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春秋祭祖的礼制

春秋祭祖的礼制

时间:2022-02-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祭祖常与社祭结合进行,其祭仪一如大年祭式。春祈祭祖,桌面铺设具照大年式。秋报祭仪与春社同式,秋报每席与白果一升。此外,红蜡烛由五十对减为十二对。大姓的族祭仪式都是在祠堂举行,而一些建不起祠堂的小姓只能建一个香火堂来祭祀祖先。柜面上铺上地墁砖,以达防火之目的。上部为龛座,长为1.09米,宽为0.35米,高为1.10米。祭拜时将一个供有祖宗牌位的木制小龛座从家中捧来,供奉在石条之上即可行祭拜之礼。

春秋祭祖常与社祭结合进行,其祭仪一如大年祭式。

春祈祭祖,桌面铺设具照大年式。红烛十二对,好时酒四坛。但无献盒、猪羊、鼓吹。即日散胙。计十席,每席剔骨熟肉斤半,鸡、鱼、煎腐各斤半,好时酒十五斤,盐酱椒汤羹照大年式。外送良椹公家熟鸡、鱼、肉、腐各一斤,羹饭各一碹。又送家长熟鸡、鱼、肉、腐各四两,羹饭各一小碹。秋报祭仪与春社同式,秋报每席与白果一升。其新中衣素馐家长免送。其清水绵纸,每次七斤,金银箔每次二斤(春秋社用)。

汪氏春秋祭仪与大年祭祖不同的是:没有了献盒、猪羊和鼓吹;桌席由大年的十二桌减为十桌;每桌的祭菜品种由八个减为四个;每桌各种祭菜的重量也由每份二斤减为半斤;酒由二十斤减为十五斤;赞礼生不再送肉串一对,但家长仍可得鸡、鱼、肉、煎腐各四两,羹饭则由“各一碹”变为“各一小碹”。另外当年被新选中的礼生属于见习生,带有学徒的性质,所以他们的家长不享受额外分胙的待遇。此外,红蜡烛由五十对减为十二对。清水绵纸则仍为七斤,金银锡箔由二斤四两减为二斤。

为什么另外送与良椹公家的胙品分量是礼生家长的一倍呢?根据许氏东升社民国时期的规矩来看,汪良椹很有可能是族长,他充当的是主祭者的角色,故而能多得一份的胙品。

秋报仪式与春祈相当,只是每席多出一升白果(即银杏树的果实)。

许氏的情况与汪氏又有些不同,《许氏宗谱·家礼图·时祭图》中除了标明果、馔以外,还记有中牢和少牢。中牢与少牢相同,都指的是猪、羊二牲。

大姓的族祭仪式都是在祠堂举行,而一些建不起祠堂的小姓只能建一个香火堂来祭祀祖先。许村前溪的胡氏人丁单薄,道光年间他们也试图建起自己的祠堂,但终未能如愿。于是他们就在自家堂前的楼上(许村称之为“楼厅”)或屋外建香火堂(坛)来祭祀先人。室内的香火堂其实是一个木制的神龛,它建于正厅的楼上,居于正中,与大门同向。神龛由上下两部分构成,通高2.35米。下部的底座是一个柜子,长为1.2米,宽为0.51米,高为1.25米。主要是用于存放香、纸、箔、礼壶、杯盆等祭祀用品。柜面上铺上地墁砖,以达防火之目的。上部为龛座,长为1.09米,宽为0.35米,高为1.10米。龛座内壁上画有观音及众神像。中间供奉的是祖宗的牌位。龛座前摆放的是一对方形的木制灯笼(宽为18.5米,高为40.5米)和圆形的木制烛台(高为22.5厘米,上托直径11.5厘米,底座直径9厘米)。屋外的香火堂更像一个低矮的路亭。高约2米,宽约3米,三面砌墙,正面敞开,上盖青瓦。堂内正中砌上一个石条来作为龛座。祭拜时将一个供有祖宗牌位的木制小龛座从家中捧来,供奉在石条之上即可行祭拜之礼。因屋外的香火堂不设大门,所以拜毕还得将小龛座抱回家中供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