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天津妈祖祭典的由来

天津妈祖祭典的由来

时间:2022-08-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漕运的发展促进了天津这座城市的形成和繁盛,并带来了独特的妈祖文化。元朝时,直沽寨更名为海津镇,成为漕粮运输的转运中心。为了巩固京城,明政府于“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置城设卫,称之天津卫,此后又增设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在天津,天后宫不仅是祈求保佑涉海之人平安的场所,也是许多人求子的庙堂。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天津成为从海上进京的唯一门户,大沽口的战略地位日渐凸显。

天津,因海而起,因海而兴。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天津繁荣发展,漫长的历史赋予天津别样风格。漕运的发展促进了天津这座城市的形成和繁盛,并带来了独特的妈祖文化。作为“津门之屏”,大沽口炮台历经四次海战,见证了惊心动魄的历史。

史说津门

天津之所以能成为繁华都市,主要是拜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所赐。隋朝修建大运河后,该地因地处海河、南运河、北运河的交会处而被称为“三岔河口”。随着人烟渐渐密集,这里就成了天津的发祥地。

“三岔河口”的美丽夜景

唐朝中叶以后,随着运河通航功能的逐渐完善,天津成为南方粮食、绸缎等物资北运的水陆码头。金朝时,“三岔河口”地区更是被设立为军事重镇“直沽寨”,并在如今后宫附近的地区形成街道,为天津的建城奠定了基础。元朝时,直沽寨更名为海津镇,成为漕粮运输的转运中心。

明代为天津的发展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建文二年(1400),燕王朱棣在此沿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朱棣成为皇帝后,于明永乐二年(1404)正式在此地筑城,并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将此城命名为“天津”。对此,明朝文人李东阳的《重建三官庙碑记》中有载:“天津象征天子车马所渡之地。”

建城后的天津,因地理位置重要,一直是明代的军事要地。为了巩固京城,明政府于“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置城设卫,称之天津卫,此后又增设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清顺治九年(1652),三卫合并,成为人们如今所熟知的天津卫。

天津在政治舞台上也有一席之地:无论是李鸿章兴办洋务还是袁世凯发展北洋势力,天津都是重要基地;民国初年,数以百计的下野官僚政客及清朝遗老进入天津租界避难,并图谋复辟。这里也是列强争夺之地: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被迫开放的天津被列强以租借的形式先后瓜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天津沦陷。

繁荣的天津港

妈祖文化

妈祖本来是东南沿海一带渔家供奉的神灵,但漕运的兴盛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许多从南方来到天津的人不但为天津带来了南方的商货,也带来了他们所信奉的守护神——妈祖。

天后宫

位于天津古文化街的天后宫,是天津市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的妈祖庙之一。

由于当时海运漕粮,漕船海难不断发生,为了向天后祈福求安,元泰定三年(1326),皇帝下令在作为海运漕粮终点和转入内河装卸漕粮码头的天津“三岔河口”码头附近修建了天后宫。

天后宫

几百年来,天后宫的香火一直很盛,往来的船户,以及生活在附近的百姓,都来祈福祷告。元代诗人张翥曾在《代祀湄洲庙次直沽》一诗中描写了当时拜祷天后的盛况:“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入庙灵风肃,焚香瑞气高。使臣三奠毕,喜色满宫袍。”清人崔旭的《津门百吟》中也写道:“飞翻海上著朱衣,天后加封古所稀。六百年来垂庙飨,海津元代祀天妃。”

在天津,天后宫不仅是祈求保佑涉海之人平安的场所,也是许多人求子的庙堂。过去,婚后无子的夫妇总会到天后宫祭拜并拴个泥娃娃回家,如今的老天津人依旧保有到天后宫求子的习俗,这也成为天津天后宫的一大特色。

天津妈祖祭典

天津妈祖文化的另一个重要代表是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妈祖祭典。

在天津,“天后圣母”俗称“老娘娘”,因此传统的天津妈祖祭典最早称为“娘娘会”,活动开始于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为期四天,以纪念天后的诞辰。旧时的“娘娘会”十分热闹,是老天津最负盛名的民间祭典。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天津时,适逢会期,对“娘娘会”大加赞赏,因此,天津“娘娘会”又被称为“皇会”。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天津皇会于1936年停办。

为了延续传统,传扬妈祖文化,20世纪80年代起,妈祖祭典逐渐恢复。恢复后的妈祖祭典继承了天津皇会的老传统,举办的日期不变,而具有上百年历史的花会和蹬竿、舞狮、高跷、津门法鼓等表演项目也重新出现在祭典仪式上。每年的妈祖祭典举办前,天后宫所在的古文化街上,各商铺都会很早开门,在门前摆上供桌,放上各色点心,等待妈祖出巡散福的华辇经过。祭典举办时,围在路旁的信众要么往华辇上放鲜花、钱、点心,要么在路旁焚香跪拜,以求得天后娘娘的保佑。

大沽口炮台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天津成为从海上进京的唯一门户,大沽口的战略地位日渐凸显。嘉靖年间(1522—1566),为了抵抗倭寇,大沽口加紧战备,构筑堡垒,驻军设防。

天津皇会表演

大沽口炮台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为了加强大沽口海防,在大沽口南、北两岸各建一座圆形炮台,这便是大沽口最早的炮台。1858年,钦差大臣僧格林沁镇守大沽口,并重新整修了炮台。此后,清政府不断对炮台进行改造,增高、垒实、扩展规模,使这里成为重要的军事海防据点。

大沽口炮台素有“津门之屏”的美誉。在1840年至1900年的61年中,为了坚守海防,保卫国家,大沽口驻防官兵与英、法等军激战,共进行了四次大沽口保卫战。

发生在1858年的第一次大沽口保卫战以清军抵抗两小时便战败为结局,这起战事的结果导致了《天津条约》的签订。《天津条约》签订后,咸丰帝认为条约中的苛刻条款“万难允准”,然而英、法等国政府对从《天津条约》获得的权益并不满足。1859年,英、法公使率领所谓的换约舰队,拒绝按照清政府指定的路线前往北京,而是直闯禁止外国船只进入的大沽口。中国军队布设的障碍被拆毁,中国守军奋起还击,第二次大沽口保卫战由此打响。

吸取了第一次大沽口保卫战失败的教训,僧格林沁不但整顿军队,还在第一次大沽口之战被毁的炮台、营盘的废墟上新建了防御设施。经过一昼夜的殊死交战,清军以英勇的抗击给联军以重创,取得了鸦片战争后清军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胜利,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唯一的一次胜利。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为了确保在华利益不受侵犯,帝国主义列强强行拆毁了大多数炮台,只有“威”字、“海”字和“镇”字炮台残留至今。1988年,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