,昌平的大葱在京城首屈一指。其实不仅仅是每年春天才会有沙尘,秋天南口的沙尘也一样厉害。呵呵,千万别搞错了,南口可并不盛产沙尘,每次天气预报上说它们都来自河北或者更远一点的内蒙古某个地方,随着这两年植树种草防沙这件事情被各地政府、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坚信终有一天沙尘弥漫的日子会成为久远的回忆,碧水蓝天也终会成为南口、北京甚至是整个中国的主宰。

半夜,我经常在大风的呼啸声中醒来。尤其是在秋冬季节,北风每晚怒吼,我那短暂的睡眠有时要被打断两三次。这里的风声很是有些特点,时而像火车的汽笛声,时而像高速公路上汽车飞驶而过的声音,时而像工厂里那机床切钻加工部件发出的噪声,时而像一个刚学乐器的号手吹奏出的极没有音律的声音,时而像淘气的小孩有意制造出的怪叫声,时而像军号声中的一两个音符,而更多的时候那声音吓人只能用鬼哭狼嚎来形容……南口的风果真名不虚传!

还在鄂西北工作的时候,我就听南口的朋友说过一首顺口溜:“南口的风,昌平的葱……”意思是南口以风大而闻名北京,昌平的大葱在京城首屈一指。当时还觉得他们似乎在夸大其词,来南口工作生活几年后才真正体会到了“南口为什么又叫首都的风口”。一年四季,除了夏天有风的日子显得少一些外,秋、冬、春三季没风的日子确实不是很多,而且只要刮风便是啸声四起、气势如牛。

有段时间我有过一个比较幼稚的想法,这里有风的日子多而且风力也不小,为什么不在山坡上装几台风力发电机呢?像电视里的外国海滩上利用海风发电那样。在利用好风能的同时,还能让一排排如公园里的风车一样漂亮的发电机与古老的长城互相呼应,那不又给北京增添了一抹风景吗?后来有位专业人士对我说,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可目前来说代价似乎还大了点,也许将来有一天会实现你的这个梦想。

有风就有沙,这在北方已经是生活常识。南口风大,沙尘也大,记得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南口的春天,沙尘总是不请自到的常客。从二月底三月初开始乘着呼啸的北风前来造访,直到草绿花红的五月才恋恋不舍地挥手向满脸怨意的人们告别。在这段时间内,它总是每隔几天就要显示一下它的威力与存在,高兴时像薄薄的黄纱巾飘荡在难见蓝色的天空,不高兴时脾气暴躁得像天漏一般漫天飞舞、遮天蔽日……”其实不仅仅是每年春天才会有沙尘,秋天南口的沙尘也一样厉害。

呵呵,千万别搞错了,南口可并不盛产沙尘,每次天气预报上说它们都来自河北或者更远一点的内蒙古某个地方,随着这两年植树种草防沙这件事情被各地政府、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坚信终有一天沙尘弥漫的日子会成为久远的回忆,碧水蓝天也终会成为南口、北京甚至是整个中国的主宰。

风沙大的地方雨水肯定少,北京不例外,南口也不例外。我没有去仔细查过南口一年的降雨量是多少毫米,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绝对没有我老家春季一个月的降雨量多。在我们那里,春天里特别是梅雨季节,阴雨连绵十几天是常事,而在北京呢?记得前年夏天断断续续下了一个星期的雨,竟然被作为重大新闻上了北京各大报纸的头版,有的甚至成了头条。雨水少自然用水也困难,北京早就成了中国最大的缺水城市之一,南口的情况稍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一到用水高峰季节除了限制用水外别无他法,每到这个时候人们便渴望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快一点,更快一点!

南口三面环山,可雾天却难得一见,要想看到宋朝葛长庚在《晓行遇雾》中所描写的“晓雾忽无还忽有,春山如近复如遥”的景色,要想在这里看到南朝梁时的萧绎在《咏雾》中所记录的“晓雾晦阶前,垂珠带叶边”的情景,似乎和到大漠深处要马上看到海市蜃楼一样难,而这在南方可以说是家常便饭。当然不是没有雾天,这几年我就有幸碰上过几次,有一次还印象特别深,至于具体时间现在记不清楚了。那天恰好我要到重庆出差,八达岭高速公路因大雾被关闭,单位送我去西客站的小车走在辅道上,即使开着雾灯也是小心翼翼。那天的雾真的大得有点史无前例,亦如古华老师在《爬满青藤的木屋》一文中所描述的:“满山满谷乳白色的雾气,那样的深,那样的浓,像流动的浆液,能把人都浮起来似的……”

不知为什么,这几年北京好像雪也下得小了,过去“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北风行》)的景观还能偶尔一见,可现在连“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的情形都少见了。也许是老天爷怕我这个南方人感到彻底失望,去年南口下了一场大雪,可以说是鹅毛大雪,连连绵绵密密麻麻整整下了一个礼拜。那些天我们机关干部战士轮着清扫院里院外马路上的积雪,边扫雪还边打雪仗,大家都感到一种久违的快乐。最后雪越下越大,越堆越多,领导一拍脑袋调来了施工连的推土机和自卸车,不知推了多少个来回,运了多少车次,总算把院子里外那十几座我们堆起来的大雪山送到了需要它的地方。

(1999年12月20日写于北京南口)

(汝飞摄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