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上海

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上海

时间:2022-08-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853年,上海港超过广州港成为全国最大的外贸口岸。如今的下海庙已经脱离了原本祭祀海神的功用,转而成为上海著名的佛教场所,但这座庙宇的名字依旧体现着东海在这座城市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记。此外,上海还有独具特色的里弄文化。上海港码头号子是流传于上海的汉族民歌,起源于码头工人劳动时迸发出的声音。上海港码头号子是上海港变迁的见证。

上海自古便是海上交通要地。上海港商贸发达,海运繁兴。崇明岛、下海庙等海洋景观是东海赋予上海的景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阳春白雪者如海派文化、下里巴人者如码头号子并行发展,是东海赋予上海的胸襟。

江海通津,东南都会

上海东临东海,处在长江入海口的冲积平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温和的气候条件使上海自古就是理想的筑港所在。

魅力上海

早在西晋以前,吴淞江入海口已有渔业生产和水上军事活动,或为渔港,或为军港;而作为商港使用,则开始于隋唐时期在此设县立镇。黄浦江尚未形成之前,港口位于吴淞江支流顾会浦通达的华亭镇及吴淞江入海口的青龙镇。

进入宋代后,随着海运贸易的发展与兴盛,停靠在青龙镇的船只数量众多,使得小镇一派生机勃勃。因而,宋代时的青龙镇被称为“江南第一贸易港”。

北宋政和元年(1111),政府在此设市舶提举司,征收关税,管理航运。南宋绍熙四年(1193)至咸淳三年(1267),上海建镇并设置市舶提举分司,成为全国七个水路口岸之一,港口由此易址于上海镇。

处于苏州河下游河口的外白渡桥,濒临黄浦江,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随着朝代的更迭和黄浦江的形成,明代中期时,海轮已经可以通过黄浦江直达城下。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为了调整统治策略,发展贸易,康熙帝曾下令开海禁,并在上海设立江海关,使之成为当时中国的四大口岸之一。

乾隆年间(1736—1795),全国除广州港对外开放,其余港口均不允许发展对外贸易。但是,上海港没有就此陷入低谷,而是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和内贸业,并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最主要的江海中转枢纽港。作为连接南北海运的重要港口,至鸦片战争前夕,上海港的内贸吞吐量已经雄居中国首位,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依据条约,上海港于1843年对外开放,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五个港口之一。1853年,上海港超过广州港成为全国最大的外贸口岸。

上海港发展的势头随着战争硝烟的弥漫而逐渐减弱。1937年淞沪会战后,日本逐渐控制了上海港。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远东的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从上海转移到了香港。但战争结束后,上海港重新焕发出了活力,到2010年时,上海港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港口。

上海港

悠悠东海,巍巍景观

在上海,繁华的街景让人目不暇接,而浩渺东海所塑造的海洋人文景观同样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市井中的下海庙

在上海市虹口区,喧闹的市井之中,有一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庙宇——下海庙。

下海庙俗称“夏海义王庙”,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是当地居民为祈佑平安而奉祀海神所建的庙宇。

“夏海义王庙”位于下海浦,长江船只入海处。据史料记载,当时,从现在的东大名路至商丘路一带全是渔村,由于渔民百姓崇拜护海海神妈祖,便常常提篮过桥,进庙烧香,以求出海打鱼平安。

后来,这座桥就被命名为“提篮桥”,而正对庙门的马路也被称为“海门路”。

如今的下海庙已经脱离了原本祭祀海神的功用,转而成为上海著名的佛教场所,但这座庙宇的名字依旧体现着东海在这座城市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记。

长江口的崇明岛

地处长江口的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屿,也是中国最大的沙岛,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美誉。据考证,崇明岛的历史已有1300多年。

关于崇明岛的形成,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传说,其中有些颇具神话和传奇色彩。比如,有人说,崇明岛是由神蛤吐气成云,在江中翻腾而成。也有人说,崇明岛本是瀛海中的一座仙岛,岛上终日烟雾缭绕,隐隐有管弦丝竹之声。又有人说,有一得道的大力士砍了芦粟山上的仙竹为蒿,以崇明为舟,驶入了长江口,于是形成了如今的崇明岛。

除了让人心神荡漾的传奇故事,崇明岛上还有三座著名的庙宇:一是寿安寺,二是广福寺,三是寒山寺。三座寺庙都历史悠久,是崇明岛的著名古刹。这三座寺庙屹立在崇明岛上,环境清幽,造型古朴,香客络绎不绝,向世人传递着佛学和禅意,使崇明岛成为不容忽略的佛家胜地。

崇明岛湿地风光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东海既为上海带来了巍巍景观,也造就了上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心胸气度。在上海,海派文化、码头号子,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并行发展,生机勃勃。

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融合了江南传统文化与近现代工业文明,开放而又自成一体,是上海特有的文化现象。上海的古朴与繁华、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处处可见海派文化的精髓与神韵。

张爱玲

上海街头建筑

提到海派文化,不得不提的是海派文学。繁荣的老上海在时代的大变革中略显安宁,因而吸引了大批文人。他们描绘老上海的繁华与落败,记录生活的凡俗和琐碎,书写游子的孤独和悲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张爱玲。老上海在张爱玲的笔下既有都市奢靡的气息,又不失古朴的本色,不论是《金锁记》《十八春》,还是《倾城之恋》,都记录着发生在上海的传奇,也彰显着海派文化的精致与繁杂。

海派文化还体现在建筑、音乐、服饰等方方面面。流连于上海街头,会看见许多造型各异的建筑。这些凝固的艺术风格独特,中外合璧,被称为“世界建筑博览会”。此外,上海还有独具特色的里弄文化。里弄,指的是弄堂、小巷、巷子,是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在四通八达的里弄里,形形色色的人物、五花八门的行当云集,名人故居和名人寓所数不胜数,生动地展现了上海的市井百态,折射出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特征。

码头歌声

在老上海港码头,常有男子雄浑有力的歌声伴随着江风海韵,振聋发聩,这就是劳动者之歌——码头号子。

上海港码头号子是流传于上海的汉族民歌,起源于码头工人劳动时迸发出的声音。在老上海港,码头工人工作繁重。当身体承受重量压迫时,富有节奏和力量的号子有助于减轻痛苦。据在码头工作过的老人说:“当年来上海,谁若要想当一名码头工人,首先要学会喊号子。”

上海港码头号子是上海港变迁的见证。自上海港开埠以来,码头号子这种气势雄浑、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就萦绕在整个港口。1934年,人民音乐家聂耳在上海港码头体验生活,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码头工人歌》。随着码头工作逐渐机械化、自动化,码头工人从苦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码头号子也就逐渐消失了。

如今,上海港码头号子已经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并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迸发出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上海港码头工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