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隐性采访的概念及类别

隐性采访的概念及类别

时间:2022-03-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隐性采访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新闻采访方式,有多位学者对其概念下过定义。[3]这三种观点都揭示了隐性采访的主体、对象、目的,但没有对隐性采访的前提进行限制。这个概念比较全面,结合隐性采访的前提,笔者认为:隐性采访指新闻工作者通过公开采访方式无法获取采访对象或事情的真实信息的情况下,为了公共利益,在采访对象不知情或未同意的情况下获取信息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可分为介入式采访和非介入式采访两大类。
隐性采访的概念及类别_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 理论与案例评析

隐性采访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新闻采访方式,有多位学者对其概念下过定义。1988年陈力丹所著的《新闻学小词典》指出:“隐性采访是指采访者不将真实身份告诉被采访者,或者只告之真实身份但不告之采访意图的采访方式。”[1]由冯健等主编的《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认为隐性采访是“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不道出采访意图的采访”[2]。甘惜分在《新闻学大辞典》中指出:“隐性采访是指记者隐瞒身份或采访目的进行的采访。”[3]这三种观点都揭示了隐性采访的主体、对象、目的,但没有对隐性采访的前提进行限制。不是所有新闻都可以采用隐性采访方式,为了公共利益,在别无他法情况下才可以使用隐性采访;其次,隐性采访是记者的职业行为,是为了完成新闻报道而进行的一种特殊采访活动。这不同于社会其他成员(如警察、侦探、其他执法人员等)所采取的秘密调查活动[4]

《守望社会——电视暗访的边界线》一书对隐性采访界定为“记者不暴露真实身份(包括假扮其他身份)和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或未同意的情况下,采用秘密方式获取信息,如偷拍偷录,并将其公开报道”[5]。这个概念比较全面,结合隐性采访的前提,笔者认为:隐性采访指新闻工作者通过公开采访方式无法获取采访对象或事情的真实信息的情况下,为了公共利益,在采访对象不知情或未同意的情况下获取信息的采访方式。

隐性采访可分为介入式采访和非介入式采访两大类。介入式即记者假扮各种身份与事件的当事人交往以获得新闻信息;非介入式采访是指记者不显露自己的身份以旁观者的眼光观察,没有介入或干预事件发生发展过程而获得新闻信息。介入式的记者暗访是违反新闻职业规范的,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非介入式暗访可以适当采用,但也要依情况而定,不能滥用[6]。一般来说,介入式采访比非介入式采访获取的信息更为独家及丰富,这使得许多记者不惜冒着触犯职业道德、法律的风险而采用介入式隐性采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